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生产制度设计与操作层面的关系(上墙规程制度)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57413010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安全生产制度设计与操作层面的关系(上墙规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安全生产制度设计与操作层面的关系(上墙规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安全生产制度设计与操作层面的关系(上墙规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安全生产制度设计与操作层面的关系(上墙规程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_浅谈安全生产制度设计与操作层面的关系(上墙规程制度)编 制:_审 核:_批 准:_实施日期:_年_月_日浅谈安全生产制度设计与操作层面的关系(上墙规程制度) 在几乎所有的安全生产事故中,人们追根求源不难发现并概括为,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人们却没有深刻认识到上述两点汇集到一点是必须经过操作手层面才能引发事故。因而操作层面的每个细节是否科学合理,安全有序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专家、学者、领导们多次提出对操作层面进行定期安全培训,魏宏省长曾批示:要把安全生产措施、制度落实到操作手层面。要求企业设计符合操作层面要求的规章制度。然而制度设计总想笼统地覆

2、盖操作层面的每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规范操作层面的每个细节。但在现实中制度设计不是万能的,瞬息万变的事态让人们手忙足乱,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制度就显得苍白无力。因而,人们在操作层面决定每个安全生产细节,人的因素显得特别重要,细节上出了问题,反过来倒逼制度的精准完善,制度设计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结累,完善的,它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既要符合总体要求,又要可操作性。假、大、空的制度设计,往往脱离实际,又无操作性,孳生了操作层面的随意性,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2013年末发生在青岛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的恶性事故。研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源油泄漏,流水排水暗渠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物的不安全状态),现场处置人员承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酿成了一幕62人命案的悲剧。如果人们再往深处挖找根源,还是一个抢险人员操作手缺乏必须的安全例案。撞击火花引爆了油汽这是客观事实,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在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问了几个为什么?笔者认为:还漏了为什么明知撞击火花会引爆油汽,是谁在现场指挥该当何罪?按理说国有大型企业,还采用愚笨的抢险技术,把这种常识性的错误与制度设计有无关联,应好好深思。 上述事实,足以说明,操作层面在事故或再生事故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科学施救,却又是摆在制度设计中的一个持久的话题。然而长期以来,安全生产考核中,制度是否完善,却往往看软件的完善情况占有决定性的比重,忽视了操作层面的每个人细节考核,客观地说,操作层面的考核难,制度层面的的考核较易。但无论怎么考核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看人是否处在安全状态下生产、生活,物是否在安全状态下运行,操作层面的每个细节是否科学合理,再去考核制度设计是否有利于安全生产。 聪明的人用别人的教训制止流血,摒弃“重物轻人”的发展思维。把规章制度,尽可能融入到操作层面,该是时候了。第 3 页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