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222025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课前 自觉学习自主地带 用学过的原理,自主探究下列问题:【展示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怎么形成的? 【展示2】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上有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展示3】在野外寻找油气资源和水资源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寻找地下水呢? 【展示4】我国的名山如泰山、庐山、华山等是怎么形成的? 【展示5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是怎么形成的 【展示6】 为什么说红海在若干年之后会成为新的大洋? 课堂 自主学习动感探究【问题探究一】褶曲背斜和向斜褶皱的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师:可见褶皱这种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是地壳在强大

2、的挤压作用下,作水平运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形成过程中,虽然岩层发生了塑性变形,但仍然连续褶皱的形成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形成过程中,岩层发生了弯曲。褶皱的每个弯曲叫褶曲。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一个褶皱地质构造应该同时存在多个褶曲。但褶曲只有两种基本形态:岩层向上拱起的称之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称之为向斜。褶曲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小结)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了褶皱地质构造,可以认为褶皱这种地质构造又可以分为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从岩层形态和岩层的新老关系两方面来对比背斜和向斜地质构造。当地壳受到挤压作用,岩层发生

3、了弯曲变形,但岩层仍然保持连续,形成了褶皱地质构造。并且组成当地地壳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按照沉积分异规律。先沉积的年龄老在底部,后沉积的年龄新在上部。岩层的年龄从上往下依次变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从背斜的核部向两侧,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间老,两翼新;从向斜的槽部向两侧,岩层的新老关系为:中间新,两翼老。主要从岩层形态和新老关系两方面来判别。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间老,两翼新的是背斜;岩层的新老关系为:中间新,两翼老的为向斜。例1图7中A地的地质构造为_;B地的地质构造_;判断依据为_A地的地形为_;B地的地形为_。图6中甲地的地质

4、构造为_;判断的依据为_;地形为_;判断依据为_【即时练习1】读图4-9,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形看:A为 ,B为 。从地质构造看,A是 ,判断的依据是 _,B是 。(2)A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B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问题探究二】断层 断层的概念组成地壳的岩体破裂后,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断层。组成地壳的岩体断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的位移有两种情况:一种以水平位移为主,另一种以垂直位移为主。断层与地貌在这个断层组合中,存在两组断层构造。而中间的岩体作的是上升运动,称之为地垒。地垒显然是地壳受挤压作用断裂而形成的。地垒地势较高,常形成高地或山岭,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就是地垒式山地

5、。在这个断层组合中,也有两组断层构造,而中间的岩体作的是下降运动,称之为地堑。地堑显然是地壳受张力作用断裂而形成的。地堑地势较低,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就是地堑是谷地。此外,在断层构造带,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作用,常形成河谷或河流。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为断块山地。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它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断块山可以延伸数千米,小的只有几十米。注意:褶皱构造的岩层是连续的,而断层构造的岩层是不连续的。【例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乙_,丁 _(2)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

6、形的原因_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 地找到地下水。地震的多发地带位于图中的_地。这个地区的地形为_(4)丁地有一条_走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高考链接】2007年高考题展示:北京卷:我国新近在冀东发现储量10亿吨的南堡油田。完成第5题。5良好的储油构造一般是( ) A盆地B断层 C向斜 D背斜山东卷:3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 )A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

7、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后 自在学习夯实基础1在地貌上表现为块状山地的是( ) A武夷山 B 泰山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卑斯山2当岩层受到力的挤压,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 ) A褶皱 B断层 C背斜 D向斜 3下列山地不属于褶皱山地的是 ( )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 庐山 D安第斯山 4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B在山岳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5“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

8、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6下列地形不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是()A汾河谷地 B东非大裂谷 C喜马拉雅山 D泰山图4-5根据图4-5,回答78题:7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是 ( ) A背斜 B断块山 C向斜 D风蚀丘陵8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褶皱作用 B断裂作用图4-6 C风化与风蚀作用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图4-6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910题9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10图示山岭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

9、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11下列高原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 ) A黄土高原 B哥伦比亚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读某山岳景观示意图(图47),完成67题。图4-712形成图示山岳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13该山岳景观所分布的我国高原地区具有的特征是 ( ) A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 C降水较丰富,地表水较丰富 D地质灾害频繁发生14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由火山口与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B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C火山锥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

10、,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大D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15读“长江三峡地区地质构造图(图48)”回答图4-8三峡地区所处山地的名称是 ,从山岳类型来讲,属于 山。该地区的外力作用以 作用为主。从岩性与地质构造分析,你认为、四处中被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选中的是 处,理由是 。图中各处山地的成因分别是: , 。二者的区别在于 。提升能力16. 下图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图410),读图回答:(1)从地貌形态来看,该地属于 ;从地质构造角度来看,该地属于 。判断的依据是 。(2)这种地貌类型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3)从图中信息推测:该地可能发生过的内力作用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