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新教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368661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捕捉新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捕捉新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捉新教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捕捉新教材,老题出新意西充县华光乡小学 李超一篇好作文,除了一定水准的文字技巧外,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创新立意。在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常见学生作文有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类型的老题,如记一件事,便往往是车上让座,雪中送炭;记一个人,则不外乎是拾金不昧,舍生救人。这样流于俗套,即使文笔不错,也难以使人感动。 就拿“让座”一题说吧,内容大多是记叙公共汽车或火车上给老弱病残者让座的事情,借以表现让座者的美好心灵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但因该题目写的人多,有陈旧之感。尽管内容真实具体也不吸引读者。由此可见,有无新意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志。老题要有新意,就是要“唯陈言之务去,言人之未尝言”。写老题怎样才

2、能写出新意呢?首要之点事捕捉新材料,提炼新主题。如有一位同学以“让座”为题,写某工厂的交通车上,一位年迈的老者给一位青年工人让座,一反常情,颇具新意。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知道,那老者是该厂的老书记,青年是该厂的工人。老书记看到车工整天站着操作,工作很辛苦。在下班的车上就让座给他,由于作者敏锐地抓住新鲜材料,立意偏不落俗套,反映了干群之间的新型关系,突出了老干部关心青年工人的优良作风。读者读后无不拍手叫绝。 如果没有新鲜的材料,就干脆放弃写作计划。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当有人请他为黄鹤楼题诗时,他只是吟咏了崔颢等人的诗句,而并没有留下自己的诗作。用他的话来说:“崔颢题诗在上头啊”。由于没有新意,即使勉强为之,也未见佳句,所以诗仙放弃了题诗。如果没有新鲜材料而又不得不写,那就必须另劈蹊径,更进一步挖掘旧材料的潜力,力求写出新意来。范仲淹的岳阳楼便是一个最好的范例。对于岳阳楼及其周围景物的描写,前人之述备矣。如他再从这一角度出发,那我们就不可能出发,那我们就不可能欣赏到岳阳楼这样的佳品了。而范仲淹深知这一点,他从自己感受出发,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成就一千古名篇。因此,只有捕捉新材料,提炼新主题,老题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他人笔下无”的新意来,文章也才能收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使读者耳目一新,有新收获的结果。 西充县华光乡小学 李超 13990767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