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44910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春市中考化学六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11分)1. (1分) 下列几种常见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 A . 米饭 B . 苹果 C . 蛋糕 D . 大馍 2. (1分) 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A . 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加速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B . 金属都能与酸溶液反应;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C . 硝酸钾(KNO3)属于复合肥;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D . 肥皂水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高温下一氧化碳能将赤铁矿冶炼成纯铁3. (1分) (2015九上湖南月考) 2014年南充市着力打造“七河八岛”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

2、一主题的是( ) A . 爱护花草树木B . 随意排放废水C . 分类回收垃圾D . 绿色低碳出行4. (1分) (2018朝阳模拟) 下表中的选项不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选项横坐标纵坐标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产生氢气的体积B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固体的质量C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 AB . BC . CD . D5. (1分) (2016九下官渡开学考)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B . 称量氧化铜C . 取用固体粉末D . 过滤6

3、. (1分) (2017南山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A检验汗液中是否有Cl 滴入AgNO3溶液和稀HNO3B测量溶液的pH值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用比色卡比较C除去NaOH固体中的Na2CO3加入稀盐酸,反应后蒸发D鉴别木炭粉和CuO粉加入稀硫酸,微热后观察现象A . AB . BC . CD . D7. (1分) (2017广元模拟) 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 . 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 . 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4、一定是中和反应D . 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8. (1分) (2017信阳模拟) 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变化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B . 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C . 铜器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与O2、CO2、水蒸气有关D . 生石灰堆放久了变质与氧气有关9. (1分) (2018东胜模拟) 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根据Zn和Cu的硬

5、度能判断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 . ZnSO4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 . 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D . 选用两种试剂就可实现实验目的10. (2分) (2014河南)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3题;共10分)11. (3分) (2015九上康定期末) 判断下列化学式或名称的书写是否正确,正确的打(),对不正确的加以改正: (1) 氢氧化钠 Na(OH)2_;

6、(2) 硫酸铵 NH4SO4_; (3) 氧化碳 CO_ 12. (3分) 如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高档Fe3O4粉的部分工艺流程简图 (1) 试剂X是_(写化学式) (2) 操作Y的名称为_,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 (3) 硫酸与氧化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 往铁粉(含少量氧化铁)中加入硫酸,除铁、氧化铁与硫酸发生反应外,一定还发生其它反应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 (5) 通入氧气时的化学方程式是:(请补充完整)4Fe(OH)2+2_+O24Fe(OH)3 13. (4分) (2015九上西城期中)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

7、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认真分析信息,回答:(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 (2) 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_; (3) 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 (4) 写出一个由8、15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 三、 简答题 (共4题;共12分)14. (4.0分) (2018怀柔模拟)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1) 实验A中试管1和2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是_。(2) 实验B中的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 (3) 实验C中铁丝的被“红热”的目的是_。 (4) 实验D 中通过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 15. (3分) (2017九上襄汾期末) 根据所学溶液知识,解答

8、下列问题: (1)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t1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t2将30克物质a加入到50克水中,形成溶液质量为_克;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仍为饱和溶液的是_t2时,M点的a、b两种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表: 组别ABCDENaCl晶体质量/g515203040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X130136请回答下列问题:A组的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

9、液C组X的值为_16. (2分) (2017蓟县模拟)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二氧化碳、铁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中,氢氧化钠由_构成的(写具体粒子的名称);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写具体粒子的名称) (2) 如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OMgSCl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相同(3)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

10、子不断地运动B .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 .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7. (3分) (2018九上信阳期末)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 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填“单质”或“化合物”) (2)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

11、液中(3)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4) 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_(5) 现有73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 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四、 实验与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18. (5.0分) (2017大兴模拟)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 仪器a的名称为_。 (2) 图A为某同

12、学设计的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中一处明显错误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 图B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 (4) 图C为已调节平衡的两个纸筒,向其中一个纸筒内倒入二氧化碳,该实验的目的是_。 19. (7.0分) (2019九下万州期中)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Cl=CaCl2+_。(2)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

13、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I:只有CaCl2猜想II:有_;猜想III:有CaCl2和Ca(OH)2;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_溶液中含有Ca(OH)2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Ca(OH)2(3)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_是正确的。(4) (评价反思) 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