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特征及重构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457867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谐波特征及重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谐波特征及重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谐波特征及重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谐波特征及重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谐波特征及重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谐波特征及重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谐波特征及重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实验题目:谐波特征及重构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利用示波器和信号与系统实验箱分析三角波和方波的谐波结构;2、掌握信号时域波形结构和谐波结构的关系。、实验仪器及器件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2、双踪示波器。三、实验内容及原理1、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以用一系列频率成整数倍的正弦函数来表示,其中与非正弦具有 相同频率的成分称为基波或一次谐波,其它成分则根据其频率为基波频率的2、3、4、 n等倍数分别称二次、三次、四次、n次谐波,其幅度将随谐波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直至无穷小2、不同频率的谐波可以合成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反过来,一个非正弦周期波也可以分解为 无限个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3、一个

2、非正弦周期函数可用傅里叶级数来表示,级数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可用一各个频谱 来表示,不同的非正弦周期函数具有不同的频谱图,各种不同波形及其傅氏级数表达式见表 3.1,方波频谱图如图3.1表示表3.1各种不同波形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1、 方波4 u111u ( t ) m ( s in (yt + s in 3出 + s in 5f)t + s in 7戲 +,,)2、三角波8 Um1,1,u ( t ) =(sin 間 t sin3 閒t +sin 5 t +,)-jT9253、半波2 U m 1 , n11u ( t )=(亠 + sin mt 亠 cos= cos 4r“t + )兀24315

3、4、全波4 U1111u ( t ) =m ( cos 2凶cos cos 6f“t +,)H2315355、矩形波u(t) =+(sin cost 十 sin cos 2t + sin cos +)TUT2T3T实验装置的结构如图3.2所示 DCLFF IO50H2便数信号发生器3fj4fi播示波黠或图3.2信号分解于合成实验装置结构框图图3.2中LPF为低通滤波器,可分解出非正弦周期函数的直流分量。BPFi BPF6为调谐 在基波和各次谐波上的带通滤波器,加法器用于信号的合成。四、实验步骤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 50Hz 的方波信号,并将其接至信号分解实验模块 BPF 的输入端,

4、然后细调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该模块的基波 50Hz 成分 BPF 的输出幅度 为最大。2、将各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分别接至示波器,观测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值,并列表记录之。 (根椐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在同一坐标上绘制方波及其分解后所得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波 形。)3、将方波分解所得的基波和三次谐波分量接至加法器的相应输入端,观测加法器的输出波 形,并记录之。(将所得的基波和三次谐波及其合成波形一同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并且观察 到的合成波形也绘制在同一坐标上)4、在 3 的基础上,再将五次谐波分量加到加法器的输入端,观测相加后的波形,记录之。 (将所得的基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及三者合成的波形一

5、同绘画在同一坐标纸上,并把实 验 4 中所观测到的合成波形也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便于比较。)5、分别将 50Hz 单相正弦半波、全波、矩形波和三角波的输出信号接至 50HZ 电信号分解 与合成模块输入端、观测基波及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度,记录之。6、将 50Hz 单相正弦半波、全波、矩形波、三角波的基波和谐波分量别接至加法器的相应 的输入端,观测求和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之。五、实验测试数据表格记录表1方波各次谐波频率幅值基波50Hz2500mv三次谐波150Hz800mv五次谐波250Hz500mv表二半波、全波半波全波各次谐波频率幅值各次谐波频率幅值基波50.00Hz7.2v基波101.0Hz

6、162mv二次谐波100.0Hz3.04v二次谐波100.0Hz5.76v三次谐波142.9Hz500mv三次谐波100.0Hz472mv四次谐波208.3Hz616mv四次谐波192.3Hz1.24v五次谐波247.2Hz124mv五次谐波100.0Hz182mv六次谐波294.1Hz254mv六次谐波297.6Hz480mv表三矩形波、三角波矩形波三角波各次谐波频率幅值各次谐波频率幅值基波50.0Hz3.16v基波50.0Hz5.76v二次谐波102.0Hz2.36v二次谐波50.0Hz172mv三次谐波149.7Hz1.68v三次谐波151.5Hz696mv四次谐波211.9Hz608m

7、v四次谐波138.9Hz120mv五次谐波271.7Hz328mv五次谐波250.0Hz296mv六次谐波280.9Hz720mv六次谐波431.0Hz53.6mv六、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1、什么样的周期性函数没有直流分量和余弦项。答:是奇函数的周期函数。奇函数傅立叶展开后仍然保持是奇函数,因此只有正 弦项,没有直流和余弦项。2、分析理论合成的波形与实验观测到的合成波形之间误差产生的原因。 答:理论合成的波形是理想状态合成的,实际合成的波形有外来信号的干扰,因此有 误差谐波。七、实验结论与感悟(或讨论)通过谐波特征及重构实验使我对基波和各次谐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理论合成的波形与 实验观测到的波形会由于有噪声等干扰会产生误差,不同频率的谐波可以合成一个非正弦周 期波,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以用一系列频率成整数倍的正弦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