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选修2《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442053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选修2《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鲁教版选修2《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选修2《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选修2《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鲁教版选修2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教案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教学目标】1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2 .结合实例,分析海洋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3 .说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强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教教学重难点】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教学过程】导入:由教材开头的问题情境导入指出赤潮的发生主要是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导致的。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了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一、海洋主要污染物。让学生读图3-2-2说出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指出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 尤其是工业和城

2、市,以及大型港口的附近。1 .来源:陆地污染物排放,据估方t占80%左右。: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2 .主要类型:(1)石油污染:严重的世界性海洋污染主要来源:油船事故、海上井喷事故、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放含油 污水、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等。分布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以及海上油井周围。阅读知识窗,引导学生说出海洋石油污染造成的后果。知识拓展: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有:分散、沉降、吸收、围栏、燃烧、放任。(2)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主要来源:有机质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营养盐污染来源于农业退水和含磷生活污水。结果:水体富营养化,诱发赤潮。(阅读知识窗,引导学生分析

3、赤潮的成因,危害及预防 措施。)A.赤潮的成因:水体富营养化是主要原因,此外,阳光强烈,水温过高,风力较弱,海水交换受阻,潮流缓慢等;虾池换水时含有过量饵料的污水排入海中,也可以赤潮生物爆发性繁殖。B.赤潮的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结构,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给海洋渔业生产和旅游业等带来巨大损失。C.防预措施:减少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盐类的排放。( 3 )重金属污染: 主要重金属元素:汞、镉、铅等 主要来源:工矿企业废水、化学农药和含铅汽油等。如日本水俣湾的汞污染事件。( 4 )放射性污染和海洋热污染活动让学生阅读说出海洋固体废弃物污染, 特别是难降解的废弃塑料污染的危害, 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意识

4、。3海洋污染的危害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 使动物缺氧而死( 2)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影响滨海旅游小结:海洋污染特点:污染源广, 污染种类多 , 影响范围大, 危害深远 , 控制复杂 , 清理难度大。【承转】 除了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 , 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和改变。二、海洋生态破坏1 . 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例如红树林生态系统 分析原因: ( 1)海洋污染物过量; ( 2)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2 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使珍稀、濒危物种灭绝。例如珊瑚礁分析原因:主要是生物资源的过度使用 , 海洋污染 , 全球海平面变化。3外来物种入侵。分析原因:鲜活水产品的流通、海洋生物物种引进、水族馆饲养外来生物、入海运河的开挖、远洋运输船舶压舱水排放等。【总结本节内容】1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