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423196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资料填空题1. 语言是教官教学指导一种非常重要的媒体。2. 讲解一船包括讲述和解释。3在提问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提问的_目的_。4. 样板性反馈技术一般在教师判断幼儿的行为具有示范价值的情况下使用。5. 重点性反馈技术一般在全体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跟随音乐进行即兴动作创编反应的活 动中使用,即在某幼儿独立地思考和表现之后,教师将该幼儿过的事情的结果再现给全体幼 儿看。6教师运用提示的方法,兼有引导儿童注意方向和帮助儿童克服_记忆困难两种作用。7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示范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现场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以及用绘画、 制作演示等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8在音乐教

2、育活动中需要教师经常运用自身角色变化的方法来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指导。与 此有关的指导方法主要有“参与”和“退出”两种。9所谓“不适宜的心理唤醒”,即唤醒 程度 过高或过低。10. 材料因素即指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作为教育影响因素使用的有形材料 和无形材料。11. 活动的过程主要指活动中师生想互 作用的过程。12. 艺术教学评价活动应该具有针对性。13. 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包含对幼儿进行评价,因为教师所有的教学设计工作必须以幼儿 为 本。14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发展的主要指标,而且是其_主体性发展的 重要指标。15.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其衡量评价正确性

3、的标淮只能是引导被评价 人积极健康地自我成长。16幼儿园的歌唱活动泛指所有运用噪音 进行的艺术表现活动。17. 中国传统的声乐理论最讲究的技能之一,就是“字正腔圆 ”。18. 有力的声音通常是由咬字吐字的较强力度、较快速度和较强的气息流动所共同造成的, 而柔和的声音则是由咬字吐字的较弱力度、较慢速度和较弱的气息流动共同造成的。19. 歌曲 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文学。20. 歌唱的材料主要是歌曲。歌曲是由歌词和 曲调 两部分组成的。21. 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的活动,一般不会作为独立-一的新授活动来安排。22.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23. 基本动作

4、指儿童在反射动作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动作,如走、跑、跳、摇头、点头、 弯腰、屈膝、击掌、招手、抓握等。24.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组合,一般可分为: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律 动模仿动作组合、表演舞组合、集体舞_组合、自娱舞组合等。25. 双人舞或三人舞在幼儿园实际上主要是指一种小型的结伴舞。26. 领舞群舞指以单独舞者为主、集体舞者为辅的一种合作表演方式。27. 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动作、音乐和道具。28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韵律动作分为基本动作、模仿和舞蹈动作。29. “创造性 律动”是当今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概念。30设计和指导创造性律动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律动

5、舞蹈知识、娴熟的创造性思维技 巧,以及对幼儿在此方面发展潜能的了解和信任。31.创造性律动教学可以是“设计的”或“即兴的”。32乐器或演奏方式如果不适合幼儿的能力,会影响演奏的舒适性和有效性。33.合适的空间安排是保证舒适有效演奏的重要因素,它还能够保证活动的秩序以及声部 音色混响效果等,成为活动整体审美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34选择合适的练习_速度,是保证舒适有效演奏的一个重要条件。35. 在儿童的音乐学习中,“配器”主要是指由教师引导、组织儿童用集体讨论的方式, 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适的乐器,为儿童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形式。36. 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_指挥_”和“看指挥

6、演奏”内容的学习,对幼儿的音乐成长 和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37.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材料包括乐器、音乐和配器方案。38. “变通总谱_ ”是针对“通用总谱”(即通常使用的简谱和五线谱)来说的。39. 语音总谱是用噪音表现配器方案。40. 变通总谱法 是指运用便于幼儿感知记忆的“变通乐谱”作辅助工具,以提高新作品的 学习效率,为学习过程带来更多愉快感受的一种方法。41. 击节奏型 指挥法是相对专业指挥使用的“划拍指挥法”而言的一种变通方式。42. 动作总谱是用身体动作表现配器方案。43. “累加”程序适用于各声部有一定的独立性,或至少有一个声部与其他声部之间没有 交错进行关系,整体音响较为复

7、杂的作品。44乐器演奏活动是一种艺术表现活动。45. 为幼儿提供能够自由地对发声物体进行探索的机会,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 也有利于他们积累对_声音_的各种经验。46. 乐句和 乐段 是音乐中比较大的结构单位。47乐器演奏活动除了要表现人们对艺术形式美的种种认识以外,还需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 容。48. 音乐欣赏是怀着欣喜之情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49. 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一般有动作材料、语言材料和视觉材料三种。50. 视觉材料要求形象具体,既可在时空中静止(如图画、雕塑等),又可在时空中流动 (如录像、可活动的教具操作等)。51. 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是_视觉_器官对欣赏对象的形状、色彩

8、、光线、空间、张力等要 素组成的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或审 美属性)的特殊的感知。52.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53. 审美意象既是想象的结果,也是美术创造的媒介。54. 幼儿的美术中充满了情感 色彩。55. 美术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 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从而使美术活动成为他们喜 爱的活动。56. 行为目标 是幼儿的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57.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个部分。58. 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59. 一情节画_教学是以物体画教学为基础的,是在物体画基础上

9、的进一步提咼。60. 意愿画是指由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 者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61. 装饰主要是指幼儿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形上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进行装 饰。62. 图案装饰画的规律 性较强。63. 幼儿进行手工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产生意图。64幼儿进行手工活动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思和设计_。65. 装饰是手工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对手工制品进行恰如其分的涂绘、修饰。66.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才能达到。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67. 审美注意,是指审美态度碰到具体对象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或 结构上面。68.

10、 我们需要把儿童发展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有机整体”在这里既是强调儿童发展的主 动性,又是强调儿童各方面发展相互影响的必然性。69.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提出来的。70. “腰肢一转”,说的是虞姬在 舞蹈 中使用的体态语言。 多选题81. “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是:A.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B. 顺应儿童学习迁移的规律和心理结构建构的规律C. 使新的经验在改造旧经验的过程中更加迅速有效地形成D. 使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82. 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会因其教育功能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从音乐课的结构

11、来说,一般有两种基本结构;A. “二段式”结构B. “三段式”结构C. “一杆子式”结构D. “统一”结构83. 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的原则有:A. 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B. 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C. 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断中能够有比较丰厚的学习收获的原则D. 动静交替的原则84. 幼儿园集体艺术教学活动设计的书面结构一般包括:A. 活动的名称(含年龄班)、活动的材料B. 活动的目标C. 活动的准备D. 活动的过程85. 反馈的目的有:A. 面向全体进行反馈B. 对不同的幼儿应用不同的反馈方法c.短期目的: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反应并作出新的反应决定,让全体幼儿受到某幼儿特定反应 的影响D.

12、长远目的: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自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建设的内部机制86. 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指导时,需要注意的问题:A. 注意使用儿童喜爱和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用语音、语调、音色、节奏等变化来渲染艺术 气氛B. 语言必须尽量精炼、明确、规范C. 提问时应使用有具体指向性的语言,注意提问的语速;提问后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思考时 间,还要注意给有困难的幼儿提供思考的线索;对年龄较小的幼儿不宜将几个问题一次性地 连续提出D. 注意使用身体的姿态、动作、脸部表情、目光以及其他各种“语言”来丰富表达的形式和 内容87. 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实施原则有:A. 面向全体儿童、尊重个别差异的原则B. 教师儿童相

13、互作用的原则C. 考察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现有发展水平的原则D. 整体审美情境中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原则试题编号:YEYYSJ0008788.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归纳为_、 _、 _三个方面。A. 旋律B. 表情C. 动作D. 嗓音89. 督导是传统幼儿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规性的教师行为,其即时功能在于:A. 避免因幼儿个人的自由散漫行为对群体的“适宜唤醒状态”产生消极影响B. 维护集体音乐活动的良好审美秩序,保证有限单位教学活动时间的高效利用C. 帮助幼小儿童逐步建构起对社会生活秩序的责任感D. 形成能够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律性社会人格品质90. 集体艺术

14、教学活动评价的原则有:A. 规划性原则B. 诊断性原则C. 针对性原则D. 建设性原则101. 与配器有关的知识技能主要有:A. 知道如何通过集体讨论等方法,为指定的歌曲或乐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及音色安排方案, 并能用简单的图形、语音、动作等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B. 知道如何利用乐器的搭配制造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C. 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适的乐器D. 知道如何按音色给乐器分类102. 乐器相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A. 演奏方式与音色的关系B. 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C. 奏出适中的音量和美好的音色D. 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等103. 为幼儿选择乐器时,一般考虑

15、三点:A. 乐器的美观性B. 乐器的音色要好C. 乐器的大小及重量应适合于幼儿D. 乐器的演奏方法要适于不同年龄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104. 集体美术教育的总目标可以表述为:A. 通过各种造型要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B. 初步尝试不同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C. 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对美 的敏感性D. 养幼儿的审美感知105. 美术活动中,欣赏目标有:A. 通过周围环境和具体作品的欣赏,初步感受对称、均衡、节奏、和谐的美,感受不同风格 的美术作品B. 初步感受周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与构图等的表现性,并产生一定的 情感C. 初步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内容的意义,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现实生活和作者 的思想情感的D. 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乐趣,能积极投入美术欣赏活动和能用自己的语言与他人交流和评价 成人及同伴的美术作品106. 行为目标包括三个组成部分:A. 教师在撰写时应注意分析B. 幼儿外显的美术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