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746495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系 班: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2006级数本2班 毕业年份: 2010年 姓 名: 学 号: 060741051 指导教师: 职 称: 教 授 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 制目 录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本科毕业论文登记表5毕业论文论文正文文稿7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15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学生姓名 李 明 松 系、专业、班级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2006级数本2班毕业年份2010年学 号060741051指导教师吕

2、国亮职 称教 授一、文献查阅指引1. 查阅的专著1 华东师大数学系. 数学分析(下)M,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4-231.2 刘玉琏,傅沛仁等.数学分析讲义(下)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5-388. 3 林源渠,方企勤. 数学分析解题指南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8-362.4 陈文灯. 数学复习指南M. 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276-287.5 田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75-188.6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考研特别快车数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04-212 2. 查阅的学术论文及期刊1 孙

3、一生.第二型曲线与曲面积分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技巧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 科学学报,1989,5(2):106-112 . 2 陈少元.第二型曲线积分计算方法与技巧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3. 查阅的相关网站1 http / .二、内容要求1. 提出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基本计算方法.2. 查阅相关的资料、书籍对所用到的基本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加以概括与总结.3. 论文中所用到的实例必须具有典型代表性,而且逻辑推理性强、分析恰当.4. 论文可以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但不能抄袭.三、进度安排毕业论文撰写时间安排1、动员:年月日2、论文设计总时间 周(月日-月日)(周)(1)选题与

4、填写开题报告天(月日-月日)(周) (2)论文撰写天(月日-月日)(周)(3)论文定稿打印天(月日-月日)(周)(4)论文评阅及答辩审查天(月日-月 日)(周)(5)论文答辩天(月日-月日)(周)(6)论文成绩评定天(月日-月日)(周)3、论文撰写停课时间:月日-月日(周)四、起止日期 2009年 12月2日至 2010年5 月9日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管主任(签名) 年 月 日注:1.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及系主管教学副主任审批后,在第七学期末之前下达给学生.2. 文献查阅指引,应是对查阅内容和查阅方法的指引,即查阅什么和怎样查阅.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5、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学生姓名李明松系、专业、班级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2006级数本2班毕业年份2010年学 号060741051指导教师吕国亮职 称教 授一、拟开展研究的价值、意义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知识章节,是整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其基本的计算方法具有很大的难度,给不少学习者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针对近年来考研试题中常见的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题目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以及教材总结出其特点,得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对广大学生学习第二型曲线积分与第二型曲面积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

6、.查找资料,初步确定论文题目.2.与老师商讨,确定论文题目.3.根据论文题目进一步查找材料,了解课题对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相关要求,独立查阅和准备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4.通过分析和理解各类信息,从中获取与课题相关的新知识,进而充分理解课题任务;综合运用有关的基础知识,查找例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三、 论文拟定提纲1. 引言.2. 第二型曲线积分的基本计算方法. 3. 第二型曲面积分的基本计算方法. 4. 小结. 四、主要参考文献1 华东师大数学系. 数学分析(下)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4-231.2 刘玉琏,傅沛仁等.数学分

7、析讲义(下)M,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75-388.3 林源渠,方企勤. 数学分析解题指南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38-362.4 陈文灯. 数学复习指南M. 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276-287.5 田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75-188.6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考研特别快车数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04-212. 7 孙一生. 第二型曲线与曲面积分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技巧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9,5(2):106-112. 8 陈少元. 第二型曲线积分计算方法与技巧J. 科技信息(学术版)

8、,2007(1).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系主管主任意见: 系主管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注:开题报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论文(设计)题目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学生姓名李 明 松系、专业、班级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2006级数本2班 毕业年份2010年学 号060741051指导教师吕国亮职 称教 授一、 论文摘要(中文)本文主要利用化为参数的定积分法,格林公式,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方法解答第二型曲线积分的题目;以及利用曲面积分的联系,分面投影法,合一投影法,高斯公式解答第二型曲面积分的题目. 二、 论文摘要(

9、英文) This text is it turn to make total mark law parameter to utilize mainly, Green formula,total mark answer the second type cure exercise question of integration with method that route have nothing to do;Unilize song connection that area assign,divide into the surface projection law,unify the proje

10、ction law,gausses of formmula answer the second type song topic that area divide.三、成绩评定指导教师评语:李明松同学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这种做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该论文论述充分,结构合理,文字通顺,用词准确,文档排版规范,有一定应用价值.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评阅人评语:该同学对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同时对其基本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该论文论述充

11、分,结构严谨合理,有一定应用价值.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小组评语:李 该生思路清晰,基本概念清楚,论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论文结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主要问题回答正确.经答辩委员会同意,答辩合格.成 绩(分数)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审核意见: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年 月 日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 李明松 (渭南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2006级数本2班) 摘 要: 本文主要利用化为参数的定积分法,格林公式,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方法解答第二型曲线积分的题目;以及利用曲面积分的联系,分面投影法,合一投影法,高斯公式解答第二型曲面积分的题目. 关

12、键词: 曲面积分;曲线积分 1 引 言 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知识章节,是整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其基本的计算方法具有很大的难度,给不少学习者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针对近年来考研试题中常见的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题目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以及教材总结出其特点,得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对广大学生学习第二型曲线积分与第二型曲面积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第二型曲线积分例1 求,其中a,b为正的常数,L为从点A(2a,0)沿曲线y=到点(0,0) 的弧.方法一:利用格林公式法,P(x,y),Q(x,y)以及它们的一阶偏导数在D 上连续,L是域D的边界曲线,L是按正向取定的.解:添加从点(0,0)沿y=0到点A(2a,0)的有向直线段, 记为 , 则由格林公式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