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743695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台河市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基础练习 (共6题;共10分)1. (1分)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A.五颜_ B.碧空_C.引人_ D.兴致_像A组词语这样含有数字的词语还有_、_。像B组词语这样描写天气的词语还有_、_。像D组词语这样ABCC式结构的词语还有_、_。2. (2分) 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you_久 _静 _愁_美3. (1分) 我会扩词。空_ _ _话_ _ _年_ _ _4. (2分) (2019白下) 下面每项词语解释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2、( ) A . 应怜履齿印苍苔 怜:爱惜B . 儿童急走追黄媒 急走:快跑C . 游园不值 值:值得D . 其中有诈 诈:欺骗5. (2分) 下列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朵白云 一块地图 一个盘子B . 一锅汤 一块菜地 一种蔬菜C . 一粒种子 一双筷子 一座小岛6. (2分) 结合词语的意思,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坚持学习A . 拿着,握住。B . 守住不变。C . 互不相让,对抗。二、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共4题;共8分)7. (1分) 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_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存

3、在。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_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_受用不尽。有的教师还运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_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A . 法治、限制、终生、激励B . 法治、制约、终生、激励C . 法制、限制、终身、激发D . 法制、制约、终身、激发8. (5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我和姐姐都出席了区里的英语比赛。王小花是独生子女。9. (1分) 猜一猜洋中无羊悔中无心_,湖中无胡粮中无米_。 10. (1分) 选择关联词语,填在横线上。A连都 B因而 C如就_你们十年后,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我_告诉你们。他成绩优异,学习刻苦

4、,_被评为学习标兵。三、 根据积累填空 (共2题;共8分)11. (4分) 读诗文望天门山,根据内容填空天门中断楚江开,_。12. (4分) 熟读寻隐者不遇回答问题这首诗的作者是_,传说他骑驴作诗,遇上了大文学家_,二人共同探讨的诗句是“_,_”。于是便有了“_”一词。四、 综合性实践 (共1题;共8分)13. (8分) 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

5、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 “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有一条歇后语和这个词语的意思相近,它是:_。 (2) 选段中的“这样做”是指:_。“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桑娜_的品质。 (3)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_我们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_五、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3分)14. (6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讴(ou):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6、这里指唱歌穷:尽,完,这里指学完。谓:认为,以为。之:代词,指代秦青高超的唱歌技巧。遂辞归:于是就(向秦青)告辞准备回家遂(sui),于是。辞,告辞弗(fu)止:没有劝阻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用酒食送行。衢(q),大路抚节:打着节拍。遏(e):阻止。谢:认错,道歉。反:通“返”,返回(1) 对“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说自己什么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B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自己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2) 秦青为薛谭饯行,高歌一曲之后,薛谭是怎么做的

7、?写出相关的句子。 (3) 秦青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说明理由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5.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发问的精神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

8、。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

9、较。以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1) 文中作者所反驳的论点是( ) A . 从书上就可能读到所有的知识和道理。B . 老师会给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和道理。C . 牢牢记住书上和老师讲解的知道和道理。D . 知识和道理只需要牢牢记住,并不需要多问。(2) 第段是对第段提出的_作了具体的分析,说明了_。 (3) 对第段内容和形式的理解,

10、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证的中心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B . 论证的过程既运用了讲道理论证,又运用了举例论证。C . 作者的主张是只有多发问,才能准确地把知识运用到生活里去。(4) 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阅读了发问的精神后,你对于学习中“问”的理解一定加深了不少。请你写出一句论语中关于“问”的名句。 六、 习作表达 (共1题;共1分)16. (1分) (2014广州) 请以“把快乐留给你”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结构完整、中心突出、书写工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学校名称。请在设定的500字作文格内写作,超出设定范围的内容无效。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练习 (共6题;共10分)1-1、2-1、3-1、4-1、5-1、6-1、二、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共4题;共8分)7-1、8-1、9-1、10-1、三、 根据积累填空 (共2题;共8分)11-1、12-1、四、 综合性实践 (共1题;共8分)13-1、13-2、13-3、五、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3分)14-1、14-2、14-3、14-4、15-1、15-2、15-3、15-4、六、 习作表达 (共1题;共1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