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44407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名词: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

2、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语句: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2、糖类、脂类和蛋白

3、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

4、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

5、素;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二)1.DNA复制的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多片段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同的性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阶段。4.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DNAR

6、NA蛋白质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离定律呢)6.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原材料。7.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意义: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

7、的进化有重要意义。8.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9.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10.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基因组:由24条双链的DNA组成(包括_号常染色体DNA与_、Y性染色体DNA)人类基因组: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DNA测序是测DNA上所有碱基对的序列。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三)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2.能量

8、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9、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tRNA含CHONPS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