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与识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7442865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制图与识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制图与识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制图与识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制图与识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制图与识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制图与识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制图与识图(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制图与识图复习题填空题1. 尺寸标注的四要素是:(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至符号)、(尺寸数字)2. 城市规划图中各个阶段规划图的主要内容有: (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3. 结构施工图按照表达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 (基础结构图)、(上部结构布置图)和(构件结构详图)4. 建筑物的相对标高是指 (以室内主要地面为基准 (零点)而测出其他的高度尺寸),标高的单位为(米)5. 建筑详图分为:(节点详图)、(房间详图)和(构配件详图)6. 根据投射方向是否垂直于轴测投影面,轴测投影可分成两类即(正轴测投影)和(斜轴测投影

2、)7.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 (受力钢筋)、(架力钢筋)、(箍筋)、(分部钢筋)8. 标高应以(米)为单位,(绝对)标高以青岛附近的黄海平均海平面为零点;(相对)标高以房屋的室内地坪为零点9. 房屋结构施工图的图样一般包括(结构布置图)和(结构详图)两种10. 中心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三种投影方法中,本课程主要学习的投影方法是(正投影法)11. 在建筑平面图中的外部尺寸共有三道,由外至内,第一道表示建筑总长、总宽的外形尺寸,称为(外包尺寸) ;第二道为墙柱中心轴线间的尺寸,称为(轴线尺寸);第三道主要用来表示门、窗洞口的宽度和定位尺寸,称为(细部尺寸)12. 在建筑平面图

3、中,横向定位轴线应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依次编写;竖向定位轴线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13. 在建筑平面图中, M是(门)的代号14. 当截平面倾斜于柱轴时,截交线为(椭圆)15. 水平面与侧垂面相交,其交线是(侧垂线)16. 两个回转体共轴时,其相贯线是(圆)17. 正垂面与侧垂面相交,其交线是(直线)18. 建筑平面图中, 一般在底层平面图附近画出 (指北针),以确定建筑物的方向判断题1. 图样比例是指图形与其事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50 表示图上尺寸为 1 而事物尺寸为 50。(对)2. 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可以写成直体或斜体, 但是其与

4、汉字写在一起时宜写成直体。(对)3. 在建筑平面图中,同一条尺寸线既可以是定形尺寸也可以是定位尺寸。(对)4. 在点的两面投影中,点的某一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该点到另一投影面的距离。(对)5. 只要给出点的两面投影就可以求出其第三投影。 (对)6. 空间两点位于同一投影线上,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一定重合。 (对)7. 一点将线段分成两段,则两线段的水平投影之比不等于其原长之比。 (错)8. 只要能够判断直线的正面投影平行、 水平投影平行,既可说明这两条直线平行。(错)9. 如果两直线的同面投影构成直角且两直线之一是该投影的平行线,则可判断两直线在空间相互垂直。(对)10. 若两平面内任意

5、一对相交直线对应平行,则两平面相互平行。 (对)11. 当截平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时,截交线的一个投影即可得到。 (对)12. 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其一定是封闭的。 (错)13. 用叠加法作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当叠加的两平面连续成一平面时,两平面间还需要右界线。(错)14. 直线的坡度与水平距离互为倒数。 (对)15. 坡度线就是平面上垂直于等高线的直线。 (对)16. 组合体尺寸标注时,尺寸尽可能标注在图形之外,但是为了避免尺寸界线过长或与过多的图形相交,在不影响图形清晰的情况下,也可以标注在图形内部。(对)17. 为了使得组合体尺寸标注清晰,标注时应该做到间隔均匀、由大到小向内排列

6、。(错)18. 为了使得视图清晰,在剖面上一定不要有虚线。 (错)19. 当卫生设备比较简单时,可以讲给水与排水两个系统画在同一个剖面图中。(对)选择题1. 点的两面投影连线与相应投影轴的关系是( A )2. 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点, 在其它两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际长度且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原直线在空间中是( C )A. 一般位置直线 B. 投影面平行线 C. 投影面垂直线3.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实形; 其它两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线且行于相应的投影轴,原直线在空间中是( C )A. 一般位置直线 B. 投影面平行线C. 投影面垂直线4. 平面截切立体时,平面与立体的交线称为(

7、 C) A. 截平面B. 截立体C. 截交线D.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5. 平面截切圆柱时,当其平行于圆柱的两条素线,则截交线为(A)A. 矩形B. 椭圆C. 圆形D. 三角形6. 平面截切圆锥时,平面过锥顶,则则截交线为( D) A. 矩形B. 椭圆C. 圆形D. 三角形7. 球面上有一点,其水平投影与球心重合且不可见,则该点的正面投影在(A)A 圆形的最下面B圆形的最上面C圆形的最左边 D圆形的最右边用素线法取点时,所作的辅助素线是否一定过锥顶?(A )A. 一定B. 一定不C. 不一定8. 在正等轴测图中,为了使得作图更加简单,将各轴向系数简化为1,则轴向放大比例为(A)A.1.22:1B

8、.1.41:1C.1:1D.2:19. 当截平面倾斜于柱轴时,截交线为(C)A 圆B 直线C 椭圆D 曲线10. 点与无限长直线的关系有( B )种A.1B.2C.3D.无数种11. 在画图时,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C )A.0.5mmB.0.6mmC.0.7mmD.0.8mm12. 连续二素线相互相交的直线面称为( B ) A. 柱面 B. 锥面 C. 柱状面13. 本课程主要学习的投影方法( C)A. 中心投影法B. 斜投影法C. 正投影法14. 在曲面按一定约束条件运动形成过程中,母线运动到曲面上的任一位置时,称为曲面的( B)A. 导线 B. 素线 C. 母线 D. 子线15.

9、 若已知空间点 A,投射方向 S,投影面 H。点 A 的投影仍是点,且是唯一的吗?(A)A. 是B.不是C.不一定是16. 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一般情况下是一条(B )A. 不封闭的平面曲线B.封闭的平面曲线C. 不封闭的平面折线D.封闭的平面折线17. 下面关于锥状面的定义,正确的叙述是(B)A. 一直母线沿着两条曲导线运动,且始终通过一定点而形成的曲面B. 一直母线沿着一条曲导线运动,且始终通过一定点而形成的曲面C. 一直母线沿着一曲导线和一直导线运动,且始终平行于导平面而形成的曲面D. 一直母线沿着一条曲导线和一条直导线运动, 且始终平行于一导线而形成的曲面18. 为了增加坡面图形的

10、明显性,在坡面画上长短相间的示破线,其方向与等高线( D ),且画在( )的一侧。A. 平行、低B. 垂直、低 C. 平行、高 D. 垂直、高19. 在施工图中某配电线路上标有这样的符号: 3BLV(3 20+1 8) G40 PA,其中 BLV表示( C)A. 铜芯塑料线B.铝芯橡胶线C. 铝芯塑料线 D. 铝芯玻璃丝橡皮线简答题1. 简述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中心投影法由投影中心把形体投射到投影面上而得出其投影的方法称为中心投影。 其包括投影面、投影中心、投射线和中心投影等四个基本要素。平行投影通过一组平行投射线 ( 相当于投射中心位于无穷远处 ) 而得到的形体投影称平行投影。(投射线

11、相当于太阳发出的光线)平行投影又可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与否分为:平行正投影法与平行斜投影法。2. 简述工程上常用的几种图示方法常用的图示法有以下几种:1)多面正投影法。是指作出空间形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或者两个以上其中相邻两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 然后把这些投影面连同其上的正投影按一定的方法展开到一个平面上,从而得出的投影图的方法。2)轴测投影法。是把空间形体连同确定该形体位置的直角坐标系一起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平行的投射到一个投影面上,从而得出其投影的方法。3)透视投影法。是由视点把建筑物按中心投影法投射到画面上,从而得出该建筑物透视投影的方法。4)标高投影法。是绘制地形图和土工

12、结构物的投影图的主要方法。作出形体在一个水平面上的正投影, 并用数字把形体各部分的高度标注在该投影上, 就得到了该形体的标高投影。在水平投影上用数字标注高度数值以表示空间形体的一种图示方法。3. 在作组合体三面图时,选择主视方向的原则是什么应该使得正立面图最能够放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且使得投影图中虚线最小简述断面图的概念假想用剖切面将形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形体接触部分的图形简述轴向伸缩系数的概念轴向伸缩系数是表示直角坐标轴的轴测投影的单位长度与相应直角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的比值五 作图题作图题1、作出直线 EF 与平面 ABCD的交点 K,并判别直线的可见性。答案:2、在正平面ABC内求作直线MN, MN平行于 AC,M点在 BC上, N 点距 A 点 30mm。答案:3、直线 KL 垂直于平面ABC,垂足为K,且 KL20mm,试作出直线KL 的两面投影。答案:4. 作出四棱锥截断体的H 面、 W面投影。答案:5、作出相贯线的V 面、 W面投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