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718027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定不移做到“五个突出”,大举措、大投入、大手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谱写了美丽*新篇章。一、突出山上治本,秀美*初显雏形。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县关于组织资源型煤炭企业开展异地造林的通知,大力推广“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等以煤补林、以工补林模式,引导和组织资源型煤矿企业参与造林绿化。煤矿企业既可当地造林、也可异地造林。在环城高速伊侯山、陵沁路沿线荒山、碗周路沿线荒山等公路两侧和煤矿矿区全面开展

2、异地造林。全县共建立煤矿绿化基地50多个,造林3万余亩。为改变多年来丹河渐趋荒凉的面貌,*县把丹河湿地公园建设作为全县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与村镇绿化、公路绿化、荒山绿化、景区绿化、湿地保护、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二、突出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增绿为先。实施生态兴县战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县以通道绿化为主骨架、村庄绿化为基础,开展“增绿计划”,采取立体复层,乔、灌、花、草科学配置的通道绿化模式,实现了二级以上公路全绿化,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彩的一道道景观线。同时,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按照城乡生态化,恢复乡情野趣,保持田园风光的目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绿化模式

3、,完成新农村连片绿化180个。目前,全县196个村按照“生态绿化型”模式,用乡土树种和花草进行绿化,达到四季常绿、抵御风沙的生态效果;104个村按照“生态园林型”模式,“一街一色、一村一景”,营造了“百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扶秋、松柏伴冬”的景致;53个村按照“生态游憩型”模式,将园林绿化与休闲娱乐、旅游开发融为一体;127个村庄绿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56个村达到市级生态园林村标准。许多村庄还因势利导,建起了“采摘园”、支起了“大锅饭”、搭起了“烧烤棚”,大批游客纷至沓来,采新鲜瓜果、吃土菜土饭、赏*美景,充分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构成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三、突出农民增收,经济林

4、基地助农增收。为了达到以林养农、以林促农、以林惠农,推动林业产业良性发展的目标,*县把南部山区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按照“政府扶持、示范引导、连片开发、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原来连片发展的核桃基地基础上,全县先后扶持建设了万亩连翘基地、千亩山楂基地、百亩花椒基地,围绕核桃、连翘、山楂等特色农产品,全县建立了“一镇一品”“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培育了彤康公司、二十里铺连翘公司、盛世梨园等大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出了山楂酒、连翘茶、黄黄茶等一批市场热销的产品,强力带动和推进了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同时.,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支持鼓励企业、大户、农户发展林下经济,2022年新发展

5、林下经济面积3250亩,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四、突出生态旅游,着力打造康养基地。我县有4处被国家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康养示范地,其中,“德泽美境生态园”和“合聚森林公园”被授予国家级康养基地、“太行蜗皇”和“白河太行人家”被授予国家级康养人家,为全县康养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以此为基,全县重点打造三大康养基地:以道教文化珏山、青莲寺为主体,依托周边2万亩森林资源,努力打造国家级康养基地;以山里泉、聚寿山和莒山景区为依托,建设IOO公里生态长廊;通过科学保护和开发,将龙王山森林公园和丹河湿地公园打造成知名的康养度假示范区、健身运动休闲区。目前,全县以5条高速公路为骨架,建成绿化景观林带1

6、50公里、绿色通道500公里,以13个旅游景区为重要区位,先后建设公益林47.7万亩,全力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的首选之地。五、突出生态安全,不断巩固绿化成果。全面建立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宣传、指挥一体化网络体系,连续实施了喇叭响起来、标语挂起来、短信发起来、光盘看起来等一系列森林防火宣传活动,组建了130人的森林消防大队,全面覆盖柳口、东下村、山河等重点区域。主要林区安装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永久公益林招聘护林员367名,建立了国家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点。针对林区油松纯林多的现状,开展“沿边栽阔”、“抽针补阔”、“混交造林”、灌木林改造、低效林改造、开设防火隔离带等措施,提高了森林防火、防病虫能力,连续多年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森林公安部门狠抓案件查处,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占地和破坏树木违法犯罪行为,为全县森林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