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417635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文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2年11月目 录第1章 总则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21.3产业政策符合性51.4项目用地及选址合理性6第2章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2.1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8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2.3环境保护目标9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23.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23.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33.3环保对策措施和建议153.4环境监测计划15第4章 公众参与184.1公众参与目的实施184.2现场调

2、查224.3公众参与公示254.4公众参与调查中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的答复254.5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26第5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7第1章 总则1.1 项目背景文昌市以海滨、椰林为特色,建设独特的热带海滨旅游度假胜地,近年来随着文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利用铜鼓岭航天发展中心和航天主题公园的规划契机,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房地产业、高新科技产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将直接拉动文昌市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市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月亮湾北部起步区位于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的北部,处于文昌市昌洒镇东海岸地区、滨海旅游公路两侧,西至规划边界(旅游快速干道选线以西1km左右)

3、,东至海岸线,南部靠近昌洒与龙楼的行政边界,北至规划边界,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141.68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长度约7.52公里。月亮湾北部起步区拥有优良的海岸资源和沿海海上高端竞技运动的独特自然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东部滨海地区和抱虎岭旅游区共同组成了文昌东部滨海旅游带,而月亮湾北部起步区是文昌东部滨海岸线旅游开发近期发展的重点区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本工程作为月亮湾北部起步区规划路网“三横两纵”中的重要交通要道,位于地块内的核心地段,自西南方向至东北方向,贯穿整个地块。串联起月亮湾多个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块,并且与多条区块内道路相交,形成了通达的内部交通网。尽快启动本工程的建设,推动内、外路

4、网的形成,完善该地块市政配套设施,推进起步区的建设进程非常必要。海滨路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0km/h,西起山蓝路,北至规划起步区边线,道路全长约6120m。工程起点滨海旅游公路段红线宽度30m;旅游公路工程终点段红线宽度24m。新建三座桥梁,跨径组合分别为720m、520m、1020m。工程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雨水、污水、照明、交通、消防工程及其它附属工程;给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其它市政管线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和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取得经济建设和环境保

5、护的协调发展,项目建设单位文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在认真分析研究工可资料、对各路段及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相关材料、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文昌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文昌市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市政配套工程-海滨路新建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文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地点:位于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内,处于文昌市昌洒镇东海岸地区,项目区位见图2-1。项目总投资:4.9047亿元。总用地面

6、积:42.6216公顷。1.2.2建设内容及规模海滨路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0km/h,西起山蓝路,北至规划起步区边线,道路全长约6120m。与本工程相交的道路自起点至终点依次有山蓝路、凤兰路、杜鹃路、茉莉路、木荷路、滨海旅游公路、椰风路、枫香路、香水椰路、广兰路、紫杉路。工程起点滨海旅游公路段红线宽度30m;旅游公路工程终点段红线宽度24m。本工程道路规模见表2.1-1。道路平面图见图2-2工程范围内海滨路拟新建桥梁三座(海滨路1、2、3号桥)。本工程桥梁规模见表2.1-2:海滨路1号桥为七跨简支空心板梁桥,跨径组合为720=140m;海滨路2号桥为五跨简支空心板梁桥,跨径组合

7、为520=100m;海滨路3号桥为十跨简支空心板梁桥,跨径组合为1020=200m。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雨水、污水、照明、交通、消防工程及其它附属工程。 图2-1 地理位置图 图2-2 道路平面图表2.1-1 本工程新建道路规模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说明1道路名称/海滨路2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3计算行车速度km/h304工程起点滨海旅游公路段红线宽度m305旅游公路工程终点段红线宽度m246长度m约61207路面结构/沥青砼表2.1-2 本工程新建桥梁规模一览表桥位跨径组合桥梁结构海滨路1号桥海滨路K0+691.866720m简支空心板梁海滨路2号桥海滨路K1+460520m简支空心板梁海

8、滨路3号桥海滨路K2+188.291020m简支空心板梁1.2.3评价水平年本项目评价期综合考虑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前期准备:2011年4月2012年6月;施工期评价时段为2012年7月2013年6月(建设期一年);竣工通车时间2013年10月。根据项目工可,营运期评价年限为2014年(近期)、2020年(中期)和2028年(远期)。1.3 产业政策符合性文昌市月亮湾海滨路建设工程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即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第四小项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在第二类限制类第十七条中规定,小型城市和重点镇主干道项目红线宽度应低于40米

9、,中等城市低于55米。昌洒镇属于旅游开发重点镇,道路红线宽度应低于40米。本设计对工程起点-滨海旅游公路段海滨路采用方案一,道路红线宽度30m;滨海旅游公路-工程终点段海滨路推荐采用方案二,道路红线宽度24m。见表8.1-1,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表8.1-1 横断面方案项目方案一(一块板)方案二(两块板)断面形式一体式、对称布置分离式、非对称布置机动车道宽度8m、8m8m、8m人行道宽度6m25m中央分隔带宽度2m248m绿化带10m、10m038m道路红线宽度30m24m1.4 项目用地及选址合理性1.4.1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功能、性质和权属 (1)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已获得文昌市

10、规划局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文选字第2011040号),位于月亮湾北部起步区地段,根据文昌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关于文昌市月亮湾海滨路工程的用地预审统计,总征地面积42.6216公顷,土地利用现状为林地33.1291hm2(包括林地、其他林地和灌木林地)、园地2.7028hm2、建设用地3.9714hm2(包括村庄和采矿用地)、未利用地(沙地)1.4535hm2、设施农用地0.1689hm2、水域0.5426hm2、草地0.3121hm2、水田0.3412 hm2。道路建设从白土村旁边穿过,但不涉及拆迁。本项目土地利用现状见图8-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性质及权属根据文昌市国土环境资源局

11、用地预审,本项目用地符合文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土地规划中确定为旅游建设用地,用地性质为道路设施用地,符合国家用地政策,见图8-3文昌市昌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根据调查,本项目的土地征收及转用工作并入整个月亮湾北部片区统一分地块和分期进行,土地征收和转用从2009年至2011年,见附件中“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文昌市*地块农用地转用及征收手续的批复”。目前,月亮湾北部片区的土地全部征收及转用完毕,补偿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相关法律法规及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结合以往公路建设征地的经验,建议实行“货币化补偿”政策。土地补偿已落实到户,公参调查表明,居民对赔

12、偿较为满意,无其他意见,对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1.4.2选线合理性分析月亮湾北部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已对月亮湾海滨路新建工程进行设计及用地预留,本项目建设方案依据控规要求进行设计,改动方案不大。本工程线位走向主要以遵守总体路网规划、城镇规划、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为前提,以节约工程造价为基本原则,路线平纵面设计技术标准高。本道路线形设计结合三亚市滨海大道与海口市滨海大道的优点(海口市滨海大道距离高潮线约30120m;三亚市滨海大道距离高潮线3080m),本道路距离月亮湾最高潮位线约500m。道路临海侧预留足够的空间,可点缀滨海酒店、滨海公园等商业或公众性设施,有助于提升海滨新区旅游度假区品

13、位和城市形象,且亲海利民,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及业余文化活动。从工程沿线地形、地貌、环境来看,本项目选线方案沿线多为刺灌丛、灌草丛、草地、村庄植被(半自然植被)构成的自然植被,人工植被由桉树林、木麻黄林和坡地作物构成;区域没有国家保护植物和濒危植物分布。项目永久工程占地不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范围之内,不占用基本农田及海防林,不存在较敏感及工程复杂的地段。为减少拆迁量及降低社会影响,局部路段避开部分现有村镇密集区,从村庄外围绕行,较大程度地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和交通出行条件的同时,又避免了因项目建设所引发的交通噪声、汽车尾气等环境问题,做到了“离而不远,近而不进”。项

14、目建设方案已获得规划部门的认可,结合上述分析,项目选线基本合理。第2章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2.1.1环境空气月亮湾北部片区的大气监测因子NO2的小时平均浓度值均低于GB3095-1996(修改)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但PM10的日均浓度值均超一级标准,其原因是中部有一锆钛矿区,开采裸露的地表在干燥有风的季节产生空气飘尘,造成PM10值过高,而白土村位于锆钛矿区的下风向,其空气质量受一定的影响。但该区域在经地表硬化和绿化吸收阻挡后,PM10值大大降低,总体来说,本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1.2声环境对拟建道路沿线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从监测与统计结果可看出,拟建项目周围敏感点的监测数据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即昼间55dB,夜间45dB;说明拟建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良好。2.1.3水环境本次评价范围内的水系,所有监测断面的监测因子均符合(GB3838-2002)中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2.1.4生态环境调查结果表明,文昌月亮湾片区海滨路项目经过的地段,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其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