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180261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读书成为习惯长德市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校长、老师、同仁们: 我们四达区实验小学建校于1978年,原是一所村办小学,1988年列为县级长德市的实验小学,1995年建区后,被确定为四达区实验小学。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办精品学校,创优质教育;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全面发展。是长德市规范化学校,长德市首批教学示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化学校。 今天我代表学校对我们开展的读书活动的情况做以简短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习惯。 我们对学生读书的重视和较为重大的改革,其初衷应该发轫于2004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2004年9月,我校实施教

2、师德勤绩能综合评估实施方案和学生学业评价实施方案,对“教学质量”这一概念进行了更为广义更为科学的界定,明确提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一新的评价项目,其中语文学科把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分朗读、手抄报、三本、古诗文诵读和写作几部分,占到了教师教学质量的20%。引导教师站在“人本”高度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2005年3月,长德市“蓓蕾读书工程”正式启动,我校作为四达区小学首批试点学校,开始了这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我们实施“蓓蕾读书工程”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造读书条件,营造读书氛围 1、提高认识,宣传发动 作为实验小学,提升办学品位,突出

3、办学特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而提高师生文化内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多读书。古人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作为校长我同样认为,一个学校的素养和品位取决于学校师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蓓蕾读书工程”的开展,毫无疑问地应当成为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先后3次召开领导班子会,学习长德市“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意见以及四达区“蓓蕾”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20

4、05年4月9日,我们召开了全校动员大会,在全校广泛宣传和发动,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靠上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语文教师一手抓的管理局面,任务明确,责任具体。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并把这项活动确立为重要科研课题来研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思想决定行动。好的开端往往成功了一半。只有认识到位,开展“蓓蕾读书”活动这项长期、艰巨的工程才能起好步,才能增强活动开展的动力和活力。 2、扮靓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我们的校园不很宽阔,却整洁舒适、精巧雅致,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挺拔的银杏树下是近百米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给人无声的教益;葱郁的竹林里是一群雕像,现代少年和古代

5、圣哲在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教学楼内、宣传栏、墙壁上处处悬挂着书法、绘画、习作、剪纸、手抄报和演出剧照。这些琳琅的书法、绘画、习作,精巧的手工剪纸,都出自学生之手。每个班级内外都有读书展示栏,一块块展示栏连缀成一幅幅隽永的画面,成为校园一道别致的风景。“每一面墙壁都让人品味,每一个班级都书香浓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展示。”学生是校园的小名人,是校园的小主人,他们是校园文化的积极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 3、加强资源建设,创造阅读条件 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有没有书读? 有没有时间阅读? 阅读的场所如何解决? 学校原有图书室一口,内存图书一万余册,但多较陈旧,不适宜学生阅读。我

6、们组织教师筛除掉五千多册,又于05年5月选购了两万多册图书,充实了图书室,对所有图书重新登记编号。08年9月我们又开辟了两口开放式阅览室,在优雅的阅览室里静静地读书成为师生最美的享受。学校图书室也被评为“长德市优秀图书室”。我们感觉图书数量还不够,图书必须长流常新如源头活水,又发起“献五本看百本” 活动,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级,现在班内图书角已达到生均5册以上,图书种类丰富。班内设图书管理员,由学生自主管理,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学校图书总量达到四万五千多册。在课程编排上,我们严格落实市教研室要求,每周两节阅读课联排连上,学生在班级或阅览室尽情享受读书之乐。 4

7、、师生同读共成长 老师要读书,成为学生的书友、导师。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女士曾恳切提出:“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学会渴求知识,共同用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对我们教师而言,读书是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教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更好地育人。我们要求老师每学期每人至少订购两本书,每周至少到教工阅览室读书两小时;我们要求老师做学生的书友,和学生同读一本书,一起写读书笔记,在阅读课上和学生一起交流。起初老师感觉太累抽不出时间,但现在看来,这已经成为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了。 5、家校合力,书香弥漫 学生读书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氛围。我们都

8、深知家校合力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一减一肯定等于零,一加一可能大于二。我们向学生家长下发了建设书香校园告家长书“亲子共读”倡议书,推荐必读书目,让家长周末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倡导为孩子建立家庭书架,经常陪孩子一起读书,倡导让家庭成为远离电视喧嚣弥漫静谧读书氛围的书香家庭。实践证明,家长对这项活动是支持的,是赞赏的,不少家长在孩子的读书笔记、循环日记上、班级网站上都积极参与,甚至写下了自己的感言。 学生是一株株渴求生长的幼苗,需要我们共同为他们提供土壤、空气、阳光和雨露。如果我们真正做到这些,他们就会在期待中破土拔节。 二、活动推进,让读书成为习惯 我们把蓓蕾读书工程作为学生成长最重要的奠基

9、工程来抓,深入持久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经常性的重要的学习方式。 1、把各项读书要求按照制度纳入教学和学习的常规化,如每天的古诗文诵读、每天十分钟练字;每周两节的阅读积累课,写作课;每月一次的阅读交流汇报课等。 2、每学期开展各种读书评比检测活动 趣味是阅读的根本,竞争是阅读的保障。我们每学期开展各种读书评比检测活动,如古诗文诵读比赛和古诗文抽测、朗读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写字竞赛、写作竞赛、辩论会、故事会等,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借节庆文艺之机,师生进行文艺创编表演 由于在区驻地,我们学校的节庆活动、文艺汇演特别多,如市广场艺术节、中小学艺术节、春节晚会,区六一节

10、演出、教师节表彰庆祝会等,这也是展示我们文艺素养的好机会。由我们教师自己创编的的大型课本剧晏子使楚、情景剧心愿树下、诗朗诵沂蒙颂等都在全区产生广泛影响,如我们的大型课本剧晏子使楚,剧本是我们教导主任改编的,服装是我们的女教师设计和裁剪的。此外吟诗、唱诗、小品、三句半等多种形式的文艺创编表演都充分展示了我们的艺术才华和文学积淀。 4、文学社团建设常抓不懈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是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用“蓓蕾读书工程”来打造学生学习的底色,让学生在“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底蕴,在“写”中品悟生活,升华情感,释放才气。文学社就是学校沟通读写,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窗口之一。我校的七彩梦文学社成立于0

11、5年9月,几年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辅导讲座活动、外出采风、体验活动,学校网站还专设了“文学社团”栏目。(图片)社刊七彩梦已发行7期,紧贴学生生活,引领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促进我校学生写作水平的大面积提高,也带动了全区小学文学社的蓬勃发展。每年的教师节、六一节、母亲节以及仲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我们都适时组织征文。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自发捐款13万多元,我们又及时组织“爱的旋律-情系灾区”征文,邮寄到我们的对口支援单位四川绵阳市游仙区教育局。游仙区剑南路小学十分感动,主动提出和我校组成手拉手友谊单位(网图)。08年又组织了“喜迎奥运”征文、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作文

12、大赛,一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两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20名同学获省级一二等奖,是我省小学组成绩最好的单位。 5、开展好校园书市和校园读书节等活动 为促进图书的交流,我们每年开展一次校园书市活动。两千多学生在操场上自由买卖图书,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场面十分壮观。校园书市的举办让学生“知识传接力,好书共分享”,“交换图书,交流思想,交往朋友”。长德电视台为此做了专题报道。09年4月13日,我们又启动了“浸润书香,涵养人生”读书节,本届读书节将延续到11月份,将评选出“书香少年”、“书香名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引导师生参与、家校互动,在读书中感悟乐趣,涵养品性,真正实现从“阅读”到“悦读”

13、。 如今,学校教学和办公条件现代化已基本就绪,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连接互联网,网上备课网上阅读都已经成为现实,学校校园网建设也已经完成,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辟班级博客、教师博客、书香论坛等栏目,(图片)让师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享受读书和交流的乐趣。这是我们校园网的网址,欢迎各位领导有时间登陆。 蓓蕾读书工程作为学生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奠基工程,必须依靠各种有机的、序列化的活动去推进。我们始终认为,只要我们管理者坚持,老师就会坚持,老师坚持,学生就一定会坚持。 坚持不懈必成习惯。 三、享受读书乐趣,分享读书收获。 几年来,当我们全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施“蓓蕾读书工程”的活动

14、中,深入到实施的具体研究中,我们才真正感觉到“蓓蕾读书工程”是如此宏大,深刻地体验到读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学校也真正步入了内涵发展之路! 几年来,我们在“蓓蕾读书工程”实施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收获颇多: 1、学生的阅读总量已经远远超过课标要求,有了比较丰厚的积淀。一二年级阅读总量达到15万字,三四年级达到80万字,小学阶段阅读总量达到150万字。(比原来有增加) 2、确定了阅读课教学的基本程序: 原来的阅读课一般都是学生随意阅读浏览,摘抄些词句。长此以往,这种泛泛的形式会湮没学生的读书乐趣,也降低了读书的效率。 经过学习和研讨,我们确定了阅读课教学的基本程序: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关注学生阅读最近

15、发展区,推荐阅读书目和篇章;(图书的图片) 给足阅读的时间,了解学生阅读的深入程度,及时进行指导; 召开主题阅读交流、专题阅读交流汇报。如“感恩亲情”主题阅读交流、古今送别诗主题交流、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专题阅读汇报、古典名著的阅读汇报、杨红樱小说、曹文轩小说的阅读汇报等;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推动学生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通过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认真地读书、深入地读书,享受读书交流的乐趣,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师生综合素养明显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都取得突出的成绩。如古诗文诵读比赛,我们区搞过三次比赛,每次我校都获得团体优胜奖,成绩稳居全区首位。老师深厚的文学素养使得他们在课堂中灵光频现,妙语如珠,几年来,有5人次在省级教学评比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市级一二等奖10多人次;师生在各级刊物发表的作品近百篇,获奖二百多人次(发表作品)。 4、学校承办市区各种现场会、研讨会近20次。2005年10月成功承办了全区的“蓓蕾读书工程”现场会,2008年12月又承办了全区读书工程表彰大会,为全区中小学读书工程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此外,市电教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