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46412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初中)景玉芬一、在二OO五年x月x日至二OO五年x月二十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铜仁地区教育局组织的初中数学地级骨干老师培训,通过近十天的培训,学习了许多新东西,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较大,现总结如下:二、学习了新的课程理念为了推进新课程,这次培训组织了优秀教师对我们进行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初中课程以前存在的问题是:1、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新知识难以融入;3、课程传授方式采用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不利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4、评价方式单一,以中考为难一评价标准;5、课程

2、管理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方式,地方、学校和教师成为课程被执行者。通过学习,知道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全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构成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发展评价体系,改革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让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际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

3、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三、学习了新的教育现代技术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了现代教育新技术,如何用“几何画板”“ppt”“flash”制作课件,教师如何应用网络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武装教育质量。教师展示了他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广告视频及一些优秀的课件,使我们受益匪浅。此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对学生作业进行测评,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四、学习技术教学新方法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接受性、教师的传授性,缺乏师生互动,学生被动习,学生完全变成了“接受器”。新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传授方式,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辅导者。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达到

4、:(1)提高学生素质;(2)扩展学生的基础学力;(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5)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我们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观念,才能使教育上一个新台阶。五、总之,通过这次骨干教师培训,使我扩宽了视野,加强了优秀教师的横向交流,得到了充分的进步,使我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请,今后我将用我所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石阡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贡献!二OO五年x月x日 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1600字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教授们以丰富的实例、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

5、化;于*以及孙*以来自教学一线的鲜活实例,使我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感知;吴*的现身说法,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又有了新的规划,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下面将自己的点滴感受总结如下: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面对日益开放的课堂,我们必须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从孔*的讲座中我懂得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越高,默会知识占的比例就越大。这种能力除了要有坚实的明确知识作为基础外,最主要的是须具有丰富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这种知识只能产生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教学进程本身,特别来自“行动中的反思”。这对个人而言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发

6、展的的过程。而教师的专业本领的核心就在于,经验基础之上的反思积淀和升华。我们要想跟上现代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一个在丰富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敢于否定自我,敢于及时矫正自己行为,及时提炼教学精华的反思型教师。叶*发教授指出课堂教学行为,是指老师受教育思想支配而在课堂教学现场表现出来的外显的实践活动方式。教师的行为活动具有不可预测性,教师的行为也不可以事先进行计算和安排。教师的课堂更多地体现一种动态行为,需要教师具备教育的机智。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课堂是我们教师才能、职能表现的地方。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仅仅是经验和教师个人素质的表现,而不是科学。教师的独特

7、性在于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教育是道德的事业、教师的形象、学识和人格魅力,往往是学生学习兴趣和成长的源泉,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重塑形象。事业上体现执着、敬业、乐业、奉献精神;课堂上体现学者风范、智者风采,一举手一投足应该是那样的引人入胜;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童心,充满亲情和热情;处事为人上,体现诚信谦和的品格、高雅知礼的气质。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我们应当努力追求达到做老师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做一个像叶*发教授所说的“说得好,也做得好”的教师。吕*教授的课堂管理教学专题讲解,让我认识到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这种尊

8、重与信任,不仅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建立。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应该注意交往的尺度,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偶然事件。作为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教学中时刻变化的新情况,才能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中的每一个标志,才能做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是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我们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自己的课堂实践学习,在修正和反思中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向同行和书本学习,在借鉴和内化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可见,学习和反思是

9、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从而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当教师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轨迹时,就意味着对“旧我”所包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也就意味着对未来发展规划的调整,这是一种自我的完善和超越。骨干教师培训已即将结束,回顾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写下的的感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任何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本次培训通过专家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本人豁然开朗,同时也为本人今后的教学活动更加扎实有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1页 共 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