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717996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课外书阅读量方面的调查工作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们 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课外书阅读 量调查报告,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 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 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 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为了使学生达到这一阅读水平,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切 有利条件,课内外都要积极指导学生加强阅读。我校五年级二班 54 名学生的课外书阅读活动。杨晓琳调查目标。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

2、掌握小 学生课外书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 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要求。汉代刘向说: 书犹药也,善 读之可以医愚。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的小学生课外书阅读 情况令人担忧:不能正确的领会课外书阅读的价值,不会主 动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提供给他们阅读的书籍不够,阅读的 科学方法不能掌握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书阅读的质 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 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调查方法。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 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 作用,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 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阅读习

3、惯差:调查表明,我校小学生的课外书阅读现状 令人担忧。由于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 大多数已成为负担。读书,也只是看课本,看作文书,看辅 导资料。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我校喜欢读书 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 阅读;每天保证一小时阅读的学生仅有 20%,尤其是不愿意 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者占多数,仅 6 人愿意与人交流;在阅 读批注、圈画记录方面有 80%人从不动笔;阅读时能身心投 入的仅有 15%,50%的人阅读完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35% 学生感觉自己阅读时比较认真。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不知 道如何阅读,不知道为何阅读,他们的阅读质量自然不

4、高。阅读内容单一:身为五年级学生,竟然还有 13 名学生 喜欢看卡通小说类书籍,阅读中外名著者仅占班级的 8%。由 于年龄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不懂得 如何欣赏名著,更加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而他们感 兴趣的书籍,往往低于他们年级应该要阅读的书籍。家庭因素。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他们中绝大部分是 农村家庭,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大部分父母忙于 农活,农闲时出外打工挣钱,根本没有读书的习惯。晚上睡 觉前与电视为伴。打工者春节回家时天天打牌逛街,文化素 养较低。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学习,更不能为孩子创造优良的 阅读环境,这样直接影响学生,使其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 惯。家长盲

5、目指导。由于家长文化的局限性,客观上不明确 阅读哪类书籍对孩子有益,对孩子的阅读指导束手无策。只 一味指责孩子,盲目购买一些他们认为的好书强塞给孩子 阅读,反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态,更加不愿意阅读。学生无知识积累,理解能力低下。课外书阅读量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析理解能力普遍差。对于文 字描述性的问题或需要加以主观分析的习题,就无从答起。 作文时导致错别字、语病连篇,理解能力明显低下。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 了课外书阅读的兴趣,就不需要老师家长去督促,当学生形 成了阅读习惯,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可调查表明:只有 10% 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经常读课外书的

6、学生也只有 15%,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的达 6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在读 书的同学当中其中 40%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 只有 33%是种爱好。究其原因,很多调查表明电视、电脑游 戏、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 些方面,而对课外书阅读明显兴趣缺缺。但是如果让他们过 分地沉迷于这些游戏、电视、网络,长期发展下去会削弱孩 子们的想象力和语音表达能力。科学引导。教师在课外书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三结 合原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 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们科学的阅读方法,让课堂上的知识 通过课外延伸,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更全面了解课本内外的 故

7、事,增强他们学习和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 相结合。在学生阅读完课外书籍后,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们把 自己对这些书籍的看法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课 外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为了使学生更积极的开展课外阅 读,可以在学校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比如 读书节故 事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读 书的快乐,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读书交流。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向学生推荐书目, 交流心得。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做好好书推荐,做到一课 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月一交 流。在阅读过程中要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而不是走走形 式,还要经常性的和同学们交换读物,以增加阅读

8、量。我定 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阅读效果。如:写读后感;指名读一个自 己喜欢的故事;把自己最拿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各种各样 的活动让孩子们自觉自愿的把目光转移到课外阅读上来。营造读书氛围。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或利用晨会课, 让学生阅读自己带的书籍,或交换书籍阅读。课下有目的地 让他们交流读书心得,并展示自己读书所积累的优美语句, 是他们更愿意自觉去读书。拓宽阅读量。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鼓励学互借阅,对 借阅率高的学生予以表彰;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在网上阅读。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健康阅读,交流 阅读心得,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信通过以上做法,经过师生 共同努力,同学们

9、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让同学们受用终生。课外书阅读量调查报告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 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 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 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 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 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 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 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 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 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教学应立足于课

10、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 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书 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 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 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 XX 年 6 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 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书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 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 的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 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态度、兴趣、时 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 98 份

11、份调查问卷, 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 48 份,三年级一班 10 份,三年级二班 学生 10 份,三年级三班学生 10 份,三年四班学生 10 份, 三年级六班 10 份。收回 98 份,全部为有效问卷。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 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书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 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书阅读 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1、阅读目的较正确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 有很大帮助;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 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在所调查的学生中,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

12、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的学生认为 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 务,看一些书籍;还有%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 消遣,%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 趣比较强烈,有%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 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 读课外书籍。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 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随时都在读 书。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著 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

13、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 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 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 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 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 占%;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 %;家长不闻不问的占 %;反 对的仅占到%。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 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 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1、阅读量减少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 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

14、,但用于阅读课 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 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在 1-3 小时 ( 周六、周日倍增) ,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 1 小 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 %的 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 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 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 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著;自

15、然科学; 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 卡片或摘抄的仅占 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 110%; 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 623%;其他方式占 125%。 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 “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 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 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 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 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 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 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

16、潮。相反,中国古 代四大名著、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 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 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著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3、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 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 的占 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根据家长要 求选择的占%。主要体现在: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 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 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 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 不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著,与 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