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43815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集锦9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1506字)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_和意义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背诵17的乘法口诀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3出示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8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1)学习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

2、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明确:表示1个8,列式口诀:一八得八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诀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口诀二八十六,并填书(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填书2反馈练习(1)读背诵8的乘法口诀(2)做一做1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3)做一做2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三、全课小结略四、随堂练习1做一做3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2练习二十二2题(1)6个8相加是多少?(2)8乘4是多少?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4题8

3、348867858823888板书设计8的乘法口诀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1个82个83个84个85个86个87个88个8探究活动数台阶假如你家住的是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阶,每阶楼梯都是8级你家住八楼,那么你从一楼到八楼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活动一、说一说,算一算1分组讨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吗?如果可以,又有几种方法?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及计算结果3全班评选出最佳计算方法活动二、走一走,数一数学生在课后找一座高层楼房(要求与题中一致),从一楼走到八楼数一数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看是否与活动一中的计算结果相符8的乘法口诀小学数学教案 篇2(1338字)说课内容:本课是北师

4、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旋转与角,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纸条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的概念。本科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仅依靠观察现有图形推出概念的方式,该静态观察为动态描述,通过旋转的过程建立角的“动态表象”,将平角、周角与直线、射线直观的区分开来,同时在旋转的过程中感悟平角、周角及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本课教材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它是在学生自己旋转纸条的过程中观察、比较,根据自己的直观体验,感悟旋转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角的形状与大小不相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

5、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和辨认平角、周角。2、经历认识平角与周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感知图形的旋转。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旋转操作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简单的说出他们的特征及构成。教法学法: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开课前拿出自己做好的活动角,引出角,进一步认识各

6、种角的特点,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角”做好铺垫。2、幻灯片呈现复习的内容,复习学过的锐角,钝角,直角。3、思考问题:角是怎样形成的?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1、让学生旋转自己的活动角,提问学生当角的两边经过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成的角什么?引入平角的概念。2、同样的方法引入周角的概念。让学生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使学生所有的思维都被调动起来,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权。在学生经历了操作,探索和发现之后,教师PPT演示,总结学生的发展。3、课堂活动寻找生活中的角。在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并掌握了他

7、们的特点之后,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角。三、说课堂练习本课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实习那是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板书设计:旋转与角平角 周角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两条边完全重合小学数学教案 篇3(1659字)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和小数的方法。2、会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和分数。3、在经历把百分数改成分数和小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和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第7页两个监测人员的对话情景:“我们监测了34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8、”,“其中有35%的城市达到了二级标准”。教师:观察情景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教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还有百分之几的城市空气质量没有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的问题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035%。教师:说说这样列式的想法。学生:教师:该怎样计算34035%呢?学生独立思考34035%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交流汇报。在交流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发现要计算34035%,可把35%写成分数或小数后进行计算,即把35%改写成35100或0.35。学

9、生尝试计算,并指名板演计算过程:34035%=3400.35=119(个)=119(个)教师:我们通过把35%改写成分数或小数的形式解决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的问题。如何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呢?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板书揭示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二、自主探索,总结方法出示第7页例1。学生自主尝试把17%,40%化成分数学生汇报改写过程并板演:17%=1710040%=40100=25教师:当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后,不是最简分数的应化简成最简分数。教学把46%,128%化成小数学生尝试把46%和128%化成小数。(学生可能会有下面的一些改写形式)46%=

10、46100=46100=0.46,128%=128/100=128100=1.28。你能将0.5%化成小数吗?同桌交流后汇报。教师:观察比较上面的改写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归纳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把17%,40%改写成分数,把46%,128%,0.5%改写成小数的过程,同学们能不能试着说说,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归纳总结得出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看教科书第8页两个同学的对话框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方法: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注

11、意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简成最简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百分号,同时把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说说怎样才能准确地在格子里涂色呢?学生思考后独立完成在书上。2、完成教科书第10页第2题和第5题第1小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结束全课教师: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小学数学教案 篇4(2008字)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2使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用简炼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能

12、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1)某车间每班有4个组,每组有11人,每班有多少人?(2)一辆卡车可以装30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一辆卡车能装多少化肥?2演示动画“连乘应用题”根据动画演示的内容分别补充问题,再解答(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_?(2)每箱有12个热水瓶,每个热水瓶卖35元,_?3引入新课教师提问:复习中的应用题都是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它们的数量关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是求

13、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把动画复习的两道应用题连,让学生把复习中的两道题合并成一道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题目,引出例1教师导入: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会遇到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还会有这样稍复杂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应用题(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3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指名读题,并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继续演示动画“连乘应用题”,实物图逐步转化为线段图(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么解答这道题?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3)汇报讨论的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想到:方法1:要求一共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箱卖多少元和一共有多少箱已知共有5箱,未知每箱多少元因此,要首先求出每箱多少元已知每个35元,每箱 12个,求出每箱卖多少元就是求12个35是多少,用3512420(元),再求出5箱一共卖多少元,就是5个420是多少,用 42052100(元)板书:每箱多少元?3512420(元)5箱一共多少元?42052100(元)方法2: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个卖多少元和一共多少个已知每个卖11元,未知一共多少个,先要求出一共多少个每箱有12个,有5箱,求一共多少个就是求5个12是多少,用12560(个),再求一共卖多少元,就是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