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心理辅导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7370643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前心理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前心理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前心理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前心理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前心理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前心理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前心理辅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前心理辅导1、心向高考成功优化情绪什么是高考成功的良好情绪呢? 心平气和 情绪饱满 控制情绪能力较好在高考前和高考中考生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挫折,情绪一时有波动在所难免,但考生要具有较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考生怎么优化情绪呢? (1) 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无论在考前和考中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这样心情自然稳定。 (2) 不要把考试焦虑看得太重 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即: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着急。这对考生来讲是难免的。考生存在中等程度焦虑与严重程度焦虑对考生的发挥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潜力。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轻度的考试焦虑是相当

2、普遍的。可是有些考生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很重,误认为自己紧张不安的情绪会对考试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却不知其他考生也大多存在像你一样程度的考试焦虑。谁过分看重考试焦虑,谁就会受到影响。 (3) 积极的自我想象 积极的自我想象能唤起人的良好的情绪。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在进入考场的时候可运用积极的自我想象,焕发与强化自己良好的情绪,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过去自己成功的经验选择积极自我想象的内容。(4) 听听音乐 听音乐,尤其是听轻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的效果是肯定的。我对高考状元及一些成功的考生进行过调查研究,询问他们情绪紧张时怎么进行心理调节,他们中不少人以听自己喜欢的轻音

3、乐来放松自己的情绪。 (5) 积极的自我暗示 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与在考场上,都可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态进行积极的暗示。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当情绪过于紧张时可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当心情烦躁时可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当心灰意懒时可默念“我行、我行、我行”。(6) 深呼吸 深呼吸是调整情绪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要经常训练深呼吸的操作方法,在使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闭目坐在椅子上,缓慢有节奏地吸气,停几秒钟后,再缓慢有节奏地呼气。 (7) 按摩内关穴 考生用自己右手大拇指轻轻按摩左前臂上的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处向肘部方向三横指正中线上)。按摩时要轻轻而有节奏地顺时针方向

4、进行,按摩36次即可。 (8) 放松训练法 这是一种利用语言暗示进行放松的方法。考生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眼睛微闭。心中默念:头部松,面部松,颈部松,前胸松,后背松,腹部松,腰部松,前大腿松,后大腿松,前小腿松,后小腿松,脚背松,脚掌松。如此,按照顺序反复默念,可使身体得到放松,精神上也得到放松。 / (9) 想象排忧法 考生可站着进行训练,也可在晚上淋浴时进行训练。训练时开始想象天上下着毛毛细雨,雨水顺着面部流到胸部、腹部,雨水同时顺后脑流到背部、腰部,水继续往下流,流到前后大腿、前后小腿、流到脚背、脚心。一面想象雨水沿身体向下流,一面想雨水把自己的烦恼、忧愁、紧张、不安等不良

5、情绪统统冲刷掉。按照这样的顺序不断地进行训练,对消除不良情绪,排除烦恼与不安能起一定的作用。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经常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情绪调节。经常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对考前、考中能有一个好的心态肯定有益。经常使用这些方法,到了考场运用起来就会很顺手。2、考前心理辅导(高考前考生减压平静心情 运动比进补更有效 )对于要参加高考、中考的学生来说,眼下已到了复习的决战阶段。复习迎考期间,考生们的心思全放在紧张的学习上,每天除了回家复习,哪还顾得上锻炼身体?其实,复习迎考期间同学们更需要运动。从生理科学角度来看,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复习效率。此外,体育运动

6、不仅能够储备体能,更主要的是在运动中能够平静心情,给自己解压,是一种积极锻炼脑神经的好方法,比进补品更能调整人的状态。同学们应该在考试前提前做好体能储备,现在距考试时间不多了,但立即锻炼还能赶上“末班车”。储备体能的方式很多,要根据同学们的年龄段和体质来选择。初三学生宜趣味性运动。面临中考的同学大多处于14岁至15岁之间,不适合进行太剧烈的运动,建议多参加有趣味性、有一定对抗性的运动,比如三人篮球、三人足球等,女生们可踢踢毽子或打打羽毛球。 高三学生忌打激烈比赛。高三同学年纪在17岁至1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身体发育基本成熟,由于学习压力更大,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在进行运动时主要应以调节神经、放松

7、身心为目的。学校应保证高三学生每天下午有一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运动方式不宜具有太强的对抗性,球迷们最好不要去打对抗性的篮球、足球比赛,就是打也不要打满全场,切忌拼得太凶。这主要是出于避免受伤的考虑,对抗性强的比赛容易造成球员骨折。这段时间理想的运动包括游泳、跑步。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比较沉重,心情不好时跑上几圈,能够平静情绪。不过要注意,运动时也要集中注意力,因为即使只进行最简单的跑步锻炼,也会因分神而受伤。 考试期间运动要选择好时间段,考试前夕,锻炼的最佳时间是下午4-6点,这是人体生理功能最好的时候,锻炼身体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退而求其次,可选在晚上9-10点左右,但应避免在临睡前进

8、行运动,以免过后太兴奋而影响休息。 考试期间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都要酌量减少。可做些轻微的运动,同学们每天饭后散散步,再慢跑上10-20分钟,以稍微出点汗而不感到累为宜。另外还要提醒一下,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另外,考试时身心高度紧张,再加上长时间伏案,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一场考试下来很容易弄得自己腰酸背疼。推荐大家采取原地屈伸练习来缓解,伸个懒腰也能放松身体。考完试不妨放松手指、手腕,这样可以避免因长时间用笔造成的伤害。3、考前心理辅导(高考减压:考生听音乐可以消除疲劳放松心情 )消除疲劳的音乐:中国作品春江花月夜、维瓦尔大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管弦乐组曲大海、亨德尔组曲水上音

9、乐;振奋精神的音乐:中国作品黄河大合唱或钢琴协奏曲黄河、管弦乐曲红旗颂、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乐章);充满希望的音乐:中国作品花好月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比才歌剧卡门; 更加快乐的音乐:中国作品喜洋洋、步步高;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潮等。当然一些轻松、愉快或抒情的流行音乐,对放松考生心情也特别有用。考前心理辅导4、(高考减压的食宿策略)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考生与家长的心理也随之紧张起来,考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利或成绩不理

10、想。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大学的硬件的话,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中的心态的稳定、心理平衡与轻松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所以说考生在高考前以及考试中,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考生在考前因时间紧,压力大而导致的长期过度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考生与家长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减压疗法,使考生在考前心理放松、心态平稳,恢复到正常的身心状态。饮食减压法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 如考前合理搭配瘦肉、鱼类、蛋禽类等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保证脑力劳动的营养的需求,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

11、力的生理保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草莓味美,而且能消除紧张情绪,草莓里的果胶能让人产生舒适感,所以每天应最少吃200克草莓。白菜能减少人的紧张情绪,在考试前使学习变得轻松 。洋葱头可以消除过度紧张和心理疲劳,每天至少吃半个洋葱头可以稀释血液,从而改善大脑供氧的状况。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这可间接地减轻考

12、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 。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 。海螯虾是为大脑提供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3种重要脂肪酸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核桃也是长时间集中精力的理想食品。兰芹能激起人的灵感,兰芹所含的挥发油能刺激人的整个神经系统,这是产生富有创新思想的前提。 另外,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如经常咀嚼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是有一定帮助的。 而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对考生来说则不是理想的食品。因为精神紧张必然影响肠胃的消化功

13、能,这些食品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反过来会加剧考生的精神紧张。5、考前心理辅导(高考减压的睡眠策略)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更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其次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这

14、已被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切身经历所证明。如中午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晚饭半小时后,考生也可进行半个小时的短暂睡眠,这样可及时消除紧张与疲劳,以利于提高夜间的学习效率。 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地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6考前心理辅导之六(调整生物钟)对于生物钟,考生并不陌生即各人在长期攻读中逐渐养成的生活习惯。专家在长期潜心研究后,列出了一张“日程表”,对常人在某时间段内最适合学什么作出了解析:清晨6时至8时:对一般

15、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时至9时,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时至11时,试验表明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时至14时):宜休息。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可养精蓄锐。也可听轻音乐,做放松操。 15时至16时: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特棒,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午休切莫过长,辜负这段第二最佳时间(相对清晨而言); 下午至傍晚(17时至18时),试验显示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的好时间,安排得当,可以一当二。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看完新闻联播后,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考试与另两门(可作文理)交*安排;还可作难易交替安排,以防一题挡道,浪费光阴。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