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思想品德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437582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思想品德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思想品德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思想品德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思想品德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思想品德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思想品德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思想品德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思想品德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指 ( ) A在中国出生的人或在中国国土上生长的人 B除违法犯罪分子以外的中国人 C生活在中国国土上的人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2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这是由公民权利和义务的( )决定的 ( ) A真实性 B广泛性 C一致性 D强制性3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受教育权C人身自由权 D劳动权4中学生小刘有写日记的

2、习惯,同学小王偷看了小刘的日记,并将日记的内容在班内传播。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刘的 ( )A必然权 B隐私权 C著作权 D.通信秘密5刘先生及妻子、女儿在车祸中丧生,在世的亲人有刘先生的养父母、同胞兄弟、叔叔和姑姑。按照法定继承,可作为刘先生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 )A他的养父母 B他的同胞兄弟C他的叔叔 D他的姑姑6我国实施的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已经使20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这表明 ( )A国家在法律上确保其受教育权的实现B社会各界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职责C父母必须保证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D适龄儿童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7智力成果是指依靠人类( )所创造

3、的劳动成果 ( )A智力 B体力劳动 C脑力劳动 D精神生活8在现实生活中,“店庆酬宾,饭菜五折优惠”(实际上价格已调高)、“免费美容” (实际上是高价销售化妆品)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广告常使消费者怦然心动,其实商家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 )A人身财产的安全权 B知悉权 C自主选择权 D依法求偿权9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 B财产安全权 C人格尊严权 D宗教信仰权10人们心目中的公平 ( )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 不偏袒某一方,某一个人参与社会合作和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利益A B C D1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相同的理解B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不必分担自己该做的C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公平D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但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却不一定有保障12正义的行为是 ( )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损害他人正当权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 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A B C D13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 )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能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身为未成年人,要做到见

5、义巧为,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A B C D14作为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 )A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 B法律提倡我们做的,我们要尽量去做C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D法律允许我们做的,我们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去做15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应做到( )积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有病及时医治当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要依法自卫 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A B C D16在世界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每花1美元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3年每年提高数十美元的生产力,一些员工通过学习,收入也大幅提高。这充分说明了( )接受教育能够增长才干,摆脱贫 只

6、要有知识,就一定能获得较高的收入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A B C D17明明在中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复原后到工厂工作,每月领工资后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材料中的明明履行了( )受教育的义务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劳动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A B C D18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公民( )A既可以放弃权利,也可以放弃义务 B既要增强权利观念,又要增强义务观念 C不能放弃权利,但可以放弃义务 D强化权利意识,决不放弃自己的权利19林强做值日时,不慎把水洒在王涛的书本上。王涛一怒之下,对林强大打出手。此时,林强应该( )A拼死还击,捍卫尊严 B逆来顺受

7、,忍气吞声C告诉老师,请求帮助,必要时寻求法律保护 D纠集他人,伺机报复20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是(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行政法二理解说明题(其中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6分,共32分)21阅读漫画,回答问题。(1)14岁的小文初中尚未毕业,如果你要说服他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可以依据哪几部法律?(两部即可)请就其中一部法律说出你的理由。(6分) (2)对漫画中招工者的言行加以简要评析。(4分) (3)漫画中小文的父亲也触犯了法律,请你给他解释一下。(4分) 22.针对上图,请你各抒己见。 (1)请你列出另外两种不同的观点。(4分)第一种观点:店主和顾客的行为都是自愿的,无可

8、非议。第二种观点:第三种观点: (2)请你针对第一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4分) (3)从这幅漫画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23. 90后,一个响亮而又被赋予重任的称号。为了这个响亮的称号,我们更应具备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使自己的权利观念得到增强,义务观念得以提升。下面是两位同学的观点:同学甲:在图书馆阅览室,我大声朗读单词,周边同学马上制止,我认为朗读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同学乙:上晚自习课我想溜出去玩,被班长挡回来,还说不该逃课。我觉得少上一两节课也没什么?请运用所有知识,分别对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三、探究实践题(其中24题14分,25题14分,共28分)24. 2009年

9、10月24日,为救落入湍急江水中的两各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手挽手结成“人梯”,挽救了两名少年如花的生命,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2009年12月4日,湖北长江大学救人的大学生团体名列2009年十大法制人物之中。为提高全体同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某校决定开展一次以“学习长江大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请你设计(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至少两种活动形式。(4分)明辨是非(2)小明说:“遇到正义行为,我们要支持;遇到非正义行为,我们要勇敢地冲上去”。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出理由。(6分)我思我悟(3

10、)有些同学对学校举行这次活动的目的不太明确,请你向这些同学解释。(4分) 25. 某村村头有一段路年久失修,给村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不便。经村委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如下:凡该村18-55岁青壮年集体义务出工,整修村头这段路。王凯的爸爸忙于打麻将,宁可和60多岁的老头们打牌,也不出工。这令王凯又羞又气。这天晚上他批评爸爸,可爸爸一瞪眼说“小孩子你懂啥,你还管我了啊!他们修好了我不一样走吗?还少我一个呀!”王凯更生气,还着急,又怕爸爸,可他觉得自己的爸爸就是不光彩,情急之中对爸爸说了一句话:“义务如同河流的源头,权利如同河流中的水。到时候别怪村里对你不客气!”爸爸不明白,直瞪着王凯说了句:“

11、啥!”(1)你对王凯的做法和说法怎么看?(4分)(2)你对王凯的爸爸的做法和说法怎么看?(4分)(3)如果你是王凯,会怎么说?怎么做?(6分)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思想品德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0分1.D 2.C 3.C 4.B 5.A 6.B 7.C 8.B 9.C 10.A 11.C 12.B 13.A 14.C 15.A 16.D 17.D 18.B 19.C 20.B二、理解说明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6分,共32分)2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

12、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从其他法律角度能答出令人信服的道理也可) (2)漫画中招工者的言行看似好心,实际上却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或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14岁的小文初中尚未毕业,因而招工者只要招用他,即使安排“轻活”也是违法的。(学生依据义务教育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回答均可)。 (3)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从未成年人保护法角度回答也可)。小文的父亲不但没有履行做家长的义务,保证小文完成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反而亲自送小文到招工处,因而是一种触犯义务教育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违法行为。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