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支撑体系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744145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桥支撑体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框架桥支撑体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框架桥支撑体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框架桥支撑体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框架桥支撑体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桥支撑体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桥支撑体系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沙河道路迅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框架桥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06月目 录一、编制根据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方案2四、施工筹划10五、安全施工措施10六、环保文明施工措施12七、应急预案12八、检算资料15一、编制根据1、北沙河道路迅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下穿太原东站北咽喉施工图及有关的资料;2、有关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施工质量验收原则;3、城乡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CJJ74-1999);4、客货共线铁路桥桥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5、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6、有关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的告知(建质87号);7、铁路

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措施(铁办70号);8、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11、现场调查及收集的有关资料。二、工程概况北沙河北侧框架桥中心里程大西K264+393.13,1-12.2m框构与线路正交,框架桥长42.73m,顶面积606.77m2;北沙河南侧框架桥中心里程大西K264+464.93,1-12.2m框架与线路夹角89,框架桥长50.63m,顶面积718.95m2。两座新建框架桥采用顶进法施工,线路加固采用24mD型便梁加固。1、主体构造重要尺寸构造具体尺寸:构造跨度:1-12.2

3、m;顶板厚度:1.0m:底板厚度1.1m;边墙厚度1.0m;构造净高6.5m,机动车道使用净高不不不小于3.5m,人非系统使净高不不不小于2.5m2、防水设计框构主体的混极土抗渗级别规定P。框架顶设卷材防水,框架边墙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3、排水设计框架顶面排水:架顶面先用M10水泥砂浆做垫层形成流水破,上设改性沥青弹性防水卷材,再体C40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桥面积水由框架桥四角雨水斗汇入,顺雨水管排至桥下。本工程铁路路基及工作坑采用管井井点降水,工作坑四周设立旋喷桩止水帷幕防水。4、重要建筑材料框架桥的重要受力部位,涉及框架桥主体,人行道悬臂板均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电缆槽采用C30混凝土,支

4、撑桩,防护采C25钢筋混凝土。后背梁,导向墩,滑板等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和HPB300。三、施工方案(1)模板方案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规定,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足考虑如下几点:模板及其支架的构造设计,力求做到构造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可以充足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用通用、可周转运用,便于保养维修。构造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搭拆以便,便于检查验收;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步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状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如下模板及其支架方案:框架模板采用90cm*

5、150cm组合钢模板。侧墙模板加固主楞(外层)、次楞(内层)采用双钢管背带。同步外侧采用扣件式双排落地钢管脚手架和斜支撑为辅助加固方式,支撑底部用木楔塞牢固。涵身边墙的模板设立穿通的拉筋,拉杆处设立内撑控制模板尺寸。顶板底模采用碗扣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以上所用钢管均为直径48mm,壁厚3.5mm。1、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模板拼装、调节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技术要点安装模板前,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避免模板根部浮现漏浆现象,模板安装前,在垫层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精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2、模板定位一方面根据控制点及既有框

6、架桥引出构造尺寸四个脚点,根据脚点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以及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3、模板拼装、调节模板支设前将垫层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用水冲净。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模板漆脱模剂。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毕后用钢丝把模板和方木、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规定如下:施工图中的边墙泄水孔及止水带等预埋件均不得漏掉,且安装牢固,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偏差应控制在3mm以内;模板支立应按照如下规定执行:轴线位置偏差不应不小于5mm;净空尺寸应控制在+10mm、

7、-5mm以内;垂直度不应不小于6mm;相邻两块模板表面高下差不应不小于2mm;表面平整度不能不小于5mm。4、模板支撑侧墙加固:采用4mm厚90cm*150cm组合钢模板, 背后加横带及纵带进行加固。侧墙次楞(内层纵带)采用48*3.5单钢管,间距0.375m,主楞(外层竖带)用48*3.5双钢管,间距:同一块模板内相邻主楞为0.9m,相邻两块模板相邻主楞为0.6m。涵身边墙的模板设立穿通的拉筋,穿墙螺栓采用M16,每块模板四个螺栓间距900*600mm,竖向相邻两块模板相邻螺栓间距300mm,横向相邻两块模板相邻螺栓间距600mm,如下图示意,底部拉筋可合适加密。侧墙支撑:边墙外侧采用钢管斜

8、支架支撑,避免模板整体偏移。一侧边墙设立两道斜支撑,第一道位于模板顶下0.9m处,横向间距6m,第二道位于模板顶下3.9m处,横向间距6m,斜支撑均呈45度角支撑在加固主楞钢管上。斜撑钢管长度不小于3m时,采用横杆连结,起到整体受力作用和避免钢管变形的作用。模板外侧搭设双排落地式脚手架,脚手架布道间距1.5m,排距1.2m,步距1.5m。双排脚手架横道铺设木板用于人员通道,脚手架外侧设立防护网。顶模支撑:顶板模板采用4mm厚90cm*150cm组合钢模板,板底肋管采用48*3.5单钢管,钢管间距35cm,托梁采用双钢管,间距0.6m。中间搭设满堂脚手架,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布道间距0.6

9、*0.9m,步距0.6m。满堂脚手架纵、横向均设立剪刀撑,且纵向平距不不小于2.4m,横向设立两道两侧最外侧一排各一道。立杆上下端设可调支撑顶托,顶托外露丝扣长度不得超过300mm。5、模板施工注意事项满堂脚手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浇筑砼时振捣器不能直接遇到模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模面板,同步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浇筑砼时,必须安排专人看模,检查模板及支架与否变形或浮现变形的趋势,一旦发现模板及支架异常应立即报知现场施工负责人,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采用加固措施。6、模板拆除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引强度,符合设

10、计规定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告知书后,方可拆模。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规定。非承重模板拆除时,其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不不小于20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拆模时,跨度为7m时要达到设计强度75%,跨度为8.5m时要达到设计强度100%。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模板拆除吊至寄存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避免粘结灰浆。(2)模板碗扣式支撑架1、模板支撑架立杆、横杆、顶

11、托和底座设立模板支撑架根据所承受的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根据本工程构造和空间特点立杆平面布置为600mm900mm,水平杆步距为600mm,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不小于300mm,立杆底设立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在底座下铺设厚模板,在构造地板横纵坡度不小于1%的状况下设立可调底座;立杆上端顶托涉及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不小于500mm。上端螺杆外露长度不不小于25cm、下螺杆外露长度不不小于15cm。模板支撑架高度不小于4.8m,顶端和底部设立水平剪刀撑外,增设中间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间距不不小于4.8m。按施工方案图纸弹线定位,放置底座后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

12、的顺序搭设;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不不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不不小于5mm。可调底托及可调顶托丝杆与调节螺母咬合长度不少于6扣,插入立杆的长度150mm。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顺序: 安放垫板一安立杆一安扫地杆一安横杆一铺临时脚手板一安上层立杆一安上层横杆一逐级支设到顶板下,安立杆顶托一安纵横木龙骨,铺胶合板脚手架搭设:在底板上按立杆(下面垫木方),其上交错安装30m和18m长立杆,使接头错开。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 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

13、应保证接头锁紧。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等接头插人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所有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应检查立杆与横杆与否垂直,相邻的两个碗扣与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与否符合规定);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与否符合规定;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与否符合规定;横杆接头与横杆与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与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充填等;如是装配因素,则应调节后锁紧;如是杆件自身因素,则应拆除,并送去整修。脚手架搭设以3人为

14、一小组为宜,其中1人递料,此外两人共同配合搭设,每人负责一端。搭设完一层架子,铺一层脚手板,逐级向上搭设。搭设到顶板底,安装并调节立杆上面的顶托,使顶托顶板处在同一水平面内。再支设纵横木龙骨,铺胶合板。3、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当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可以拆模。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一次全面检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设立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级拆除,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步拆除。拆除的构件应用绳索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拆除的钢管、扣件应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送、保管。每班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扣件松动;架体堆放钢管、扣件等隐患。 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

15、故。 在拆除过程中,凡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已松脱的杆件。4、外钢管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基本承载力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立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根据构造规定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精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构造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他按一下构造规定搭设。主杆基本脚手架地基本设在滑板顶。立杆间距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0.8m,步距1.5m; 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