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A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736850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A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础会计A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础会计A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础会计A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础会计A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A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A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 徽 新 华 学 院教 案2016-2017学年 第 2 学期 课 程 名 称: 基础会计 授 课 班 级: 16会计电算化专 主 讲 教 师: 项 燕 院 系 (部): 财会与金融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教案、讲稿编写要求与说明教案、讲稿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是教师备课期间依据教学大纲,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钻研教材和参阅有关资料、了解学生基本情况、设计教学方法等基础上,遵循教案编写程序形成的文字材料。教案是教师课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反映出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任课教师必须书

2、写教案。讲稿即教师教学前就课程及学科教学内容所做充分准备而形成的书稿,很大程度上是指传统教学中的备课笔记,是教师对本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掌握情况的一种客观纸质标志。一、教案和讲稿的关系教案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其思路的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所支配。要求简洁明了,篇幅较短。教案具有时效性,原则上应一专业一案、一学期一案,不同的专业若培养目标、教学时数、教学要求等不同,教学组织实施就不同;还应一课一案,教学实施很具体,要保证质量,就必须体现计划性,每一次课都应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避免教师上课的随意性。教案的编写依据应是在本门课程讲稿的基础上,主要依据所授课班级的专业人才培养

3、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确定授课主要内容;内容上,详略不拘,形式多样。但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方案和教学内容方案两大部分。教学组织形式方案即教学过程如何实施的具体安排,包括学时分配、课堂组织形式、板书设计、提问内容、作业内容(思考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参考书目、教学后记等(教学后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它包括课后对本教案实施结果的一个综合评价: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反馈意见以及改进措施等)。另外,尚有课前导入语(与专业生产实际、日常生活、课程叙述内容等联系)(主要引导、启发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兴趣,进而明确学习目的)。教学内容方案,即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其讲课安排方案,包括教学目的,掌握、熟悉、

4、了解的内容。讲稿是教师的讲课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其思路的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是对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要求尽可能详细、全面,篇幅较长。讲稿时效性上应相对稳定,不因授课班级不同而变,但需不断补充学科进展内容,是教师讲课内容选择的蓝本,是教师编写教案或制作课件的主要依据之一;讲稿内容上,应愈细愈好,知识点、知识结构愈全面愈好,不但全面反映教学内容,知其然,还应有知其所以然的相关知识贮备。具体详尽程度可根据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不同而不同,水平高,可简洁,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限,则宜详细,以充分保障讲课和答疑需要。讲稿撰写依据上,主要参考选用教材,但又不仅限于所选用教材,还应包括参考书目

5、(本门课程其他版本教材,相关前后期课程教材、专著以及远近期文献等),可不因教材变动重新撰写,但须补充新选用教材内容。二、教案的基本内容1一般项目:课程名称、年级、专业、任课教师等;2教案首页:为讲授课程实施方案的整体设计;3教案的主要内容:教案内容要系统完整,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学科新进展;照顾到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无错别字及教学内容前后矛盾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等;(2)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包括导入设计、讲课主要内容(含板书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作业或思考题及教学后记(或课后反思)等。三、

6、教案、讲稿的书写规范与有关要求1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编写规范的教案、讲稿,一般以一次课(2-3学时)为单位编写。2教师编写教案、讲稿要使用学院统一印制的专用稿纸。教案、讲稿可以是手写稿,也可以是电子稿(A4纸)(但教案中的教学后记必须是手写稿;新上课和上新课的教师必须坚持第一稿是手写稿)。教案要求每学期更换,讲稿原则上应适时更新,凡是所上过课程的教师均须有一套系统的讲稿,每年可在原来基础上根据学科进展内容不断补充、更新。 3首次上课教师在授课前要将教案、讲稿交系主任阅批。系主任要认真审阅教案、讲稿,提出指导意见。不合格教案、讲稿必须重新修改,经系主任审定合格后,教师方可授课。4每学期正式

7、上课前,教师应提交各门课程至少两周的教案给系主任检查,教师上课时必须携带教案、讲稿。5各院系(部)要定期检查教师教案、讲稿,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办将随时抽查,并将教案、讲稿列为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内容的重点之一,对没有教案、讲稿或教案、讲稿不合格者按学院有关规定予以处理。6教案、讲稿书写要字迹工整、清晰,文字正确(不允许用自编符号、自编简体字代替文字);电子课件不能代替讲稿。7. 严禁讲稿内容是教材的翻版,要重新剪裁组织,讲述部分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需要板书的内容应做出标记。使用图、表、教具的地方应在备注栏中标出所用图表和教具的名称。8. 不同层次或虽同一层次但教学总

8、时数相差18学时以上的同一课程,原则上应撰写不同讲稿,或虽使用同一讲稿,但应在备注栏里注明有所区别的内容。9在确保教案、讲稿质量的前提下,学校鼓励教师形成具有个性化、特色明显的教案、讲稿,在备课中发挥自己的特色和创造能力。附件:安徽新华学院教案模板教务处2008年7月2日安徽新华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类型专业课使用教材会计基础理论与实务(第二版)学时分配总计:48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其它:0学时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会计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传授,使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基础会计研究的基本内容,认识基础会计、掌握基本的会计分录的编制,掌握基础会计的实战模拟、凭证的填制、

9、账簿登记、财产清查以及报表的编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坚定基础会计理论发展,与时俱进,时刻关注会计准则的变动,并通过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基础会计的综合能力。主要参考书目1.基础会计(第四版),张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2.基础会计学(第2版),王蕾、陈淑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3.企业会计实务,沈红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年备注安徽新华学院 基础会计课程教案(NO:1 )授课内容基础会计绪论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掌握会计定义、职能、特点、任务及对

10、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计定义、职能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语、讲课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导入语:(15分钟) 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讲课主要内容:一、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0分钟)(一)产生1.原因: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管理的要求2.萌芽:结绳记事(二)发展1.我国会计历史的演变举例:“四柱结算法”、“龙门账”等;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 世界会计历史的演变举例:“威尼斯薄记法”讨论:怎么理解“经济

11、越发展,会计越重要”?(5分钟)二、 会计与会计环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10分钟)三、 会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5个)(10分钟)四、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15分钟)六、会计对象(25分钟)1.概念(5分钟)2.具体内容(20分钟)讲授讨论案例作业/思考题:什么是会计职能、会计职能有哪些?教学后记:安徽新华学院基础会计课程教案(NO:2 )授课内容会计的基本前提与核算方法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会计假设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计假设与一般要求 教学难点:会计假设与一般要求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语、讲课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导入语

12、:(15分钟)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为了保证这些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对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空间上、时间上以及计量方法上作一些必要的、在会计上合乎推理的判断和规定,这些规定和判断就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和条件,也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给大家讲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讲课主要内容:一、会计假设(20分钟)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方面(20分钟)三、会计确认计量要求(20分钟)四、会计核算方法(15分钟)讲授讨论案例作业/思考题:会计假设有哪些?教学后记:安徽新华学院基础会计课程教案(NO:3 )授课内容财务成果

13、三要素内容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反映财务成果三要素的内容2.掌握三要素的特点及其确认条件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财务成果三要素的内容 难点:财务成果三要素的确认条件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语、讲课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导入语(15分钟) 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讲课内容:1、 资金平衡原理(15分钟)2、 会计核算基础(20分钟) (1)权责发生制;(2)收付实现制3、 反映财务成果三

14、要素的内容(40分钟) (1)资产(10分钟)(2)负债(10分钟)(3)所有者权益(10分钟)(4)三者关系(10分钟)注意: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较:虽统称为权益,但两者性质、数量关系和偿还的法律责任不同。 讲授讨论案例实践作业/思考题:财务成果三要素的含义和分类?教学后记:安徽新华学院基础会计课程教案(NO:4 )授课内容经营成果三要素内容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反映经营成果三要素的含义及其分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营成果三要素的内容 难点:经营成果三要素的确认条件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语、讲课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导入语(15分钟) 在掌握会计反映财务状况的三要素之后,反映经营成果的三要素又有哪些呢?讲课内容:1、 收入的含义及分类(15分钟)2、 费用的含义、特征及分类(15分钟)3、 利润的含义、特征及分类(15分钟)4、 收入、费用、利润三者关系(15分钟)5、 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15分钟)注意:给学生讲解营业外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性质上的不同。课堂练习:三年前,几个人合伙创建了一家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