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bar2000 均衡器设置-------------------------------------------------------------------均衡器还可以用来根据用家听音口味做适当优化,比如:适当提升 7khz 和 10khz 可以突出细节并且让人声变甜而对 14khz 和 20khz 的提升则可能造成声音变得具有华丽感和金属味,但也容易变噪变得数码味较浓,建议 20khz 的滑块不要给增益,而 14khz 的滑块可以轻微增益5khz 的适当增益能提升人声清晰度将 1.8khz 和 2.5khz 适当压低能起到一定柔化和净化的作用,适当提升则能起到锐化的作用,但是这两个滑块不要大起大落,2 个 dB 的幅度已经算是很大胆了220hz 和 311hz 这两个滑块轻微提升能显得较为温暖具体的调节,需要用家自己根据实际环境和器材情况进行调节,这同样是很有意义的乐器的调节范围:●弦乐器:明亮度调节 6KHz 和 12KHz,丰满度 170Hz 和 310Hz,拨弦声 1KHz 和 1KHz●钢琴:低音 60Hz 和 170Hz,临场感 3K 和 6K,衰减 12KHz 14KHz 16KHz 声音单薄反之实在。
●低音鼓:敲击声 3K,低音 60Hz●小鼓/高音鼓/手鼓:饱满度 170Hz 和 310Hz 清脆度/临场感 6K●钹:尖锐感 6K 和 12K●手风琴/风琴:饱满度 310Hz、临场感 6K●BASS:拨弦声 1K ,低音效果 60Hz,拨弦噪声(擦弦声)3K●电吉它:丰满度 170Hz 和 310Hz,明亮度 3K●木吉它:琴身声 310Hz,清晰度/宏亮度 3K 和 6K,衰减 12KHz 14KHz 16KHz 声音单薄反之实在●小号:丰满度 170Hz 和 310Hz,清脆感 6K一些音乐的调节方法:1、在放管弦乐或交响乐时,可把60Hz、170Hz 提升一半,310Hz、600Hz 提升四分之一1K 可不提升或少许衰减 ,3K 和 6K 适当提升,12K、14K、16K 可把 16K 提升到最大,它们三个可成一个 30 来度的坡12、在放独唱或合唱时可把 170Hz 和 1KHz 稍提升,3K 和 6K 稍衰减频率 说明<80Hz 80Hz 以下主要是重放音乐中以低频为主的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这一部分如果有则好,没有对音乐欣赏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这一部分要重放好是不容易的,对器材的要求也较高许多高级的器材,为了表现好 80(或 80 左右)Hz 以上的频段的音乐,宁愿将 80(或 80 左右)Hz 以下的频率干脆切除掉,以免重放不好,反而影响主要频段的效果极低频 20Hz 为人耳听觉下限,可测试您的器材低频重放下限,低频中的 25Hz、31.5Hz、Hz、40Hz、50Hz 和 63Hz 是许多音箱的重放下限,如果您的音箱在这些频率中某处声音急剧下降,则表明这个频率就是您的音箱低频重放下限80-160Hz 在 80-160Hz 频段的声音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 80Hz 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是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300-500Hz 在 300-500Hz 频段的声音主要是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 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800Hz 800Hz 这段一般设备都容易播好,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多这段要是过多的话会感到音响的频响变窄,高音缺乏层次,低频丰满度不够。
1000Hz 1 kHz 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 1 kHz 下测试1200Hz 1.2kHz 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 3dB,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但是,过多会是声音发硬22000-4000Hz 2~4kHz 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 4kHz 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8000-12000Hz 8~12kHz 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14000Hz 14kHz 以上为音乐的泛音区,如果缺乏,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高贵感,例如小提琴将没有“松香味”这一部分也不宜过多,基本平直或稍有衰减(不超过-3dB)即可20000Hz 20 kHz 为人耳听觉上限,可测试您的器材高频重放上限16 kHz-20 kHz 可能在一些器材中消失,此时有可能是您的器材无法重放此段频率,如果您是年纪较大者,也有可能是您的听觉衰减所至。
正弦波扫频信号 20Hz-20kHz 正弦波扫频信号是从 20Hz 到 20kHz 频率自动平滑改变播放,通过播放此段测试信息可快速判断何处频率存在问题均衡器的调节可分为以下主要几段进行:20Hz--60Hz 部分这段低频往往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是音乐中强劲有力的感觉 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60Hz--250Hz 部分这段频率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 强之则音色丰满,弱之则音色单薄,过强则产生隆隆声3250Hz--2KHz 部分它包括大多数乐器的低频泛音和低次谐波2KHz--4kHz 部分这段频率属中频,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说话的识别音,尤其是 3kHz 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4kHz--5KHz 部分这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影响语言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 5kHz,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 左右提出升 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 3dB6kHz--16kHz 部分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各个频段的音色与音感音色,是一种描述乐器发音品质的术语,由于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频谱分布特征,因而同一种乐器的发音在不同的音区内,起音感虽然不一定一致,但其音色大体一致。
表述音色特征的术语一般都与乐器的关系密切音色术语一般要比音感丰富一些,其间的关联有以下几种情形:沉闷:闷这种音感是同 20 赫兹左右的频率赋予的,而高于 80 赫兹时,音感就会偏厚,因此具有沉闷感的音响一般基频很低,而且很少有丰富的泛音成分,具有此音感特征的乐器音源一般都是低音乐器的低音区沉重:单纯从音感方面来看,沉重感是 80 赫兹频点处所特有的音感效果,而从音型特征上4来看,短促的低音打击音型乐器具有更强烈的重感效果低沉:低沉常用于形容比沉闷稍丰厚的音响,他的基频可能与沉闷的音响一样,但其高次谐波大多都比沉闷的音响丰富一些深沉:这是一种带有感情味的形容词,常用于表述具有色彩性的“松荡”的低频响应,其基频比低沉的音响稍高一些一般具有深沉感的乐器,最典型的就是大提琴和箫的低音区浑厚:这种音感是频谱较宽的音源所具有的特征,所以浑厚的音感一般都是形容基频较低,频谱较宽的音源淳厚:淳厚是指具有较高融合性的低频音响,具有淳厚感的典型音源,是钢片琴的低音区丰满:这是频率在 100~250 赫兹之间的音源所具有的音感特征,一般发音在此频段内的音源,都必然会有丰富的音感效果宽厚:丰满的音源如果频谱更宽一些,就会产生宽厚的音感效果。
饱满:这是一种叫强劲度的低频音响,,一般加置有“涡轮失真”效果的电贝司,此音感特征非常明显明亮:一般当乐音的基频高于 500 赫兹以上时,就会变的明快起来,甚至高到 7500 赫兹处时,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明亮,所以音源的明亮感是一种比较通泛的形容词明亮感在 2800赫兹频点处最为明显响亮:常用于形容带颈度的高明度音响,并且当频谱高出 4000 赫兹以上时,音源就不具有此音感特征了宏亮:直待有一定融合性的高明亮音响5圆润:指比较柔和的高明亮度音响柔和:与圆润相比,柔和感更偏于暗闷,是一种相对低明亮度的音响清脆:频谱集中在 4000~8000 赫兹之间的音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清脆感效果高亢:指高穿透力的清脆音响,有此音感特征的典型乐器就是唢呐尖锐:频谱集中在 6800 赫兹左右的音响一般都尖锐刺耳的尖厉:尖锐的音响如果还带有类似失真的嘈杂感,即可产生尖厉的音感效果纤细:频谱在 8000 赫兹以上的音乐,一般都具有纤细的音感效果融合:一般不易突出的柔和音响,都具有一定的融合感当然,所有的音源都可以用融合或或不融合的程度衡量在乐器中,一般认为中提琴、大提琴的融合感最好干涩:这是融合感的反义词,一般和谐泛音缺乏、不和谐泛音突出的高频段音响,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干涩,在乐器当中,他主要是由于极高音区缺乏共鸣所造成的。
坚实:600 赫兹左右的窄频带音响,以及发音短促的音型,都具有某种检视的音感效果空洞:指带有“染色”效果的暗闷音响,此音感特征常常常常被人们用于形容大木鱼的音色温暖:这是一种形容乐音色彩性的词,他一般与音响的“染色度”成正比,如:排钟,就具有次种音感粗犷:低频音响如果带有类似过载失真的效果,即可形成粗犷的音感6粗糙:粗糙感是一种略带沙音的粗犷音响,一般小号、圆号在吹奏低音区时,都有此音感特征沙哑:特制带有明显“气流沙音”的虚浮声响效果苍劲:这是一种带有感情味的形容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