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教学设计(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437030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诺千金》教学设计(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诺千金教学设计科目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册数 课时安排 上册 2课时 课题与教学内容 16、一诺千金 知 1、认识生字6个,会写7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识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重点词语意思。 技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能 教 学 目 标 过 程 在教学中抓住两个小故事,通过对比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涵,从而使学方生感悟讲信用、守承诺的重要性。 法 情 感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态诚信品质。 度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激 情 导 教 学 札 记 预设教学路径 第一课时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师:同学们,我们坐在教室里学生积极讨论

2、、回答 就拥有一笔财富,你们猜它是答案:房子,汽车,钱, 在兴趣中进入什么? 话题。 师:现在就让老师来告诉你们 答案吧,它就是诚信。古人云: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 信如同一枚砝码,诚信如同一 把尺子,诚信如同一面镜子。学生交流,答案有: 时时刻刻明示我们。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学过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词语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诺千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诚信为人之本 学生齐读题目 入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预设教学路径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读课 文来理解“一诺千金”的意思。学生朗读课文,借助字典、通过读文自己纠正字音,解决词典,标注。 字词障碍。 出

3、示课件:一诺千金、如期归小组同学交流、补充,解还、酣睡、严谨、罕见、坦荡决字词障碍。 无愧、目睹、灵魂等词语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初 读 感 知 美 师: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让学学生交流。 生说说本文围绕中心写了几生答:小男孩为给母亲买教师指导 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葡萄糖,而向“我”借了这几件事情。 两元钱后,每天夜里帮人 干活,终于在第五天的拂晓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生答:“我”冒着大雨去车站接朋友,看到一个少年凭借自己的执着与朋友欢师点拨:小男孩聚,而“我”由于朋友的借钱是为了母食言失望而归。 亲,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她的印象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 相比之下我冒雨接朋友,看到少年与朋友的

4、相聚和我朋友的食言扫兴而归形成对比,我再一次体会一诺千金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再 读 欣 赏 课 文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生答:借钱 攒钱 还钱。 文,思考:第一个故事能不能写出小标题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 你对哪一段感兴趣?勾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一读,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写出感受。 受。 出示课件:第六自然段 为了实现诺言而付出的生答:“天天夜里,乏极了、辛苦努力,找出词语。 倒” 师: 天天夜里,仅仅四个字,生答:说明他为了如期还你就能体会到他挣钱的累,真钱,他天天挣钱。太辛苦了不起!其他同学谁也从这个了。 词体会到了男孩的辛苦,也想来谈谈

5、? 师:小男孩如此辛苦就是为了 “如期归还”实现诺言,全然 不顾白天的劳累,仍然坚持天 天夜里拖着自己疲劳的身体 去挣钱,去工作。那你们能想学生谈自己所想象到的画象到小男孩当时是如何工作面。 的吗? 师:多辛苦的男孩!他在用自 己的行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 这就是言行一致,这就是一诺 千金。正是诚信这种力量支撑 着男孩无怨无悔的付出着。 师:第六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也能体现男孩挣钱的辛苦。 出示:、乏极了,倒 师:你怎么来理解这两个词?生答:劳累,很累,累得没有力气了 学生交流。 师:他确实太累了,白天是紧张而繁重的学习和照顾病中 的母亲,到了晚上当我们都在幸福地偎依在妈妈爸爸身边说说笑笑,小男孩

6、却正在用自己瘦弱单薄的小身躯努力地 学生汇报时,老师注意学生的表情。 环节 再 读 欣 赏 课 文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推着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 的菜车。他怎么能不累呢?可他为什么要要让自己这么累呢? 师:是啊,就是为了“如期归还”呀!多可敬的男生啊,从他身上我们知道了一诺千金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必须付出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好,谁想带着你的体会和想象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为了如期归还在争取最后的期限 师:从第六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也能体现男孩的一诺金?千 师:你们是怎么来理解这“狂奔”“十万火急”两个词的? 你们能想象到他当时是十万火急奔跑的样子吗?你能理解这个男孩吗,为什么

7、跑这么快? 师:对,为了“如期归还”小男孩就是为了那份承诺。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看到了一位守信用的小男生,他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师:原来承诺在小男孩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狂奔,他的十万火急,他的天天夜里的劳累,都因一件事那就是如期归还。我们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金子般可贵的品质一诺千金。 师:第一件事中还有什么地方也体现了一诺千金? 生答:为了如期归还。 指名读文,齐读。 学生讨论回答。 生答:狂奔,十万火急。 生答:快速地跑,十分紧急。 生读课文,体会此刻的急切。为的是如期归还。 生答:做人要说话算数,要做到最好,不能说了不做, 备择方案 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指导 学生

8、读课文,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再 读 品 味 课 文 课 堂 小 结 布 置 作 业 预设教学路径 出示课件:第四自然段:重点词语“淌着汗”“攥”“哑着喉咙”“手心里开了花似的” “淌着汗” “哑着喉咙” 从这儿能看出男孩为了在最后期限把钱还给小女孩跑的特别快,特别累,从而感受到男孩的重承诺,守信用。 “攥”:说明学生手里攥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是金子般的品质,是自己的人格,是友谊,是信任,是财富 “手心里开了花似的”:此时学生明白这是男孩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实现诺言后心中的那份快乐,为自己的诚信,为自己守住了诺言,守住了自己的人格而开心。 师:一诺千金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

9、快乐。 出示课件:第七自然段 师:你们如何来理解这段话? 师:文中的“我”对这位男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对这位男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小结:一诺千金它会为我们带来信赖,赞赏,甚至会为我们赢得源源不断的财富。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时刻遵守诺言,为以后的人生铺平道路。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生答:男生跑着还钱,着 急。特别快。 教师巡视,并指 导。 自读课文,说说你又看到 了什么。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答:攥的是辛苦赚来的 钱。 生答:男生的高兴,我的 兴奋,惊喜。 生答:我懂得了一诺千金 的价值。也从心灵受到震 撼。学好了一诺千金的真 正含义。 生答:犹豫为难 只得责怪骂他 恍恍惚惚

10、惊喜。 自己搜集一条座右铭作为人学生搜集资料。 生的警示,把他牢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回 顾 导 入 新 课 读 中 体 会 师:不同的人对待诺言有怎样 的不同的态度呢?下面请同 学们看看第二个故事,文中受 感动的句子找出来。 预设教学路径 第二课时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如果学生说不出,读一读书中的有关段落。师引导学生说出师:文中写“我”在车站等朋生答:写了一个守信,一自己的感受, 友,为什么又写到了两少年的个失信。形成对比。 事? 师:找出描写少年守信的语 句。师:少年的固执却等来了学生自读课文。 如约而至的朋友,而远道而来 的朋友也看到了真诚守候的 少年。

11、 在风雨中再次见证了一诺千 金的价值。 师: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出 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 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 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 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 魂的升华。 出示课件。 两个少年为什么如此生答:他们得到彼此的信快乐?两个男孩相互的欣赏,任。兑现的承诺。对自己他们相互在欣赏什么? 的言行负责。 生答:我的朋友失信,而如果学生说不全,教师可多找几名同学说一说。 文末为什么“我想看到别人的朋友遵守承诺 说”,不过“我什么也没说”? 自己的失落。 师:品析“那是场罕见的倾盆生答:不矛盾。在那两个大雨”“天地间白茫茫的”与少年看来承诺比大雨相比“区区风雨”是否矛盾。“朋更重

12、要。与我的朋友相比友”的推脱与少年与小男孩形显示出失信会失去的不仅 成了鲜明的对比。 仅是这一点朋友之情。失去的是很多,很多。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总 结 收 获 课 堂 练 笔 预设教学路径 仔细揣摩语句、体会写作手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法。 生答:这节课我学到了对 师: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有比的写法。 什么收获吗? 生答:人物描写的方法,师总结:本文通过对比的手语言,动作,神态。他们法,赞扬了讲信用、守诺言的都值得我学习。心理变化诚信品质,失信遭到众人的鄙的过程也是我们要掌握夷。 课外拓展 1、那么,你能不能讲述一下发生在你身边的或者从课外书本上获得的关于一诺千金的故事? 2、出示课件:平时自己对什么人做出了承诺,自己做到了吗?写一篇关于诚信的读后感 的。 板 书 设 计 男生 借钱 归还成就大事 16、一诺千金 两个少年 相聚 兴奋 欢欣无比 等朋友 朋友 失约 失望 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