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吊耳设计作业标准1、 吊耳材质要求一般用Q345(构造钢)或AH36〔船板〕或同级别的钢板,不使用Q235及A级钢板;2、 下料吊耳用数控下料;3、 坡口一般开45度K型坡口双面焊;4、 焊接使用药芯焊丝焊,焊脚标注坡口深度+焊脚大小,通常K型坡口为1/2板厚,焊脚大小为a=0.3x板厚如没有开坡口,那么a=0.5x板厚 5、吊耳孔径及板厚选择下列图为A型吊耳板厚、孔径等参数选型图,材质Q345,平安系数2,仅限于为吊力P垂直于吊耳向上方向受力,见下面图1示,可作为其它吊耳型的参考,吊耳选取的平安系数应不小于2 图16、 临时吊耳设计舱盖、钢构造分段等翻身平移吊耳一般由吊机一个吊钩挂吊两只吊耳,受力方向顺着钢丝绳方向的力,如果吊耳垂直于构造件安装,垂直于构造件安装的吊耳受到弯矩作用,另产生较大的弯曲正应力作用,需要重新校核计算设计临时吊耳安装也要考虑吊耳倾斜一定角度安装,以减小额外弯矩的影响吊耳图需要标明主吊耳和副吊耳考虑公司车间及吊机吊高的限制,吊耳设计时要根据吊机的吊高和起吊能力,设计吊耳的开档尺寸,保证钢丝绳与构件的夹角大于60度,如舱盖翻身吊耳间距通常小于6m进展设计,舱盖二线5.5m。
并在翻身方案里规定钢丝绳长度,也不小于6m,通常取8m钢构造产品无特殊情况,吊耳开档设计也小于6m吊耳受力示意图吊耳垂直安装,在正应力一定的情况下,吊耳另增加了剪应力和弯曲应力 图2吊耳与钢丝绳同轴线倾斜安装后消除了剪应力和弯曲应力,仅受正应力作用,受力显著改善7、吊耳选型计算两个吊耳均匀受力,倾斜安装状态:吊耳选型重量=构件重量/2/sinαA、舱盖产品吊耳如侧移式舱盖对于小于36t的舱盖,钢丝绳与构件夹角60度,主吊耳选型=36/2/sin600=25T,需要在侧板上设置标明2个翻身主吊耳〔标准吊耳D25t〕标准吊耳;如钢丝绳与构件夹角68度〔吊耳开档6m,钢丝绳8m〕,主吊耳选型=36/2/sin680=20T〔标准吊耳D20t〕,可在侧板上设置2个翻身主吊耳〔标准吊耳D20t〕标准吊耳根据计算,大于36t小于45t的舱盖(钢丝绳与构件夹角68度情况)另用主吊耳〔D25t〕,更大吨位的舱盖可在原25t吊耳耳孔位置增加法兰板的形式进展加强,来提高吊耳的承载能力为防止吊耳拉弯,增加构造强度,吊耳处上下要加小三角板,小三角板最外口要小于吊耳孔边,防止卸扣翻身过程中碰到三角板。
利用构造现成零件修改的成临时吊耳,主吊耳一定要保证上下有加强三角板,如构造下面已有现成构造加强板,在吊耳上部也要加三角板通常合口吊耳作为副钩,在图上进展标示,合口吊耳用铰型吊耳,作为副钩,小于36t舱盖选C15T 图3 图4如构造相应位置有硬档〔梁或三角板〕,可直接用相应的硬档,如没有硬档,在吊耳反面设置硬档,一般为100x10*如需要保存,要求翻身后按图纸通用节点进展切角吊耳倾斜根据口硬档和吊耳板厚,一般增加的硬档用FB100X10,吊耳用铰型,板厚30mm,30mm与10mm间借6度角度,仍保证对硬档度安装 图5吊离式舱盖翻身可参照上述折叠式舱盖按照NE系列MCG吊耳设计,见附图最终如吊耳保存不切割,需要得到设计师及船东确实认B、钢构造产品吊耳a.平面分段翻身吊耳一般平面分段重量较小,翻身选用下面型式的B型吊耳,安装根据钢丝绳与构件的夹角,一般倾斜20~30度,吊耳反面要增加硬档 图6b.立体分段翻身吊耳 立体分段翻身,如构造允许,选用类似舱盖合口安装的相应吨位的铰型吊耳,倾斜20~30度安装,并在反面加硬档,不能用铰型的分段,构造特殊位置,特殊型式的吊耳根据构造进展专门设计,最终吊耳型式下发前需要通过计算确认。
8、 吊耳编号吊耳的零件明应含有吨位信息,如 A20t1,吊耳如同一批下多个标准吊耳,在每有吊耳的套料图标好编号,如一批下40个一样的吊耳,第一套料图上有10个20t吊耳,规定A20t-1~20,后面编号A20t-21~40,至A20t-500完毕完毕后下次下料另再从-1~-500进展编号,便于材料跟踪附录:A~D型吊耳图,折叠式舱盖吊耳图9、吊耳设计存在问题例如:1、上下盖板尺寸过大,与卸扣干预;2、吊耳开档跨距过大,且没有倾斜安装,造成吊耳拉弯;3、吊耳上部没有加三角板,吊耳拉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