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匆 匆》说课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7428088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匆 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匆 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匆 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匆 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匆 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匆 匆》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匆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匆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匆匆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散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文章多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大量的叠词,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读起来轻巧、婉转,显得既典雅又朴实,适合朗读背诵。根据课标要求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准确读写“挪动、赤裸裸、伶伶俐俐”等词语。

2、2、水平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本课的重点是朗读品味时间是怎样匆匆而逝的,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学生的探究意识也较强,喜欢根据课文内容主动提出问题,与老师、同学实行交流,讨论。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比较肤浅,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语感,注重知识和水平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思想理解

3、,提升语文整体素养。三、说教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持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动表达的过程。为此,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练笔尝试,提升学生使用语言的水平。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的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以及读写迁移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让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 五、

4、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鼓励质疑 教学伊始,我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不受重视又是最为珍惜的。”通过猜谜语把学生带入课文。然后让学生自由谈谈对时间的理解,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紧联系起来。之后教师自然导入:“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时间的文章着名现代作家朱自的散文匆匆”板书课题后鼓励学生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二)、初读感知,读中悟学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他们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为使学生充分感知文意,

5、我将创设出一个层次渐进的“三读”课文的诵读活动,即教师范读、自由诵读、指名学读。然后全班学生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三)、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个环节,首先我会让学生继续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然后要求学生自由读文,交流感受。如果学生不能表达内心的感悟和体验,我则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如此处理非常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特点,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在引导

6、孩子倾听作者心声的路径名义上为听,实质上还是读。最后师生品味重点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掩着面叹息”并且实行仿写拓展训练。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悟,用心感悟时间的珍贵。 在这里我由读引入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本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实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实行了知识的迁移。 (四)、感情朗读,深化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点视朗读,并把准确、流利、有感情三方面的要求贯穿到各个学段。教学一开始,教师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再让学生自主研读,找自己喜欢的句

7、子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让学生配乐读。文章多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大量的叠词,语言优美,读起来轻巧、婉转,在美妙、抒情的乐曲中朗读,就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课后延伸,拓展阅读。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者回答了没有?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开去,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在这一环节中,我还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讲给大家听。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时间的流逝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感觉。另外,我还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1、读一读跟时间赛跑和长歌行。2、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着名的散文,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这样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六、说板书设计2、匆 匆时光珍惜一去不复返 (吃饭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积累优美的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