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742781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一、有余数的除法(一)基本内容及其结构:(1)本单元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简单计算。(2)这部分教材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认识余数的意义和有余数的除法;(12页) 第二段,学习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4页) 第三段,综合练习,解决实际问题;(57页) 第四段, “我们去植树”。(踪合应用)(二)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地位:(1)是在表内除法完成后学习;(2)是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的需要;(3)是进一步提高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建议:1.通过分组操作,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课本第1页,让学生分(数量不要大10左右、分什么要选好铅笔、小棒等

2、)、说完整,且记录下来,填表(体现分类),教师给出算式(有剩余也可以用除法表示),给出写法和读法,有意识提醒单位。尽量让学生在第一页对余数、算式、单位、读法、说算式意义等方面过关,关注:总数、平均分数、份数和余数;第二页放手让学生试一试(算式由学生完成),教师可直接给出单位(当然单位的选择是一个难点),不要在单位上难学生;第二页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摆一摆)2.联系“平均分”的活动经验(连续平均分),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3页)选择合适的例子,帮助学生思考算法(课本分桃子也可分其它)通过对竖式的反思,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学生写算式,竖式由教师直接给出,问学生3、7、6、2、1各是什么意

3、思是关健)在初步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要及时提升思考水平(想乘法算除法,几个几是多少,在3页试一试中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分、算式、竖式等,在4页想想做做中用比较的方法算突出想乘算除即与口诀有关)3. 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要比除数小”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不够一份)所决定的,也是一种运算规定。要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经验后(安排的试一试之后),组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通过呈现典型的错例(7314),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用平均分的操作,解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合理性(是否可以再分)。 安排完成算式的练习(4页的练习2),加深理解,锻炼思维。4

4、.启发学生依据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没有单独的例子,在练习中出现) 先提供基本的问题(4页的4),再提供变式的问题。(7页的10)(由简单到复杂) 书面练习时,应提供横式及单位名称,以避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练习一是巩固练习 5综合应用“我们去植树”(89页)重点是让学生根据问题选择信息。(由问题选择信息,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1)有序的观察,理解场景图的信息思路;(2)实践活动要抓住:你能从图中知到什么(收集),你还能想到什么(整理);(3)9页的三个问题则重点不同)二、认 数(一)基本内容及其结构本单元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1026页)1.为什么要增加“千以内”这个

5、认数循环(一个个、一十十、一百百地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比较少,增加这个循环,有利于进一步积累感性经验,为认识更大的数铺设台阶、提供帮助。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大致分三个层次(三个层次是:20以内的加减、表内乘法,要求熟练掌握口算;百以内的加减,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二位数乘二、三位数)。有利于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满十进一等)2.这部分教材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认、读、写一百、几百、一千,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1012页) 第二段,认,读、写几百几十,口算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1315页) 第三段,认、读、写几百几十几;(1618页) 第四段,千以内数的大

6、小比较。(2123页)(还安排练习二和一个复习加以巩固)(二)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由“方块表示的数算珠表示的数认、读、写”的过程,在过程中体会计数特点,掌握读写方法(过程比较自然)。(1011页)2.重视“数”数在认数中的作用。(一个一个数(16页)、十个十个数(13页)、一百一百(10页)数让学生数,让学生从数序的角度认识,丰富对一千的认识感知一千,为进一步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提供基础)3.选择丰富的认、读、写的素材,引导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 日常生活素材(11页的练习2、12页的3、5、6等与日常生活联系的较多) 环保素材(14页的4)自然奇观(24页的

7、4)4.根据对数的理解,探索有关口算方法(11页,一个百一个百加,或2个百加3个百等体现多样化,13页数是组成,16页的数的组成);通过口算巩固对数的理解(练习中的题目如15页的练习20页的练习等)。5.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不同方法比较数的大小(21页大小比较)。启发不同的比较方法(312与285的比较方法1:可以都和300进行比较;方法2:可以用计数器拔;方法3:用最高位比;方法4:数数的方法)教材不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法则(21页课本没有给出比较大小的法则)用不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22页的6、7、8、9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6.结合认数过程,灵活安排估计。(关于估算:认数的重点在对数大

8、小的判断即对数的感受,对计算前估算是口算为基础的粗略计算,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课本22页5估计数量是多少(杯中的黄豆);26页10估计数量的关系(那个数接近400)7.让学生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编排在练习中),巩固对数的认识。三、分米和毫米(一)基本内容及其结构本单元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教材分两段安排:第一段,认识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表象(27页);第二段,学习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2830页)(二)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 1.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基本的长度单位是厘米、米和千米,分米和毫米是辅助长度单位教材借助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出对分米、毫米的认识(27页课本

9、,10厘米是1分米,数学课本不到1厘米) 不要求用分米、毫米作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因为不太规范,难度也较大),只要求用厘米、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时(有尾数的时候),用“几厘米几毫米”“几米几分米”去表述测量结果。不要求建立像厘米、米那样清晰的实际长度表象,只要求相对合理地把握分米、毫米的实际长短(大约知道:会估计(28页的1、31页的练习);选择单位准确(29页的练习);会进行换算和比较(3031页的练习)。2.抓住机会,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如2厘米和12厘米与1分米的关系)3.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追求准确表达是数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一方面,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准确表达”是数学永远

10、的追求。(3厘米多一些) 另一方面,由于客观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知识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准确的数学表达有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31页的练习5详细的记录让学生体会,上课时可换成其它)四、加 法(一)基本内容及其结构本单元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最后一次笔算加法?)这部分教材分四段安排:第一段,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加法的验算;(3233页)第二段,需要进位的三位数加法;(3436页)第三段,三个数连加;(3738页)第四段,加法估算。(3940页)(二)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32页,算珠拔一拔,竖式计算)。我们知道,笔算整数加法有三条基本规则(数位对齐、

11、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但课本没有总结,要让学生好好体会) 这部分内容很适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对于探索:并不是存在所有的内容中,如有些是规定,如1分米等于10厘米是规定教师给出就行不用学生探索,体会就行。本单元如何去组织学生探索: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各算法之前都有情景的创设),提出期望(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关注探索活动中各种基本问题(三个数连加实际是加法结合律的应用,学生在探索后提出一些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入(如对齐、进位)2.要重视学生验算意识的培养。(32页)要让学生感受到验算是有必要的 (利用学生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心理,体现验算的价值和计算的责任感,自觉进行验算)验算的

12、方法是多样的。(验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可再算次、交换加数的位置、估算等)3.要重视估算方法的指导。(本单元)教材安排的加法估算,大体上有三种情况。(大约是多少、最多是多少、最少是多少40页3、4、5) 要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估算策略。要指导“”的正确使用方法。(约等于、可以是“”到“”,但不能是“”到“”)五、确定位置(一)基本内容及其结构本单元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习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这部分教材分三段安排: 第一段,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345页) 第二段,学习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路线;(4649页

13、) 第三段,实践活动测定方向。(50、51页)(二)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1.要弄清“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内容的教材编写思路。(宏观上思路清析,细节细斟,上下东、南东南、东北方向、距离第几排、第几行平面直角坐标)2.认识方向的重点是“辨认”。把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辨认和在平面图上辨认结合起来,以在平面图中辨认为主。教材所确认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不完全一致。用方位词来描述的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是相对的,这一点要让学生有所体会。3.用方位词描述简单行走路线,重点在描述。用教给学生表达的基本句式。(从出发,到,方向是)要让学生也说说按原路返回该怎样走,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可以适

14、当让学生说说到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走法,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思维含量。 公交车环行线问题,可以通过画直观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不应要求学生完整地写出行走路线,必要时,可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检查。4.实践活动的重点在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要注意提供的场景图与通常平面图的不同。让学生在学校的不同地点观察校园里物体所在的方向,并进行记录。要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观察的地点不同,对同一物体所在方向的描述也可能不同六、减 法(一)基本内容及其结构本单元教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最后一次笔算减法)。这部分教材分四段安排:第一段,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5253页)第二段,需要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

15、算;(5455页)第三段,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5859页)第四段,需要隔位退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6263页)(二)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1.要引导学生把笔算加法的经验迁移到减法笔算中来。(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2.要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法验算减法。(计算减法后,差与减数相加有什么发现,其它算式是否有这样的规律;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可以在原式上算多一次,或重新列式)3.要重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积累基本的数量关系。要启发学生把不同情境中的具体数量关系抽象成相似的数学表达。(求一个数是多少,少多少的具体形式)要使学生已有的关于加减数量关系的经验适当类化。要鼓励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思维的发散)4.要指导学生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从本单元开始,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要帮助学生弄懂问题情境中的事理(读懂、读通、独特) 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收集的信息。(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