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专用)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457355302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专用)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标专用)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标专用)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标专用)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标专用)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专用)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专用)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能力训练八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能力训练第16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

2、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

3、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

4、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选自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5、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答案:A解析:B项,“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项,“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错,相关内容见文中第4段,原文是“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D项,“中庸之道”不能消除文化冲突,原文是“更具高明之处”。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

6、层层推进,逻辑严密。C.文章第3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答案:B解析:B项,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答案:C解析:C项,西方的“世

7、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推断不当。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李洪兴“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10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人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20世纪50年代,10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60多年来,原本存在于科

8、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们对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

9、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终结”。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集我,机器人中曾设定“机器人学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

10、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有删改)1.下列对“人工智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的。B.体验过人工智能的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功效可媲美人工制作。C.人工智能可以做电影预告片,完成新闻消息,下围棋,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D.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更加从容,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人类的焦虑和恐惧。答案:B解析:扩大范围,文章开头是说“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人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2.下列

11、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的60多年来,原本存在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B.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C.埃森哲咨询公司认为,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能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D.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这是各方的共识。答案:C解析:“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

12、因为人类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B.近期,欧洲议会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危及人类的安全。C.因为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所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向机器人征税的法律提案。D.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是人类依然在探索的问题。答案:D解析:A项,“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终结”,是霍金的话;B项,提议的初衷是对机器人与自然人加以区分,另外,“已经危及人类的安全”属主观臆断;C项,原文为“进行过投票”,未提到投票结果。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中国民居文化哲学思考崔勇

13、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而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展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者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从文化角度而言,研究民居自然要追溯历史,即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形制是不够的,还宜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中国民居在物质形态的构建上往往不甚讲究,而注重的是外师造化、因陋就简、顺乎天道的人本意义。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夫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故宅者,人之本”。不仅如此,古人还以为“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人居住在“上栋下宇”般虚实相间的住宅

14、里,犹如置身于阴阳际会的风水宝地,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感受四时的节律,“天、地、人”三才互参并融为一体而生生不已。中国古人就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平静地度过了几千年诗意文明的历史。诗意是居住本源性的承诺,这并非意味着诗意仅仅附加于居住的装饰物和额外品。居住的诗意特性也不是意味着诗意在全部居住中以某种方式和其他方式产生,而是通过诗意的建筑使居住成为居住。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论及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时说过,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这种连续性文明的产生不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而能够在连续下来的宇宙的框架中实现,即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连续,地与天之间的连续,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连续”。养育中国古代文化的是一

15、种区别于开放性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岸型地理环境,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中国古代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综合格局以及民族社会心理特征。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正是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各抱地势,山环水绕、循环往复,从而创作了富于东方色彩的中国传统民居形态。品察中国古代多种民族并存、千姿百态的民居,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境界的文化昭示。这种景况至今依然存留在大江南北。中国传统民居在解决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关系问题上一贯遵循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和谐的营造哲理,自始至终显示了难能可贵的生态智慧。尽管这种生态智慧不是以今天所谓的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呈现的,而是以

16、直觉意会与“天人合一”的体道方式来感悟的。这种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反倒比技术理性思维更容易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容易体验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客观需要。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看来,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并且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生命的深化。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且“天地与我齐一,万物与我并生”,从而达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境地。中国古代的这种生态智慧若与西方技术理性相补充,以促进其直觉思维发展为现代的系统思维,可望使这种朴素的生态智慧升华为完美的生态智慧。(有删改)1.下列对中国传统民居营造理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陋就简,顺乎天道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