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王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736505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志·魏·王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国志·魏·王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志·魏·王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志·魏·王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志魏王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迁兖州刺史。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余篇,又著?兵书?十余篇,言奇正之用。正始中,转在徐州,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地有常险,守无常势。今屯宛,去襄阳三百余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缺乏相赴,乃表徙治新野,

2、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嘉平初,太傅司马宣王既诛曹爽,乃奏博问大臣得失。昶陈治略五事:其一,欲祟道笃学,抑绝浮华,使国子入太学而修庠序;其二,欲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其三,欲令居官者久于其职,有治绩那么就增位赐爵;其四,欲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其五,欲绝侈靡,务崇节俭,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叙,储谷畜帛,反民于朴。诏书褒赞。因使撰百官考课事。二年,昶奏:“孙权流放良臣,适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皆在江北,可袭取也。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昶诣江陵,两岸引竹絙为桥,渡水

3、击之。贼奔南岸,凿七道并来攻。于是昶使积弩同时俱发,贼大将施绩夜遁入江陵城,追斩数百级。昶欲引致平地与合战,乃先遣五军案大道发还,使贼望见以喜之,以所获铠马甲首,驰环城以怒之,设伏兵以待之。绩果追军,与战,克之。绩遁走,斩其将钟离茂、许旻,收其甲首旗鼓珍宝器仗,振旅而还。王基、州泰皆有功。于是迁昶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甘露四年薨,谥曰穆侯。节选自?三国志魏王昶传?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勤劝百姓劝:勉励。B心存朝廷存:思念。C习水军于二州习:熟悉。D上下有叙叙:次序。答:C操练9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入太学而修庠序举世非之而不加

4、沮B反民于朴使不辱于诸侯C使贼望见以喜之填然鼓之D设伏兵以待之乐琴书以消忧答案:D均为连词,表目的。A分别为: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分别为:介词,到;介词,表被动。C分别为:代词,代“贼;句末助词,无实义10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5分译文:魏继承了秦、汉的弊端,法制苛刻琐碎,不大力修改国家的法令制度,效仿先王的风范,却希望政治开明、国家复兴,是不可能实现的。译出大意1分。“承“苛碎“准“治化复兴译正确一处,1分2欲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3分译文:要约定官员的实际俸禄,用廉

5、洁羞耻来勉励他们,不让他们和老百姓争利。译出大意,1分。“约官实禄“励以廉耻译正确一处,1分11第一卷文言文中,写了传主王昶哪些功绩?请简要概括5分答:为民表率,广垦农田;见识卓越,著述丰厚;为政地方,治军有方;关注朝政,政绩显著;善于用兵,军功显赫。一点1分译文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年轻时和同郡人工蓬都有名气。型囊年纪大一些,王塑像对兄长那样对待他。文童在束宫作太子时,王趟任太子文学,又升任中庶子。文帝即位,他转任散骑侍郎,又任洛阳典农。当时京都附近地区树木成林,王昶伐树开垦荒地,辛劳地劝勉百姓,开垦出的田地特别多。升任兖州刺史。明帝即位,加授扬烈将军,赐给关内侯的爵位。王昶虽然在外地任职

6、,心裹想着朝廷,认为魏国沿袭了秦朝、汉朝的弊端,法律制度苛刻琐碎,不大力改革国家的典章制度来效法先王的风范,而希望国家的治理、百姓的教化重新兴盛,是不可能做到的。于是撰写了?治论?一书,大致上是依据古代制度而又结合当时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见解,共有二十多篇,又撰写?兵书?十多篇,谈作战时对阵交锋、埋伏突袭等战术的运用,青龙年问上奏给朝廷。正盘年间,转任俭蛆刺史,封为武观亭侯,升任征南将军,授给符节都督荆州、豫州各军军务。王昶认为国家有常备的军队,但打仗却没有常胜不败的;地形有固有的险要,但防守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现在驻守宛城,离襄阳三百多里,各军分散驻扎,战船却在宣池,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赶到,

7、于是上表请求迁移治所到塞暧,在型皿、逸丛训练水军,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仓库裹的粮食都堆满了。嘉平初年,太傅司马宣王杀了曹爽以后,于是上奏请求向大臣们广泛征询有关政事得失的意见。王昶陈述了治理方略的五件事:第一,希望尊崇道义重视学问,抑制杜绝浮华的风气,让公卿大夫的子弟进入太学并办好学校;第二,希望实行考试制度,考试好比是准绳,没有舍弃准绳而凭主观臆断来确定是非曲直,废除罢免升迁的制度来空谈官员能否称职的;第三,希望让担任官职的人长期留在他的职位卜,有了政绩就提升官职赐给爵位;第四,希望精简官员人数增加官员的俸禄,用廉洁知耻来鼓励他们,不让他们和老百姓争利;第五,希望铲除奢侈浪费,大力推崇勤俭

8、节约,让人们衣服上有着显示身份地位的标志,上上下下有着明确的等级,储存粮食积蓄布帛,让老百姓回归淳朴的风俗习尚。皇帝下韶书表扬称赞王昶。于是让他撰写百官考核的制度。嘉平二年,王昶上奏说:“孙权流放贤良的大臣,嫡子庶子相互争斗,可以乘机制服吴国、蜀国,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等地都在长江以北。遣裹的百姓和新城郡接触来往,可以偷袭占取。于是派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击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出兵到夷陵,王昶出兵到江陵,在河两岸拉起竹索作为桥梁,渡过河去攻打贼敌,贼敌逃奔到南岸,开通七条道路一齐来进攻。这时王昶命令连弩同时一齐发射,贼敌大将施绩连夜逃入江陵城,王昶带兵追击杀死数百人。王昶想把贼敌引到平地和他们会战,于是先派五支军队顺着大路撤回,让贼敌望见而感到快乐,派人披着缴获的铵甲骑着缴获的战马挂着斩杀的贼敌首级,围着江陵城奔驰以此来激怒贼敌,布置好伏兵来等待贼敌出来。施绩果然出来追击魏军,王昶和他交战,把他打败了。施绩逃走,魏军斩杀了他的将领钟离茂、许曼,收缴了他的士兵首级、军旗战鼓、珍宝器械,整顿好军队胜利返回。王基、州泰都立有功绩。于是升迁王昶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为京陵侯。甘露四年王昶去世,谧号称穆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