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745800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半夏的去皮干燥块茎,别名三叶半夏、旱半夏、三步跳、麻芋头。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喘、风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等。 一、特性特征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40厘米。地下块茎扁球形或球形,直径13厘米。叶从块茎顶端生出,幼苗常具单叶,卵状心形,中间一片比较大,两边的比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有短柄,叶脉为羽状网脉,侧脉在近边处联合。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有时叶端也有一枚,卵形。浆果成熟时红色。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半夏为浅根草本植物,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良好、产量高。故宜选用肥沃的砂

2、质壤土地种植。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土质板结及薄地生长不良,产量低。盐碱地和涝洼积水地不易种植。翻耕土地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土杂肥250040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作基肥,深翻20厘米,耙细整平,作1米左右宽的高畦。2种植方法(1)繁殖。主要用块茎和珠芽,但用种子亦可繁殖。A.珠芽繁殖。母块茎抽出叶后,每一叶柄下部或叶子基部能生出1个珠芽,直径031厘米,两端尖,中间大。当珠芽成熟时,即可采摘作种用。B.小块茎繁殖。2年或3年生的半夏,萌生出的小块茎也可作繁殖材料。在收获时,选取直径071厘米的小块茎作种,拌湿润的沙土,储藏于阴凉处,以待播种。C.种子繁殖。播后3年才能收

3、获,但生产中较少用。(2)种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以春种为宜,且春种愈早愈好。条播或撒播均可。条播,先在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57厘米深的沟,将块茎植于沟中,株距25厘米,每亩用种量约5070千克。播后盖腐熟农家肥,然后施腐熟人畜粪,最后盖土与畦面平。栽后土壤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土壤干燥时,需及时浇水,以利出苗。如用种子繁殖,播种前应将地浇透,按行距35厘米撒播,上盖3厘米厚的细土,然后覆盖杂草,保持一定湿度,经2025天即可出苗。3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苗出齐后,应及时清除杂草,行间用特制小锄浅锄,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株间草宜用手拔除。(2)施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中期,尤其是“小满”前后

4、,应重施珠芽肥,如腐熟的饼肥、人畜粪水等。若基肥不足,前期应追施硫酸铵每亩1015千克。“小暑”培土前还可追肥1次,生长中后期,叶面喷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00PPM的三十烷醇有很好的增产效果。(3)培土。培土目的是盖住珠芽,使珠芽在湿土内生根发芽,尽早形成新的植株,这是一项重要的高产技术措施。于6月以后,叶柄上的珠芽逐渐成熟落地,种子也陆续成熟并随植株的枯萎而倒地,所以6月初和7月中旬应各培土1次。取畦沟细土,撒于畦面,厚约152厘米,盖住珠芽和种子,然后用铁锹拍实。(4)灌溉排水。半夏喜湿润,怕干旱。如遇久晴及干旱,应及时灌水。若雨水过多,应注意开沟排水。(5)摘蕾。除了需要种子繁殖以

5、外,生长期抽出的花蕾应全部摘去,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地下部分的肥大,这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三、病虫害防治1叶斑病。发病时叶片上有紫褐色病斑,后植株渐渐枯萎。防治方法: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2病毒病。病株叶卷缩成花叶,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方法:除去病株,杜绝传染源;选无病株留种。3块茎腐烂病。多发生于长期积水处,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地上部分枯萎。多采用开沟排水进行防治。4红天蛾:幼虫为害叶片,将其咬成缺刻状或食光叶片。防治方法:害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喷洒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四、采收及加工1采收。

6、实验结果表明,春种秋收的应在秋天气温低于13度以下,叶子开始变黄时刨收为宜。块茎和珠芽繁殖的半夏在当年或第2年采收;种子繁殖的半夏于第3年或第4年采收。选择晴天,浅翻细翻,将横径07厘米以上的拾起,作药材或留种。过小的留于土中,继续培植,次年再收。2加工。收获的半夏,堆放室内1015天后(夏天气温高时间应缩短)去皮。先将半夏分为大、中、小三级,分别盛入箩筐,每筐只装一半,放在流水处,除去外皮,半夏洁白时停止冲洗。捞出直接晒干即可。操作时,如用手摸半夏,过后需擦姜汁或菜油,以免中毒。半夏高产栽培有诀窍半夏对土、肥、水、温度、光照等条件有严格要求。在栽培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其生长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

7、求,结合各地自然条件及各自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选好土地,重施有机底肥:以前茬种玉米、豆类的土地为好,选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地。底肥要亩施万斤左右含磷钾多的优质农家肥,尽早冬耕作畦。无论冬播或春播,封冻前土地都要浇一次透水,以利土壤风化、肥料分解。春播前地要保持好墒情。半夏不宜连作,连作一年减产不明显,连作三年以上严重减产。发生过半夏烂母的地块不能再种植,否则烂母更加严重。选用良种:质地紧实、芽头丰满、切开含有沾手的乳白黏液为良种;质地松软、皮霉变或挤时出水的为劣种,受水淹过的种后易生腐烂病。柳叶、芍药叶型产量高。不结珠芽的半夏不可作种。适时春播,使珠芽在土中形成:黄淮地区在二月下旬,北

8、方在二月底三月初,当离地面510cm的地温达6以上,开始催芽,这样可提前播种,延长生育期。黄淮地区“惊蜇”前后当离地面510cm的地温达8以上,种栽芽已催出,即可种植。这样可借助于早春地温高于气温的地下小气候,使芽提前1520天进入生长发育阶段,而且在使叶柄在地下横生的同时,珠芽也提前15天左右形成。珠芽形成得早,在土中长得快,产量也高。播种时覆土适当:根据珠芽在叶柄上着生的垂直高度为种茎直径2.6倍左右的特性。为使珠芽在地下形成,减少一次培土,尽早形成新植株,一般种茎种植深度要稍大于种茎直径2.6倍左右,但最深不超过10cm,最浅不少于5cm。栽时种茎上盖些土杂肥拌生物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

9、喷除草剂和盖地膜:春播后地面喷乙草胺灭草效果极为显著,盖上地膜不仅保持土壤水分,还可将地温提高4左右,使半夏提前20天进入生长期。冬播开春盖地膜时,也要先喷除草剂。合理套种、混作:夏季高温、烈日直射时间较长的南方,栽培半夏的地块合理间作杆高叶稠的作物,夏天给半夏遮阳降温保墒防倒苗。和小麦混作,麦收时仅割去麦穗,留下的麦杆、麦叶给半夏遮阳防倒苗效果显著。套种、混作的作物都要布局合理,对半夏适时适度遮阳,同时,秋雨过多时,做好排涝工作,以防地湿烂母。夏季撒麦秸(糠)保墒降温防倒苗:半夏夏季倒苗,严重影响产量。在地表撒上一层麦秸(糠)既可降低45的地温,又可增加35的土壤含水量,在干旱炎热的夏天,有

10、极好的防止倒苗效果,可增产2050。麦糠的厚薄要视雨量大小、土壤湿度而定。中、后期雨多时,要视土壤的含水量及时去掉所盖麦秸(糠),以防烂母。及时灌溉和排水:半夏喜湿润、怕干旱,又忌土壤过湿。干旱时,土壤含水量低于15以下,出现倒苗,土壤含水量在31.5以上易烂母,所以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除地中积水。为保土壤湿润而又不积水烂根,干旱时可少量多次浇水。夏、秋季汛期,发现地中积水烂母时要及时抢收,以免减产或绝产,追肥、培土、中耕锄草:半夏喜肥,“小满”后二代珠芽开始生长。珠芽遇土才可生根发芽,肥足方能长得更大,因此地上有珠芽就要及时用有机肥料拌土培土。半夏喜土壤疏松,浇水或雨后要及时中耕锄草

11、松土。预防病害:半夏栽培后,发生块茎腐烂病及“烫叶病”的病害对产量影响极大,应以预防为主:种茎种前浸种消毒;高温多湿季节及时排水,减少土壤湿度;发病前定时喷药;发病严重造成多数块茎开始腐烂时,要及时抢收。适时刨收加工:秋收,当气温低于13、叶子变绿黄色时即可刨收,黄淮地区以“白露”至“秋分”为宜。此时,好刨收、易去皮、粉性足、产量高、质量优,最晚不可过“寒露”。刨收过晚(气温低于8以下),费工时、难去皮、产量低、质量差。半夏种子巧处理播种前对中药材种子进行处理,对防治病虫害,提高发芽率,对苗齐、苗全、苗壮有很大作用,是稳产、高产的首要前提,一般可增产520。现将半夏种子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加40乙磷铝3册倍液浸种(增产显著); 300倍液食醋,50毫克升高锰酸钾,5草木灰液分别浸种(防根腐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