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746158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干涉基本原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光的干涉 3.1两列单色波的干涉花样两个点光源的干涉球面波,在场点p相遇,则有(工,乂另)2兀V = A cos(k r -cor + cp ) = A cos( nr - co? + cp )111 1oi i X i i01n r - cd? + cp )X 2 2022nV = A cos(k r -co + cp ) = A cos(222 2022可设初位相均为零,则位相差A 2兀 /、Acp =n r n r)A 2 21 1光程差8 =n r -nr2 21 1A 2k在真空中Acp = (r -r )K 2 i2tc干涉相长: 一(尸 r)= 2Ju即5 = r -r =

2、 jXA 21212kX干涉相消:7(r -r) = (2j + l)7i即8 = r -r = (2j + l) X 2 i2 i2j=0, +1, 2, 3, 4,被称做干涉级数。亮条纹和暗条纹在空间形成一系列双叶旋转双曲面。在平面接收屏上为一组双曲线,明 暗交错分布。干涉条纹为非定域的,空间各处均可见到。对于距离为d的两个点源的干涉,如果物点和场点都满足近轴条件,则两点发出的光波 在屏上的复振幅分别为力A(d/2)2 + x2 + 矿2-ikd ,U 1 (x , y )=方 exp ikD +赤 曜(D x )U (x,,y) = AexpikD+ (d/2)2+ x2+y2exp(虬

3、,)2 D2 D2D合成的复振幅为U( x , y ) = U (x , y) + U (x , y)=12Ae顽 ikD + (d/2)2+ x*2 g(卫x) + exp(卫x)D2 D2D2 DexpikD + (d/2)2+ x*2 cos(鲍x)强度分布为1=2/ kdCOS2(2 DD2 D2 D2里x ) = 41 COS2(!x )02 D10 = ( D )2为从一个孔中出射的光波在屏上的强度。系列等间隔的平行直条纹。间距由/Ax=兀决定在接收屏上,为相互平行的直条纹,明暗交错。满足近轴条件时,X = r00 = -do (r - r )则亮条纹在j才入处暗条纹在亮(暗)条纹

4、间距如两列波初位相不为零,则条纹形状不变,整体沿X向移动。如光源和接收屏之间充满介质,因为x,= j冗羿=jD -,则条纹间距为 kd d nAx =书-,n为折射率。d n干涉条纹为非定域的,接收屏在各处均可看到条纹。三. 干涉条纹的反衬度(可见度)反衬度的定义:在接收屏上一选定的区域中,取光强最大值和最小值,有而 I (A + A )2,1 (A -A )2M12 m 12则有y2 A A12A2 + A22A1 +一)2A2当 A1=A2 时,丫 =1 ;当 A1A2 时,即A、A2相差悬殊时,Y =0。记I0=I+I2,则条纹亮度可表示为cos A甲I (1+y cos A甲)I =

5、A 2 + A 2 + 2AA cos A甲=(A 2 + A 2)1 +1212112四. 两束平行光的干涉两列同频率单色光,。振幅分别为A,a,;初位相为平,平,方向余弦角为(以,P,丫 ),121020111(以2, P2,7 2)在Z=0的波前上的位相为,* 0) + 甲10甲 3, y) = k (cos a x + cos P y + cos y平(x, y) = k (cos a x + cos P y + cos y * 0) + 甲位相差平(x, y) = k (cos a - cos a ) x + k (cos P - cos P ) y + (甲 一平)(x, y)处的

6、强度为I(x, y) = A 2 + A 2 + 2A A cos? = (A 2 + A 2)1 + y cos A(x, y) 121212可得干涉条纹2 j兀A甲(x, y) = k (cos a - cos a )x + k (cos P - cos P ) y + (甲 一平)=匕? . 即亮、暗条纹都是等间隔的平行直线,形成平行直线族,斜率为cos a - cos a cos P - cos P条纹间隔为入2兀人Ax =k (cos a 一 cos a ) cos a 一 cos aa2兀人Ay =k(cos P - cos P ) cos P - cos P或条纹的空间频率为r

7、fAxAyAX是非定域的。 3-2相干光的获得.原子发光的特点原子从较高的能量状态变化(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时,便会有多余的能量,可以以 各种形式释放出来。如果两能量之差合适,则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所以,发光是原子在 不同的能量状态之间跃迁的结果。光源中总是包含大量的原子,总是有大量的原子同时发光,不同原子所发的光波,都有 随意的传播方向、振动方向、位相和频率。所以,不同原子在同一时刻所发出的光波是不相 干的;同一原子在不同时刻所发出的光波也是不相干的。即普通光源所发的光都是不相干的。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看不到光的干涉。即普通光源所发的光在相遇时总是强度相加,不会产 生干涉,出现光强的重新

8、分布。二. 相干光的获得对于普通的光源,要想得到相干光,只有一种方法,就是设法将同一个原子在同一时刻 所发出的一列光波分为几部分,这几部分光波由于来自同一列光波,所以具有相同的频率、 固定的位相差,而且存在相互平行的振动分量,就是相干的。这就是干涉的物理本质。所以, 也可以说,干涉是一列光波自己和自己的干涉,也只有自己和自己之间才有可能发生干涉。光源所发出的大量光波,其中的每一列都与自己干涉,形成一个干涉花样,有一个光强 分布;不同的光波之间,则是干涉花样的强度叠加。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如下:在时刻t,光源中第I个原子跃迁发出的波记为Ui,该列波经分光装置后分为两部分, 这两部分是相干的。这两

9、部分到达场点P时振幅为气,气2,位相差为七,该原子发出的波在P点的干涉强度为I = A 2 + A 2 + 2A A cos中,对于点光源和相同的干涉装置, ii1i 2i1 i 2i所有原子的七是相同的。所有原子在t时刻发出的波在P点形成的总的干涉强度为工 I =1La 2 + A 2 + 2 A Aii1i 2i1 i 2i=1i =1可以通过分波前或分振幅的方法得到相干光三、杨氏干涉一列光波经过双缝或双孔,分成相干的两列光波,两列相干光在空间P处相遇,位相 差为Ap产生干涉。第二列光波分成的两列相干光,在P处的位相差与第一列光波相同,亦为Ap,产生与 第一列相同的干涉强度分布,与第一列所

10、产生的干涉,进行强度叠加。依此类推,得到一个 干涉花样。其物理过程为:第一步是相干叠加,第二步是强度叠加(非相干)。光源发出的任一列光波,经过双缝或双孔,分成相干的两列,在空间相遇,产生干涉。光源发出的不同光波波列是不相干的,各自干涉后,相互之间只能进行强度叠加。上述物理过程为:第一步是同一列波的相干叠加;第二步是不同波列间的强度叠加(非 相干)。四、干涉的特点干涉是一列一列分立的光波之间的相干叠加干涉是一列光波自己和自己的干涉干涉的结果,使得光的能量在空间重新分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错的干涉条纹干涉之后的光波场仍然是定态波场 3.3分波前的干涉装置一. 杨氏干涉一列光波经过双缝或双孔,分成相干

11、的两列光波,两列相干光在空间p处相遇,位相 差为中产生干涉。第二列光波分成的两列相干光,在p处的位相差与第一列光波相同,亦为中,产生与 第一列相同的干涉强度分布,与第一列所产生的干涉,进行强度叠加。依此类推,得到一个 干涉花样。其物理过程为:第一步是相干叠加,第二步是强度叠加(非相干)。二.菲涅耳(Fresnel )双镜三.罗埃镜五. 维纳驻波的干涉入射波 W 1 = A cos( kz St)反射波 W = A cos( kz St + 甲)=A cos( kz +st 甲),A = A合振动 W = W 1 + W 2 = A cos( kz s t) + A cos( kz + s t

12、一甲)=2 A cos( s t #) cos( kz 2)形成驻波。在z = 0,I = 0,说明甲=兀,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则W = 2 A sin st sin kz,光强 I = 4A2 sin2 kz,z=0 处,1=0,为极小值。暗纹间隔k般=右一& =兀,可得& =,板G上条纹间隔为人2AZ = Az / sin 0 = X / 2 sin 0斜入射时,将波矢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z的两部分。与z平行部分无反射波,不发生干 涉。六. 光场的空间相干性1、光源宽度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对于由S点发出的光波,到达P点时,光程差包括两部分:5 = S S S S,8 = PS PS。8 =5

13、 +5 12122112设S的坐标为X,考虑到对于天体的测量,则bd,同时l也很大。dd+ xd5 = d以=d - = d - = d 总 x = x1111211 +12 ldP = 1,光源中心对双缝的张角,称为干涉孔径。S上下移动时,5 2不变。 扩展光源上一段dx形成的干涉强度2兀2兀dI = 21 dx (1 + cos -5 ) = 21 dx 1 + cos(Px + 5 )干涉场的强度为I=b21 J 2 dx 1 + cos0 b22兀(P x + 5210( b +cosI = 21 b + 21 sin bPMax00冗人I = 21 b - 21 W sin 财Min 00邱入入可见度Y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