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测量工hse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464196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输管道测量工hse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输管道测量工hse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输管道测量工hse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长输管道测量工hse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长输管道测量工hse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输管道测量工hse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输管道测量工hse作业指导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工H S E作业指导书 目 录1、岗位任职条件2、岗位职责3、岗位操作规程4、检查点及主要检查内容5、应急处置程序- 1 -1、岗位任职条件1.1文化水平1.1.1高中及以上学历。1.2身体状况1.2.1健康。1.3资历(或工作经历)1.3.1从事本工种工作1年以上的人员。1.3.2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毕业生。1.3.3企业新录用人员经职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1.4技能等级1.4.1具有初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熟悉本岗位和本等级的技术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如:熟悉常用仪器的种类、型号、用途、使用方法;熟悉管道施工流程;熟练使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等)。1.5持证要求1.5.1 取得国

2、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测量资格证书。2、岗位职责2.1严格遵守当地国家、地区的法律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及测量工岗位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服从领导的安排,对本岗位使用仪器的完好性负责。2.2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合理使用防护用具。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2.3按时参加和接受各种形式的HSE教育及操作培训,参加机组HSE会议、安全活动、岗位练兵、危害因素辨识和应急演练,进行安全经验分享。2.4做好线路、站场测量放线施工危害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2.5做好竣工复测、数字化数据采集、土石方数据采集危害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2.6按照规定对测量仪器进行定期校验和保养。2.7接受技术、质量、

3、安全人员的指导和检查。2.8需办理作业许可的作业,严格按照批复的作业许可票进行作业。2.9技术交底不清或安全措施不当的情况下,有权拒绝施工,严禁违章作业,对他人的违章作业行为有责任规劝,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2.10发生紧急情况时要立刻进行自救、互救,保护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机组长和单位领导报告,同时积极配合救援和调查。3、岗位操作规程3.1测量工岗位主要风险描述:序号危害因素造成的危害1施工往返行车交通事故易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2驾驶员不熟悉路况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3车辆山路、陡坡行驶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4仪器架设位置仪器损

4、坏或丢失5高温天气身体暴晒、紫外线灼伤或中暑6暴风雨引发泥石流、洪水,造成人员围困、失踪和设备损坏7雷电天气易发生雷击事件,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8暴雪、低温天气易造成人员受困、冻伤,设备损坏9沙尘暴天气易造成员工迷路、受困和设备损坏10钉桩、补桩锤头松动、脱落,易造成人员伤害11茂密丛林造成迷路、受困、人员刮伤12戈壁、沙漠造成迷路、受困13架空线下作业易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害14沼泽、泥塘、水泽造成人员淹溺,人员、设备淤陷受困15褶皱地形易造成人员摔伤、腿脚扭伤、塌陷等16陡峭山体和断崖放线易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摔伤、滚落等17水稻田和梯田放线易造成人员跌落、腿脚扭伤18山区放线易造成人员摔

5、伤、腿脚扭伤、滚落19扫线放线推土机、挖掘机频繁移动,易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受损20管线焊接过程中重复放线挖掘机、吊管机、焊接设备频繁移动,易碰撞到作业人员,造成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21验沟人员跌落,管沟塌方,易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22顶管穿越作业坑塌方、滑坡及交通事故易引起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23河流穿越易造成人员摔伤、溺水、塌方掩埋、设备损坏、陷车24修筑施工便道设备移动,易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25管线焊口数字化数据采集钢管上行走,易造成人员跌落受伤和设备损坏26隧道内焊口数字化信息采集易造成人员窒息、从管上跌落受伤27水工保护数字化信息采集易造成人员摔伤、跌落、腿脚扭伤等28跨越施工的数字

6、化信息采集高空作业,易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29站场测量作业1挖掘机、吊车、焊接设备频繁移动,易碰撞到作业人员,造成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30站场测量作业2站场内管沟纵横,人员和设备搬迁,易发生人员摔伤、跌落和设备受损31站场测量高空作业易发生人员跌落、摔伤和设备损坏32站场建(构)筑物下测量作业空中坠物,易发生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33站场数字化信息采集易造成人员滑落、摔倒,造成人员受伤和设备、管件阀门损坏34夜间施工易造成人员碰伤、摔倒,设备损坏35野兽攻击人员伤害36有害生物易造成人员中毒和疾病传染37路况差、交通条件复杂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38道路旁施工作业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39社会依托差事故后

7、果扩大和影响扩大3.2操作规程3.2.1设备安全3.2.1.1仪器安全要求a.仪器要有专人负责保管,仪器应根据要求做定期检查。b. 架设前,检查三脚架及仪器是否完好。c架空电线下、雷暴天气严禁架设仪器,使用仪器。d. 仪器充电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3.2.1.2外接电瓶安全要求a.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的电瓶。b.电瓶要按要求放置,防止电解液外流。c.连接电瓶时注意正负极,严禁反接。3.2.2作业过程安全3.2.2.1一般安全要求a.测量人员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b.测量作业钉桩前应检查锤头的牢固性,作业时与其他人员协调配合,注意周围人的安全,扶桩人员应站位于锤击方向的侧面,严禁正面

8、抡锤。c.上下沟槽、基坑或登高作业时,应走安全梯或马道。d.测量施工立杆时,要注意高空障碍物;特别是铝制杆,要注意架空送电线路,以免发生危险。e.山区地段测量时,要保证仪器架在一个平面上,以免仪器滑下伤人。f.建筑物下面进行测量时,要注意高空坠物伤人。g.测量仪器不得放置于光滑的水泥地面上,若非放置不可时,必须做好防滑措施。h.六级以上强风和雨、雪天气,应停止测量作业。必须作业时要注意测量仪器设备及人身安全,并做好防高温、防风、防雨、防雷击等安全措施。i.在社会道路上测量作业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避让车辆,必要时设专人监护,防止发生交通事故。j.往返途中要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交通

9、事故。k.在社会依托差的地方施工,必须两人以上同行,通讯保持畅通。l.尽量避免夜间施工,若必须在夜间施工时,要有安全员在现场监护,并做好防护措施。m.使用测量仪器要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并妥善保管。n.严禁用光学仪器直接观测太阳,以免刺伤眼睛。3.2.2.2长输管道测量a.测量人员应穿信号服、长筒防滑工作鞋等劳保用品,配备防毒虫叮咬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外伤急救药品,必要时携带一定量的水和食物。b.密林丛草间进行施工测量时,应遵守护林防火规定,严禁烟火,并需预防动、植物伤害,如蚊虫叮咬、蛇、狗咬伤等。c.在山地、沟崖、河流、沼泽地等危险性较大地段测量时,应事先选择好施工路线,保持通讯畅通。避开河流、湖泊

10、、沼泽、悬崖等危险区域,必要时配备安全防护救助器具。d.对情况不明的地段应先进行勘察,做好预案,不得盲目进入。e.测量人员应携带联络工具,定时与驻地保持联系,遇有险情应及时呼救。f.在管沟内测量,沟上必须有人监护,并检查沟壁的稳定性,确认安全后再下沟测量,上下管沟时应走安全梯或马道。3.2.2.3站场测量a.测量人员应按规定佩带安全防护用品。b.在施工现场交叉作业的区域内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与周围作业人员沟通、协调。c.在基槽、基坑内测量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并先检查槽、坑壁有无塌方危险,如有险情,应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作业。d.仪器架设必须稳妥,避开危险区域。在冰冻及光滑地面上测量或架设仪器

11、时,应注意防滑。e.配合机械施工测量时,应有专人监护,并使自己始终处于机械操作手可视范围内。f.建(构)筑物下测量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防止物体打击。3.2.3特种高危作业安全3.2.3.1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测量人员必须站位安全,并系好安全带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高处作业不得穿硬质或带钉易滑的鞋,严禁向下投掷物体。3.2.3.2焊口数字化采集时,直径400mm以下的管线严禁在管线上行走进行焊口采集;直径400mm以上的管线可以在管线上行走进行焊口采集,但必须要穿专业的防滑工作鞋,并应有专人进行监护。4、检查点及主要检查内容4.1作业前检查内容4.1.1安全帽、

12、防滑工作鞋、信号服等劳保用品是否穿戴整齐。4.1.2地形、地貌排查。4.1.3 设备架设是否安全。4.1.4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对人员存在潜在风险。4.1.5作业现场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安全警示标识、逃生设施和安全通道等。4.1.6临时用电设施、交叉作业情况检查。4.2、作业过程中检查内容4.2.1新增或交叉作业风险。4.2.2施工机械设备位置是否移动。4.2.3安全通道是否通畅。4.3、作业结束后检查内容。4.3.1设备完好性检查。5、应急处置程序5.1现场紧急救护:当人员受到伤害,医院的救护车未到达之前,应先展开现场救护工作,对受伤人员流血部位进行包扎止血,有骨折的部位予以固定,有颅脑、胸腹部位

13、损伤者,必须给予相应处理。特别骨折者应注意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二次伤害。对停止呼吸的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等,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生命。5.2高空坠落应急处置措施5.2.1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大声呼救,并立即报告机组长或现场管理人员。5.2.2拨打“120”前来救助,并派人到主要路口进行接应,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救治。5.2.3 现场紧急救护同5.15.3迷路应急处置措施5.3.1在测量放线发生迷路时,首先不要惊慌,不要乱动。先检查手机有没有信号,能不能给外界打通电话。5.3.2利用GPS寻找路线。5.4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5.4.1交通事故发生后,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

14、,车上人员应先迅速转移到安全位置。5.4.2立即拨打“122”或“110”报警,并在故障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5.4.3如有人员伤亡问题,立即拨打“120”前来救助,并派人到主要路口进行接应,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救治。5.4.4现场紧急救护同5.15.5管沟塌方应急处置措施5.5.1管沟塌方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大声呼救,并报告机组长或现场管理人员。5.5.2如沟下有人员作业,应立即停止作业,沿身边的应急梯子逃到沟上地面安全地带;如应急梯子太远,应先想办法爬到管线上。5.5.3如没能及时逃出,应立即召集周围的人员到沟下挖掘被掩埋的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在塌方量不大的情况下应徒手扒土,禁止使用铁锹,防止伤及被土方掩埋的人员。抢救前应对产生二次塌方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5.5.4停止相关作业,保护事故现场,随时听从应急指挥人员安排。5.6机械伤害应急处置措施5.6.1当发现有人受伤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大声呼救,并立即报告机组长或现场管理人员。5.6.2立即关闭运转机械,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5.6.3如受伤严重,拨打“120”前来救助,并派人到主要路口进行接应,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救治。5.6.4如有断肢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