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论文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744208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兽医论文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畜牧兽医论文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畜牧兽医论文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畜牧兽医论文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畜牧兽医论文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论文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兽医论文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寿阳县猪群管理和预防疾病措施入学年级:2007秋学生姓名:张建平学号: 0714004405364所学专业:畜牧兽医2009年6月目 录提要21 我县养猪现状和存在问题211 现状21.2 存在问题21.2.1 规模偏小21.2.2 管理落后31.2.3 疾病预防不到位32 我县养猪业发展对策32.1 规模养殖3211 生产特点3212 经营规模4213饲料加工4214科学管理4215 防疫管理422 加强管理4221 产房、母猪及仔猪4222保育仔猪5223 生长育肥锗6224 后备母猪6225 配种、怀孕母猪73我县养猪业发展前景74 结束语85 参考文献:8提要寿阳县位于太行山西部

2、,属于晋中市管辖。地域宽广,山河纵横,丘陵起伏,气候较寒,总面积2110平方公里,人口21.14万。有7乡7镇,206个行政村。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畜牧养殖业发展很快,畜禽数量也有了较快的增长.2008年,牛存栏50635头,猪存栏45549头,羊存栏98087只,家禽存栏693982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517万元,纯收入达5460万元,比2006年净增1800万元,人均增收300元。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寿阳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而养猪业也成为畜牧业中的支柱,但其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规模偏小、管理欠缺、疾病预防不到位。针对我县养猪业发展现状,特提出有关猪群管理和疾病预防措施,为我县的畜牧业的继续

3、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1 我县养猪现状和存在问题11 现状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的猪肉价格一路攀升,最高时价格达到26元/公斤,我县也不例外,猪肉价格飙升,刺激着养猪业的发展,养猪的“牛市”景象,令大小养殖户都高兴了一把。 然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生猪的价格逐渐走低,而饲养成本却在逐日看涨,养猪业的利润空间正在一步步缩小。 据了解,目前上市的肉猪基本上是从去年春节期间购进猪苗开始饲养的,高价买、低价卖使得养殖散户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猪苗难以卖出好价钱,加上物价上涨后市场消费力下降,猪肉需求量减少,猪贩压低收购价格,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猪价下跌,目前一些养殖散户实际上已经赔了钱。对养猪户

4、来说,2009年或许将是最艰难的一年。目前,养殖户的母猪存栏量较大,将可能导致肉猪供过于求,由此而来,2009年的养猪行业将面临一次“大洗牌”。实力雄厚、技术含量高的养殖场或许能够渡过难关,而一些小养殖场和散养户也许就会因此而“出局”。1.2 存在问题1.2.1 规模偏小当前,我县共有 个养猪场,其中,存栏数100头以上的有 个,50头以上的 个,大部分养殖场规模偏小,是养殖户分散养殖,在农村务农的都是老人、妇女,青壮劳力几乎都外出打工,因此即使养猪也只是借此处理家里的泔水,另外也产生一些种田所需的肥料,所以规模和数量都是很小,这对于养殖户面对市场,规避风险相当不利,虽然,政府对母猪有补贴,但

5、是只有规模养殖了,政府补贴也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另外,养猪业一直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除了少数大规模的猪场,在作决策时能够理性的考虑市场因素,一般养殖户进行时,大都有盲目性,当价格上涨的时候,一窝蜂地加入养猪业,直接的后果就是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而一旦价格下降,很多养殖户开始亏钱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杀掉种猪、割肉离场,从而导致新一轮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多少年以来,我县养猪业一直没有走出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怪圈,而重要根源就在于我国生猪养殖1.2.2 管理落后小规模的猪场现在依然是粗放经营,对于投入产出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且认为猪是越肥越有价值,于是会有点急功近利,千方百计地育肥,对母猪和小猪的管理存

6、在技术落后问题,没有将科学技术运用到此中来。大型猪场因设备与人力投资大,管理上不能得过且过,使总成本结构大;特别在养殖密度使应激升高的条件下,继续在降低成本的策略上努力不懈,才能创造竞争门坎,防止被低投入、低产出的群体打压肉猪市场的价格,压迫到自身的利润。1.2.3 疾病预防不到位养殖户对猪的疾病预防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猪群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疫情,就一切顺利,事实上,很多大型疫情都是由于预防没有跟上去才发生的。俗话说,防患与共于未然,早期预防对于疾病控制有很重要的意义。还有人认为,如果注射疫苗会减少生产率,降低利润,其实,在预防上下成本是非常值得的。另外,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有待进一步

7、提高。2 我县养猪业发展对策2.1 规模养殖211 生产特点规模养猪是指生产单位或专业户综合运用场舍、农业、经营管理、畜牧兽医等科学技术,达到优质高产的经济养猪效果,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猪肉。规模养猪经营规模扩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猪群生长肥育迅速,出栏周转加快,增重耗料下降,栏舍利用率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缺乏,规模养猪应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212 经营规模自80年代以来由于养猪相继发展,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年产肉猪1万、2万,商品猪场迅速发展。假定一个年产肥猪1万头的养猪场,按每头出栏重100千克,屠宰率75%计算,则年产猪肉可达75万千克左右,平

8、均每月可出栏肥猪800头以上。经营规模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与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饲料资源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对经营规模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13饲料加工规模养猪单位必须根据生产规模与远景任务,建设相应规模的饲料加工厂。假设一个年产肥猪1万头的养猪场,出栏头重100千克,每增重1千克需精料3千克,则每头肥猪共需精料300千克,总计300万千克。全场要饲养种母猪500头,每头年产2胎,成活仔猪20头,在人工授精条件下,公母比例按1:100计算,需养公猪5头,每头种猪每年约需消耗精料0.1万千克,全年共需51万千克。所以,全场共需精料350万千克左右。 214科学管理规模养

9、猪生产中的科学管理,是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工效、多出产品、降低成本的中心纽带。科学管理首先要制定好年度生产计划,安排好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制定工作定额与岗位责任制。要求做到品种标准化、日粮标准化、饲养科学化。每个生产环节,必须衔接协调。定期公布各组生产进度、完成任务、产值与成本等情况,以便人人心中有数。 215 防疫管理规模养猪是猪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必须十分重视卫生防疫制度。主要包括:彻底消毒制度(净化环境,防止病原入侵);定期防疫制度(疫苗种类、防疫时间);定期驱虫制度(驱虫药物、时间);紧急防疫制度(隔离封锁、病原确诊、采取措施)等。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到严格检疫

10、、严格消毒、定期免疫。22 加强管理221 产房、母猪及仔猪产房仔猪主要的疾病有仔猪红痢、黄、白痢、轮状病毒性腹泻、仔猪球虫病等。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发生于产后的第3至第7天,直接原因是大肠杆菌感染,间接原因是环境温度低、母猪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或采食量低导致的泌乳量减少。 母猪管理:母猪进产房前,产房的地面、猪栏一定要彻底消毒,干燥至少一周才能进猪。进猪时母猪一定要全身清洁并消毒,特别是阴部和乳房。产房的温度要适宜,夏季产房温度高,将影响母猪的采食量,导致产奶量降低。冬天如果仔猪保温区的温度低,可降低仔猪的抵抗力,使腹泻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母猪产前后各一周采用大东海“应激康”预混剂

11、兑水饮用,可有效降分娩应激和体力过度消耗。 仔猪管理:仔猪应尽早吃上初乳,即产后6小时内吃上足够的初乳,可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减少腹泻及其它疾病的发生。仔猪断尾、剪牙所用器械应严格消毒,减少通过伤口感染的机会,操作完后最好注射一针抗生素,可以防止链球菌等的感染。药物预防:母猪产前产后各 1 周(或产前5天产后10天),每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400g+阿莫西林150-200g,或泰乐菌素120g+金霉素400g,,或支原净110 g+金霉素400g,将明显降低母猪子宫炎、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泌乳量,提高哺乳仔猪的采食量,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母猪产后静脉注射青霉素1000万单位,次日肌注

12、600万单位,可有效预防和母猪子宫炎、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如母猪已出现炎症或发烧,则静脉注射青霉素1000万单位,连用3天,视情况适当配合地塞米松及退烧药。如仔猪黄白痢或病毒性腹泻,及时使用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抗生素是治疗或防止并发感染的基本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呋南类药物及增效磺胺对该病治疗效果好,可选用。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另外,仔猪严重下痢或腹泻时,可进行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的配方为: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纳2.5克,葡萄糖粉20克,,加饮用水1000毫升。 222保育仔猪阶段是仔猪抵抗力最低的阶段,因为经过断奶、转群、换料以及高密度饲养的应激反应

13、,仔猪的抵抗力明显降低;而且,仔猪断奶前后的母源抗体已经降低到最低,而接种疫苗的主动免疫应答尚未产生。通常为了保温,将猪舍的门窗关闭,限制了空气的流通,使空气中氨气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浓度大大提高,仔猪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因此保育仔猪阶段是最容易感染疾病的阶段,虽然有些疾病不在保育阶段发生,或发生很少,但大部分是在此阶段感染的。 保育阶段容易感染的疾病很多,如断奶后腹泻、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型链球菌性脑膜脑炎、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副猪嗜血杆菌病、结肠螺旋体感染、回肠炎、猪痢疾、关节炎等,有时还会发生典型或非典型猪瘟;如果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过高,可能使得这一阶段疾病更加复杂。 一旦出现

14、上述问题,保育舍仔猪很容易发生生长停滞,一般可使生长期延迟达3-7天,严重时有的猪可能变成僵猪,死亡率和淘汰率提高。保育阶段频繁接种疫苗,也可影响仔猪的生长。加强饲养管理:断奶时应该按体重将仔猪分开饲养,使同一栏内的仔猪保持相似的体重和采食量,否则容易出现均匀度差异过大,瘦弱仔猪抵抗力更低的现象。断奶仔猪的环境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8oC 以上,特别是断奶后的第一周。环境温度提高,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抵抗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要确保舍内空气质量,降低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机会。尽量降低保育猪的饲养密度,因为密度和生长速度成反比。创造舒适的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的生产性能。仔猪断奶前后各一周采用大东海“

15、应激康”预混剂兑水饮用,可有效降低断奶应激。 饲料:使用质量好的饲料,或添加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降低应激反应对仔猪的不良影响。尽量刺激仔猪的食欲,提高采食量。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将由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免疫抑制降到最低。 药物预防:断奶后每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 g + 金霉素400 g,连用2周。可防止肺炎、 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结肠螺旋体等的感染,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如果断奶后的链球菌感染较严重,则可在以上配方的基础上每吨饲料添加阿莫西林175g。223 生长育肥锗生长育肥猪的抵抗力相对保育猪强,正常情况下,发病率、死亡率均很低,但有些疾病会发生。如呼吸病综合征、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痢疾、结肠炎、回肠炎等。这 些疾病造成的急性损失不大,但由于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最终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这些疾病大部分是在保育阶段感染的,因而如果能在保育阶段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和药物预防,生长育肥阶段的发病率将会大幅度下降。224 后备母猪应当特别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