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45140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 年)二一五年一月一、行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1(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1(二)企业实力日趋增强 2(三)回收体系逐步建立 2(四)技术水平稳步提高 2二、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3(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3(二)面临的形势 5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6(三)主要目标7四、主要任务 8(一)分类建立回收体系 8(二)完善回收节点功能 9(三)培育龙头回收企业 10(四)强化行业秩序监管 11(五)健全回收管理制度 12(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12五、重点工程 1-3(一)回收模式创新工程 13(二)回收

2、分拣示范工程 13(三)分拣技术创新工程 13六、 保障措施 14(一)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14(二)加大财税支持政策力度 14(三)完善土地金融支持手段 14(四)建立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14七、组织实施 15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 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 知(国发20135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 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要求,编制本规划。一、行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十一五”时期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 大力推动循 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回收的理念

3、渐入人心。在相关政策带动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模明显扩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013年底,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0多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2013年,废钢铁、废塑料、废有色金 属、废纸、废轮胎、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船舶 8大品种回收量超过 1.6亿吨,回收总值接近 4800亿元;废 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率超过70%初步测算,与使用原生资源相比,相当于节约1.7亿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113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亿吨,减少二氧 化硫排放375万吨。行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2007年,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

4、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明确商务主管部 门作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主管部门。2009年,国务院公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明确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处理的生产者责任。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 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根据文件精神,2012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建立了由商务部牵头,22个单位组成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二)企业实力日趋增强。 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和一些民营企业借力政策支持, 不断拓展回收网络, 延伸产业链,成为 回收体系的主体,初步实现了经营产业化、利废资源化和处理无害化。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设备较先进、分拣加工能力较强 的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

5、业脱颖而出,其中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企业超过 2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 20家。(三)回收体系逐步建立。自2006年起,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以回收站点、 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建设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回收体系试点,到2012年试点城市达90家。2009 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33.5亿元,支持75个城市 新建和改扩建51550个网点、341个分拣中心、63个集散市场; 同时,支持建设122个区域性回收利用基地, 有效推动了试点 城市向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的方向发展, 试点城市重点品种回收率超过60%回收利用基地对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和城市矿产项目形成有力支撑。(四)

6、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加工利用技术, 开展精深加工,创新经营业态,传统 的回收、分拣、加工处理工艺得到改造升级。如聚酯塑料(PET)瓶片熟料生产技术,废印制电路板环保处理及资源回收设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池回收企业与生产企业开展废电池再 生利用活动,利用电镀废渣及冶炼废渣等工业废料提取各种有 价金属等,取得了良好成效。部分城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设 置智能回收设施和设备, 方便市民自助完成废弃物交售; 有些 地区设立了固体废物信息交换中心,整合了回收热线、信息系统和回收站点,形成客户交投、信息交换、废品回收、在线监 控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近年来再生资源主要品

7、种回收情况序号名称单位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1废钢铁万吨7060762083109100840085702废有色金属万吨1963614054555305623废塑料万吨90010001200135016001366.24废纸万吨3128342336954347447243775废旧轮胎万吨314.3306.9334.7329370.33756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数量万台9670121291231716058826411430重量万吨259.7280284.3370.6190.7263.87报废汽车数量万辆45.941.193.456.66083重量

8、万吨165147276183200276.78报废船舶数量艘162442286317340351重量万轻吨69.4323187225.2255250合计(重量)万吨12092.413460.91469216359.81601816040.7二、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一)问题及原因分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虽然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两型社会 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四 低”:1. 组织化程度低。再生资源回收以社会化个体回收为主, 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回收量仅占回收总量的10%-20%行业小、散、差的特点明显,回收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市场

9、竞争力差,管理工作难度大。2. 分拣技术水平低。行业内技术研发普遍投入不足, 操作 工人缺乏技术培训,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较低。 除少 数企业回收工艺和装备较先进、 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善外, 大多 数从业主体设备简陋、 技术落后,分拣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较 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再生资源的利用率。3. 经营规范化程度低。 标准化、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尚未形成,回收、运输、储存、利用各环节协作配套不够。酸浸、火 烧等野蛮拆解和不具备资质私自拆解现象普遍存在,偷盗销赃行为时有发生,乱堆乱放、乱设摊点现象还比较严重, 造成行 业秩序混乱,存在一定环保隐患。4. 部分品种回收率低。 废玻璃、废电池、废节能

10、灯、废纺织品等品种,受回收成本高、利用价值较低和利用水平有限等 因素影响,经济效益较差,回收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个别品种甚至随生活垃圾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公众认识不到位。社会上普遍存在把再生资源等同于 “垃 圾”的错误认识,对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不够重视, 没有在源头 上做好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端回收成本。 一些地方对 做好回收工作的认识不足, 没有科学规划,定位不清,回收行 业发展滞后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责任不清晰。除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建立了 基金制度外,其他品种尚未明确相关制度要求。特别是对于价低量小的品种,缺乏相关制度规范,

11、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不健 全,销售者和消费者对产品废弃后的回收责任尚未明确。监管执法难度大。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 企业数量多、规 模小、经营分散,对无照经营、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或根本 没有任何环保设施的小企业和小作坊有效监管难度大,致使不规范企业依靠低环保成本抢占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政策配套性不强。2011年回收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取消 后,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 难,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废玻璃、废节能灯等品种由于回收成本高、利润薄,靠市场机制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此外,行业监管政出多门、 职权分散,支持政策和工作措施缺

12、乏配套性。(二)面临的形势。从国际形势看,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 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发达国家纷纷加快部署,采取立法和财税支持等多种手段,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快速发展。如欧盟提出将在未来10年重点发展低碳产业与循环经济,到 2020年实现主要金属和建筑材料基本由 再生资源提供。从国内现实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但发展的不平衡、不 协调、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 粗放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现有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和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石油、铁矿、铜矿国际依存度不断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消耗量将有增无减,资源瓶颈愈发突出, 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

13、对严峻局面,只有将废弃商品有效、 及时回收,提高再 生资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 才能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废弃产品 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缓 解资源紧张局面、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 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作为七项重点工程之一, 首次将回收工作 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 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是关于再生资源回收的指导性、 纲领性文件,为实现回收体系建设提供 了政策保障。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14、。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绿色流通为 主线,围绕规范回收利用秩序, 降低回收利用成本和提高回收 利用率,着力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体制改革和回收模式创新,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构建多元化回收、集中分拣和拆解、安全储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理的完整的先进的回收体系。(二)基本原则。1.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法规、制度改革、标准建设和政策引导等措施,着力加强对市场失灵品种的引导,提高重点品种的回收率。 其他品种的回收 则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2. 坚持统筹当前和立足长远相结合。结合当前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同时,着眼于长远,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 经济理念,通过制度改革和技术服务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3. 坚持突出重点和兼顾全局相结合。以回收、分拣环节为重点,同时,着眼于再生资源回收全程和全产业链管理。从产废源头入手,建立健全回收渠道,逐步实现应收尽收; 通过 提高分拣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