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_反思_三年级《金子》_徐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456081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_反思_三年级《金子》_徐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案_反思_三年级《金子》_徐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案_反思_三年级《金子》_徐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案_反思_三年级《金子》_徐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案_反思_三年级《金子》_徐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_反思_三年级《金子》_徐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_反思_三年级《金子》_徐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2.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诵读,了解“真金”的含义。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课文。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金子,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金子。二、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彼得的梦想实现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2.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指名读。凸显“不无骄傲”

2、:你能给它换个词吗?(非常骄傲,非常自豪。) 指导朗读:谁能带着“不无骄傲”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3.为什么说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呢?我们跟随彼得一起去塞纳河畔看一看。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用直线描写淘金者的句子。(1)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 课文中说什么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萨文河畔?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 (2)这些淘金者蜂拥而至后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3)淘金者们多么失望啊,谁能读出淘金者的失望。(指名读)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齐读第2、3自然段。用横线出描写彼得淘金的句子或者是词

3、语。 (2)出示句子和重点词语,从这儿你可以看出彼得和其它淘金者有什么不同?板书:淘金 勤劳 (3)仅仅是埋头苦干还是不够的,在这块土地里,彼得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却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彼得该多失望呀! 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彼得付出的辛劳和随之而来的失望。请男生读2、3自然段。 四、 学习4-6自然段 1彼得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他走成了吗? 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彼得是如何一步步实现梦想寻找真金的呢?板书:寻找真金 2来,看课文中出现了一个词。(出示若有所悟) 知道什么叫“若有所悟”吗? 3.彼得由什么“悟”出了什么? (1)请你来读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思

4、考,彼得悟出了什么呢?用波浪线画出彼得悟出的句子。哪他是如何想到种花的呢?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只有彼得一个人看到了? (2)读到这儿,你又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善于思考 (3)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帮助彼得走上了实现梦想的路。 彼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4说干就干,彼得开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花了。看图中画的就是彼得。说说彼得正在干什么? 彼得只是今天给花苗除草吗?只是今天顶着烈日干活吗?引导句式练习: 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彼得_。夜幕降临时,彼得_。 烈日炎炎下,彼得 。暴风骤雨时,彼得 。 5.引读第6段,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彼得把自己

5、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彼得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想不想亲眼去看看彼得田地里的鲜花,(演示课件)同学们,这花怎么样?这美丽的鲜花浸透了彼得多少汗水。 6.在淘金时我们能看出彼得是个勤劳的人,在种花时,我们也能看出彼得是个勤劳的人,看来,要获得成功,“勤劳”和“善于思考”一样是获得成功必备的品质啊。五、解疑,获得真金 学习第七自然段 彼得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难怪他不无骄傲的说出示最后一段彼得的话。 1谁来读读彼得的话?你觉得彼得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怎样?2.你知道彼得在为自己的什么骄傲吗?(板书:获得真金) 3.彼得是真的找到金子了吗?他是如何实现自己梦想的呢?小结:想要实现梦想必须是勤劳加上善于思

6、考。(板书:实现梦想)六、学法小结1.回顾整篇课文,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学习的吗?2.出示学法指导,小结学法。 七、拓展阅读 彼得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有一位淘金者也来到了这里,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这篇小短文。1. 出示李维.施特劳斯资料。请同学们自由读短文,小组交流,完成练习。2. 反馈交流: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八、总结拓展1.本学期我们在课本中同样认识了许多拥有优秀品质的人,你们还记得他们吗?(课件出示)2.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了这些品质,谁就已经走在了实现梦想的路上。这些品质是如此宝贵,甚至超过了金子的价值,能

7、创造无限财富的。 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要想_,只有_。板书设计: 22 金子 淘金 勤劳寻找真金 善于思考获得真金 实现梦想-金子教学反思金子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从彼得的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金子”,所以我想以文本为载体,以朗读为桥梁,以合作为踏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宗旨,积极主动地挖掘课堂中的闪光点,让孩子在语文课上也能不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点出发,带领孩子寻找“金子”:一、抓关键词句,悟人物品质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我先指导学生自学第

8、一自然段,告诉他们体会人物的形象,首先要找到有关描写人物的句子,然后在句子中去寻找能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反复阅读和揣摩。学生通过“蜂拥而至”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淘金者的数量之多,“一无所获”则能感受到他们失落的心情。通过对淘金者的分析指导,对于彼得的讲解就容易多了,孩子们根据关键的词句,逐渐从课文中感受到彼得不仅勤劳,而且还是个充满智慧,执着坚持的人。二、手脑并用,会读会思 学习课文,不能单纯地看和说,也要让学生动动笔,学会多种学习方法。在课文第二段的教学中,我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用直线、波浪线和括号的方式找出彼得的所见所思和所为,于是大家马上动笔开始寻找课文中的句子,然后很积极地来进行交流,根据他们的回答,再逐一分析。而且这种动笔的地方往往要求学生通过默读方式进行,这有利于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其余地方我则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和赛读等方式进行学习。三、拓展延伸,挖掘“真金” 根据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孩子们知道了彼得的“真金”不是那含金量高的金子,而是成功的秘诀,想要获得财富需要通过自己辛勤地付出。于是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梦想比作金子,问他们的金子在哪里,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真金。最后归纳整篇学法,利用相同学习方法自学一篇短文。 但是这节课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后半部分的拓展阅读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孩子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