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463069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傍泰山之巍峨,揽运河之清秀,沐京津之繁华,临黄河之波涛。在古老而神奇的齐鲁大地上,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这颗高职教育的奇葩,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在开展“大培训”的战略指导下,焕发着绚丽夺目的迷人魅力。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已成为社会共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具有特殊意义。作为德州市唯一国办高等职业院校,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面对历史的使命和机遇,紧密围绕“幸福德州”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坚持育人为本、立足地方、深度办学的教育理念,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以全新面貌驶

2、上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的“快车道”。一、以服务为宗旨、精心为企业的发展量体裁衣面对校企合作“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窘境,学院深知完全依赖“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为此,学院坚持“以服务企业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势利导,拓宽渠道,积极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主动培养等灵活务实的办学模式,主动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培训教材和上课形式,并原来的等学上门变为现在的送学上门,积极与区域企业联系,提供“一站式”的上门培训服务,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地方经济腾飞,不断输送“造血”人才。月日,德州职高与平原县山东正大纸业有限公司签订培训协议,但由于造纸厂职工的工作时间紧张,无法拿出白天整段时间进行培训,根据

3、企业这一特殊情况,学院主动转变培训方式,根据职工工种、能力、工时等不同特点,采取菜单选课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专门制订了晚间培训计划,既完成了培训要求,又为企业缩短了培训时间。截止目前,学院通过主动培训和输送人才,先后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的100多个企业集团建立了对口安置关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人才输出网络。二、特色发展为重点,为区域经济腾飞输送造血人才走开放式办学之路,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跨地区合作、国际合作,形成集团优势,互惠互利,共谋发展,这在德州职业教育领域,是一个全新和充满生机的新生事物,它已是深化“大培训”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准确把握地区形势,定位自身发展是

4、学院的发展之路,德州职高审时度势,根据自身实力,坚持依托市场建设专业、发展专业,强化学校专业教学的力量,全面推进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市场需求和生产实践为教学活动的主导,通过将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紧密结合全省发展需要、市场需求进一步延伸专业辐射,实行企业需后鉴定制度,逐步深化服务重点,形成了以政府部门、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基层“三农”、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就业创业的重点任务群,走出了一条贯彻落实产教结合战略,满足区域发展人才需求的特色办学之路。三、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形成供需双赢的“组合拳”为进一步提高内涵建设、提高培

5、训质量,德州职高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延伸合作链条,谋划校企、校县的“网状”合作。通过采取先派专人去培训单位调研,跟后与企业共同拟定培训方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并与县市区政府、企业合作,将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群众中去,积极探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开设退役士兵培训班等形式,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育人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德州职业教育网”和“德州职业技能培训网”,并逐步成为德州最有影响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站,随着落实“大培训”战略,不断在课程建设、学生素质拓展、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改革创新,德州职高有如催化剂一样,在区域经济发展腾飞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化学作用。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