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楼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评审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43692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心楼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评审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空心楼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评审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空心楼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评审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空心楼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评审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空心楼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评审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心楼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评审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心楼盖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评审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美丽 .阳光花园 B、C、F、G、I、J 组团现浇空心板楼盖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及主要特点重庆美丽 . 阳光花园 B、C、F、G、I、J 组团裙楼及车库,设计为内置芯模 空心楼盖。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楼盖是一种新型的楼盖形式,在重庆地区属 于新工艺,主梁为扁梁,没有次梁。现浇空心板自重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 隔声效果好,能增加净空高度、降低工程造价,适用范围广。为了保证现浇空 心板结构施工质量, 依据现浇空心楼盖施工图、 现浇钢筋空心楼盖 05SG343、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11G101-1图集、现行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规程、以及项目

2、部编制的各类施工组织方 案等编制空心板楼盖专项施工方案。本工程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施工参 照项目部编制的其他专项方案实施。空心板楼盖采用内置芯模,现浇空心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C30其中空心板KXB1板的厚度为280mm筒芯内模直径为180mm肋梁及芯模详见各层排 版图,肋梁断面120X 280,顺筒肋梁断面150X 280,芯模间距50mm顶板和 底板厚度为50mm空心板底层钢筋和面层钢筋均为单层双向,附加的负弯矩钢 筋详见结构图;屋盖层空心板KXB2板的厚度为400mm肋梁的断面高度为400。 筒芯内模直径为180mm现浇顶板和底板厚度为110mm空心板底层钢筋为单层 双向(HRB400

3、 C 12150面层单层双向(HRB400 C 10200附加的负弯矩钢 筋详见本工程结构图。筒芯外径、筒芯长度按照设计施工图及标准图集选用。本工程现浇空心板框架梁布置、配筋及断面详见设计图按照现浇钢筋空心楼盖05SG343标准图集,楼板留洞处、区隔板(梁位置)周边、板柱节点部位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本工程空心板楼盖具有以下特点:1、空心板楼盖属于新工艺,刚度大。2、跨度较大,本工程最大跨度为 8.00 米。3、楼盖面积大,内置芯模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容重较小,混凝土浇筑时 容易产生上浮现象,其安装固定措施必须到位。4、筒模肋间间距小,板底混凝土密实度不易控制。应分两次浇筑到位。二、施工方

4、案1、施工总体安排成立技术攻关小组, 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方案的策划及过程实施控制策划, 安排专人负责现浇空心板楼盖施工,空心内模生产厂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 导。楼盖空心板内的筒芯内模由项目部委托专业厂家加工供货,并指导现场安 装。现场搭设满堂脚手架,按照常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方法进行柱、 剪力墙、挡土墙及框架梁的模板及钢筋安装施工,在框架梁钢筋绑扎后开始依 据各层空心楼盖的板底标高,满铺底模板,并绑扎底板单层双向钢筋。芯模采 取由木工班组安装固定,做好同芯内模的固定,避免其上浮,这是现浇空心板 施工的难点。安装完成并经过验收后进行,绑扎面板钢筋、上下板之间的连接 钢筋以及实心部位钢筋等

5、。空心楼盖与本层框架梁、柱、墙混凝土进行整体浇 筑,混凝土采取商品混凝土进行泵送。2、技术准备(1)熟悉设计施工图及标准图集,参加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2)熟悉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CECS175:2004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o( 3)编制现浇空心板楼盖专项施工方案, 进行方案交底及安全质量技术交 底。3、同芯内模加工及布置要求 项目部按照设计图,提出筒芯内模加工计划。本工程现浇楼盖采用轻质实 心的半圆柱状筒体。筒芯进场验收主要进行外观质量、同芯内模直径偏差,尺 寸偏差、重量、抗压荷载的检验及防火性能检测。其截面参数、性能指标应符 合设计要求, 现场应检查其质量合格证明和

6、检查报告, 并抽样检测合格后使用 筒芯内模顺筒方向采取间断布置,横筒肋宽尺寸为50mm。4、主要施工机械现场已经安装了 2台63塔吊和 1台 40塔吊。5、施工工艺流程搭设满堂架T柱墙钢筋绑扎T支设梁、楼板模板T绑扎框架梁钢筋、柱墙模板安装T在楼板模板上标出预留预埋管道位置线、筒芯内模位置线T绑扎楼 板底部单层双向钢筋T预留洞、预埋管、接线盒、转线盒设置T筒芯内模肋间 钢筋网片绑扎安装T安装同芯内模T铺设木板操作通道T绑扎楼板上排钢筋T 安装心模固定卡、调整并固定T钢筋、同芯内模隐蔽检查验收T安装混凝土泵 送管道T浇筑肋间混凝土及底板混凝土T浇筑面板混凝土、找平、收光T混凝 土养护T梁板模板拆

7、除。三、施工方法1、脚手架 工程(1) 48 X 3.5钢管搭设满堂架,立杆间距0.8米,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 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水平杆间距不得 大于1.5米,不得少于 4道,梁宽大于 400mm时按二排加固支撑立杆扫脚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0mm第一层立杆必须垫木枋,木枋下部缝隙采取木楔子塞紧。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采用6米钢管加设纵横双向设剪刀撑间距3.6米,以增加排架的稳定性和刚度;(2) 框架梁跨中部位增加支托。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W 12kN时,可用双扣件。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

8、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3) 钢管支撑架施工注意事项: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 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 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2、模板工程施工时,先搭设钢管脚手架,后支设框架梁底模板、两侧模板,再安装楼板找平钢管和木枋。对不正或不平直的木枋,可用刨木机刨边修正,以方便模板安装并使模板结合紧密。模板安装时应从一边开始铺设,后安装的模板必须与先安装模板顶紧,并且所有板缝侧边均粘贴自带

9、胶的海绵条,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漏浆现象,使混凝土内实外光, 质量好。由于梁板跨度大,支设模板时按2 %o起拱。(1) 模板安装顺序:复核梁底标高及轴线位置 支梁底模板 绑扎框架 梁钢筋 安装梁的侧模板 安装现浇空心板底模板 安装柱墙模板。(2) 根据搭设好的满堂脚手架上1.0m线,拉通线调平梁底 与板底横杆后(按要求起拱),铺设梁底模。根据梁高确定出梁底板横杆间距为600-800mm,两排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000mm ;底板拼装好后,进行加固检查,各顶撑支间要加水平支撑或剪刀斜撑,保持顶撑之间的稳固,以 免失稳。(3) 在框架梁及空心板楼盖中部区域的底模下每隔一定间隔(1000伽)用顶撑

10、支顶。(4) 现浇板底模必须达到铺设条件方能施工,校正固定好梁模板及梁柱节点模板,确保梁标高、轴线、模板垂直度无误后方能搭设支承 钢管及木枋。 找平钢管标高以梁 底模板标高为准,用水准仪检查找平钢管是否在同一水平标高上。与横杆垂直方向铺设50 x 100mm中枋,木枋间距250mm木枋上口必须保证水平一致。(5 )铺设木模板时板与板交接处留1mm缝隙,两块板交接处必须铺有木枋,交界处板间缝隙用粘胶带粘贴好,梁板节点和柱节点处为便于拆模和不漏浆,也须用粘胶带粘贴好。铺完后同样要求编号排列,刷 好隔离剂后绑扎板筋。(6)当框架梁梁高小于700=时,梁侧可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并 用部分短钢管斜

11、撑;梁高大于等于 700-时,要加设对拉螺栓固定。3、扎框架梁钢筋本工程框架梁钢筋施工在底模板安装后,应严格按图纸放样施作,可参照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钢筋专项方案进行施工。(1)钢筋绑扎应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及钢筋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框架梁底部钢筋、负弯矩钢筋的根数、规格、排距、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11G101-1要求。梁箍筋间距应划线绑扎,梁交叉位置应有 1道箍筋,加密箍按照结构设 计图及标准图集施工,附加箍筋按照本工程结构设计平面图中说明执行。设计 图中明确标注吊筋数量规格的,应仔细核对。( 2)框架梁的腰筋和抗扭钢筋数量、 规格、间距及锚入梁的支座长度应按 照图纸设计要求及钢筋施工技术规

12、范施工,进行全数检查。( 3)钢筋直螺纹接头应全数检查露丝情况, 要求班组工人对每个接头进行 二次拧紧。项目试验人员在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抽检。(4)梁的钢筋绑扎完成后组织自检, 及时向监理部报验, 通知相关单位进 行隐蔽工程验收。4、肋梁及内心筒模放线根据排版图进行肋梁位置及芯模放线,准确定位。5、肋梁及空心板钢筋绑扎及内心筒模安装(1)楼板底层双向钢筋及肋梁钢筋施工 模板验收合格后,开始绑扎底层双向钢筋和肋梁,注意肋梁钢筋与该方向 板筋保持在同一水平标高,尽可能短跨肋梁和底筋在下面。为保证底层钢筋、 肋梁钢筋和预埋、预留孔洞位置正确,要先在模板上弹出其位置线,然后依据 位置线绑扎钢筋。分线时

13、应按照设计说明或图集,合理确定顺筒间距及横筒间 距。底层钢筋网片应全数绑扎,肋梁钢筋应伸入框架梁内,在梁交叉的部位用 铁丝把网片筋固定。5、安装芯模及顶板钢筋绑扎 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图纸中每块楼板的平面尺寸,施工缝位置、预留、 预埋、芯模的排布方向和生产厂家的标准长度进行排版设计,每层绘制一张排 版图。然后依据排版图提出加工计划,委托专业生产厂家进行加工,应注意非 标准长度芯模要单独加工定做。材料运至现场后,作业人员要根据芯模长度分 别堆放,以便于管理和使用。为方便运输,现场后可采用吊盆或者专制的吊笼 进行调运。储存、搬运时必须水平放置,严禁立放、以免圆筒端部损坏。(1)在芯模材料运至作业楼

14、层后, 作业人员根据所在层的排版图进行排放。 安放时注意轻拿轻放,不得碰坏。区隔板周边和柱周围混凝土实心部分的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完成后及时检查, 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应重点检查芯模 有无破损情况,发现后必须返工更换。(3)同芯模安装完成后, 先摆放分布钢筋, 然后铺设楼板负弯矩钢筋并进 行绑扎。现浇板负弯矩进入框架梁的锚固长度按照设计及标准图集执行。( 4)施工中芯模需要接长时, 可将芯模圆筒直接对接; 需要截断时采取有 效地封堵措施。(5)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筒芯模损坏, 在板面钢筋绑扎前更换。 对板面钢筋 安装之后损坏的圆筒,应采取有效地修补措施。(6)施工过程中的预留

15、、预埋设施(水平管线、电线盒等)安装与钢筋安 装、芯模安装等工序应合理安排,有序进行。预留洞位置应安装设计图采取实 心混凝土,并增加加强钢筋。在管线集中部位,应采取尺寸更小的圆筒。应对 预留预埋进行全面检查,避免事后开洞。6、芯模的调整固定同一排芯模圆筒安装必须顺直,两排芯模之间的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在 浇筑混凝土时,由于芯模质量轻,必须做好芯模的固定,否则会造成上浮,把 楼板上排钢筋顶起,增加现浇板厚度及楼面恒载,发生质量事故。芯模产生的 浮力约小于圆管体积部分混凝土重量,还应考虑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冲击力, 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事故方法进行固定。由于芯模为圆柱形,容易滚动,所以 不易固定。 因此,拟采取专用定位卡的方法进行固定, 该定位卡根据芯模直径、 间距、楼板厚度进行加工,定位卡安放在芯模端部,控制芯模的上下位置和排 与排之间的间距,并使其顺直。为使同一排管顺直,要拉通线调整,两排管之 间的间距通过定位卡控制。定位卡必须与芯模垂直布设,每一根管要有 2 个定 位卡固定。在一块板上的第一排管拉通线初步校正顺直后,安放本块板上的全 部定位卡,在拉通线校正其他芯模。抗浮钢筋的固定方法:芯模安装完成后,在其上面绑扎设计采用的抗浮钢 筋,利用6mm占头的电钻,在模板上钻孔,然后用 8号铁丝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