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23048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恩施大峡谷景区峡谷春酒店污水处理工程 恩施大峡谷景区地缝出口卫生间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说明湖北省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七月第一章 概述2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项目地点21.1.1项目名称21.1.2建设单位21.1.3项目地点21.2设计依据、设计内容21.2.1设计依据21.2.2设计内容31.3设计原则31.4设计规范、标准31.5工程概况41.5.1地理位置41.5.2自然气候41.5.3峡谷春酒店概况51.5.4地缝出口出卫生间概况5第二章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62.1工程规模62.2.1污水量计算62.2.2工程规模72.3设计进、出水水质72.3.1设计进水水质72.

2、3.2污染物去除率72.4污水处理站站址7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83.1污水特点83.2污水处理工艺选择83.3污水处理构筑物形式93.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93.5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03.5.1调节池103.5.2 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103.6构筑物、设备设计参数113.6.1峡谷春酒店污水处理站113.6.2地缝出口卫生间污水处理站133.7控制说明15第四章结论16附图17第一章概述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项目地点1.1.1项目名称恩施大峡谷景区峡谷春酒店污水处理工程恩施大峡谷景区地缝出口卫生间污水处理工程1.1.2建设单位恩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1.1.3项目地点恩施大峡谷景区峡谷

3、春酒店附近及地缝出口卫生间附近1.2设计依据、设计内容1.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峡谷春酒店竣工图(2)甲方提供的地缝出口卫生间竣工图(3)甲方提供的恩施大峡谷旅游综合服务枢纽二期一一恩施大峡谷沐抚女 儿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甲方提供的关于恩施大峡谷旅游综合服务枢纽二期一恩施大峡谷沐抚 女儿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意见的批复恩环建评【2012】82 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6)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7)有关设计规范及规定1.2.2设计内容对本工程污水处理构筑物、污泥处理构筑物、必要的生产建筑物进行工艺、 土建

4、、电气、仪表自控、通风、经济及总图等专业的工程设计。1.3设计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 规范、标准。(2)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 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3)污水处理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污水处理厂自身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如臭味、噪声、废弃物等。(4)污水处理厂所选用设备,采用质量好、价格适中、效率高的设备。重 要的污水处理设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产品。(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局上按功能分区,保证厂区环境质量,并与生活区 建筑风格相协调。(6)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便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措施。1.4设计

5、规范、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8) 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9)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97: 97)(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

6、009-2012)(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年版(1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4)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15)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6)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1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8)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16)(1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5工程概况1.5.1地理位置恩施大峡

7、谷,位于世界硒都一一湖北省恩施市境内,被专家赞誉可与美国科 罗拉多大峡谷媲美,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面积达300平方公 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本工程位于景区峡谷春酒店附近及景区地缝 出口卫生间附近。1.5.2自然气候恩施市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山河交错,高 低悬殊,导致光、热、水的再分配,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气候和丰富多彩的气候资 源,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主要特征是温度随地势的增 高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增大,气候与地势具有立体相关性。全市年平均气温16C左右,无霜期282天,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相对湿 度82%。年降雨量1

8、400-1500毫米,其中66%以上集中于五至八月,日降雨量极 值达227.5毫米,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常出现伏旱。全市低山气候温和,四季分 明,雨多风小,无霜期长;高山夏季温和,冬季较冷,春迟秋早,潮湿多雨;高 山无霜期短,冷凉湿润,特别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带,冬长无夏,春秋相连, 多雾寒冷。高低冷暖悬殊,差异明显,每年春季,在一些地方可见山下桃花山 上雪”的自然景观。1.5.3峡谷春酒店概况峡谷春酒店位于恩施大峡谷景区,为5层建筑,其中1层为餐厅、厨房及客 房;2层为餐厅、宴会厅、办公室及客房;3层为办公室、大堂及客房;4层为 客房;5层为办公室及会议室。酒店共有客房44间(83个床位)

9、;办公室共9间(20个座位);餐厅含包房、 宴会厅及大厅,一次最大可同时容纳就餐人数174人。该酒店已投入正常运行,现状酒店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厨房含油 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1.5.4地缝出口出卫生间概况该卫生间为1层建筑,建筑面积约54m2,位于景区地缝出口处,其中男卫 生间共设有蹲便器5个、小便器4个、拖把池1个;女卫生间设有蹲便器7个; 公共区设有拖把池1个、洗手盆2个。该卫生间已建成投入使用,服务景区游客,现状卫生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 排放。第二章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2.1工程规模2.2.1污水量计算污水量的确定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投资以及运行费用。要使污水处理

10、系统设计合理,投资最省,所采用的污水量必须可靠。因此,污水量是污水处理 厂设计的关键性基础数据之一,污水量预测是污水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 作。1、峡谷春酒店污水量计算酒店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5%计,酒店给水量计算见表2-1。表2-1酒店给水量计算表序 号用水类别床位(床)人数(人)最高日用水定额最高日用水量 (m3/d)平均日用水量 (m3/d)1酒店客房用水83300L/床.d24.9日变化系数取K=1.22办公人员用水20100L/A- d2.03餐饮顾客用水17460L/人次10.44未预见用水按13的10%计3.7总计4134.17由表2-1可知,峡谷春酒店平均日污水量为34.17*

11、0.85=29.04m3/d。2、地缝出口出卫生间污水量计算卫生间污水量按给水量的95%计,卫生间给水量计算见表2-2。表2-2卫生间给水量计算表序 号用水类别数量(个)用水时间(h)最高日用水定额最高日用水量 (m3/d)平均日用水量 (m3/d)1蹲便器用水121280L/h 蹲位11.52日变化系数取K=1.22小便器用水41270L/ h蹲位3.363洗手盆用水21220L/ h 个0.484地面清洗用水54m2126L/ m2/d0.325未预见用水按14的10%计1.57总计17.2514.38由表2-2可知,地缝出口处卫生间平均日污水量为14.38*0.95=1367m3/d。2

12、.2.2工程规模通过峡谷春酒店及地缝出口处卫生间污水量计算结果,确定本工程污水处理 站规模如下:1、峡谷春酒店污水处理站规模:30m3/d2、地缝出口处卫生间污水处理站规模为:15m3/d2.3设计进、出水水质2.3.1设计进水水质根据甲方提供的环境评估报告表及批复,本工程污水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级标准。污水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2-3:表2-3污水站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项目指标COD crbod5SSNH3-N设计进水水质指标(mg/L)40015025030设计出水水质指标(mg/L)1002070152.3.2污染物去除率根据设计进、出水水质,污染物去除率

13、见表2-4。表2-4污染物去除率一览表项目_ _指标COD crBOD5SSNH3-N设计进水水质指标(mg/L)40015025030设计出水水质指标(mg/L)100207015去除率75%86.7%72%50%2.4污水处理站站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峡谷春酒店与地缝出口处卫生间污水只能分别建设污水 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分别就近设置于酒店和卫生间附近。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 确定。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3.1污水特点本工程污水属生活污水,水质浓度低且稳定,可生化性较好,属低浓度有机 污水。3.2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常规生活水处理工艺可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一般适用于水量较小(一般在500

14、0m3/d以下)、水质较为稳定、 浓度不是很高的低浓度污水水质,同时由于生物膜培养较快(一般夏天为7-10 天,冬天为15-20天),系统调试好后运行稳定,可操作性较强。活性污泥法一般用于水量较大,水质有一定的波动,中等浓度或高浓度水质, 同时由于活性污泥培养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0天左右),系统运行中操作管理 较繁,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本工程污水量、进水水质及结合以往工程实例,本工程推荐使用生物膜 法处理工艺,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为主体的生化处理方法。生化池分为A级池和O级池两部分。生活污水通过现状化粪池后进入调节 池,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调节池内污水采用污水提 升泵提升至A级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在A级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 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 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 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A级池不仅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