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717883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奉贤区齐贤学校 殷惠凤 一、问题的提出二期课改课程总目标指出:旨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世纪的课堂,应当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然而在许多学校,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由于生源向镇区的转移,使“学困生”的比例不断上升,如果让“学困生”成为农村学校的主流,则意味着我们教育的失败。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物理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层次化、多元化发展,以适应

2、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必需的和可选择的物理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全面的。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况下的问题处理,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必须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课题旨在研究农村学校中,在学困生较多的情况下,立足校本,以新课程为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策略

3、的实践研究,编制农村学校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困生辅导转化策略的操作方案(目标、内容、方法、心理、评价)及研究学困生对这一教学过程中心理变化与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二、研究概述(一)研究目标:在农村学校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困生的现状调查,通过合理的教学,编制农村学校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困生”辅导转化策略的操作方案(目标、内容、方法、心理、评价)等及研究学生对这一教学过程中心理变化与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二)研究内容:1、关键问题:学困生 辅导转化策略2、在农村学校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困生辅导转化教学的相关情况的研究(1)相关情报资料收集撰写情报综述(2)对现在学校中对学困生类型和学习能力现状分析、调查3

4、、编制出在农村学校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辅导转化策略的操作方案4、研究通过学困生辅导和转化过程中心理变化与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5、对在农村学校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辅导转化策略的操作方案进行有效性、全方位的评价(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在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一直收集资料并学习交流,文献法贯穿在课题始终。组织学习了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初中生心理学、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心理学、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以及有关探究建构教学等专题学习研究。2、调查、问卷法:对现在学校中对学困生类别和学习能力现状调查;教学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查。3、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法:编制农村学校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辅导

5、转化策略的操作方案4、行动研究法:设计一系列教学方案。研究通过学困生辅导和转化过程中心理变化与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三、研究结果(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一个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说有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事实上,在形成学业不良的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交互作用。大多数学生的学业不良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由于学生个人的内部因素造成的成分也比较复杂。现主要从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业不良的学生)形成的个人因素特点出发,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谈谈初中物理学因生的内部成因:1、畏难情绪:根据与所结对的初中物理学困生共同分析寻找学业不良形成的原因和

6、时间时发现,许多初三的学困生是在刚入初二时对初中物理畏难的情绪造成的。因为学科的特点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初中二年级,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形象思维的物理学形象概念的内容,如测量、声音、光等概念。到了初三年级,学习的是高度抽象的物理抽象概念,如密度、压强、功的概念,一向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学生,突然要求其具有抽象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由于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学习方法、策略一般容易转变的人是

7、很容易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方法的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容易成为学困生。2、学习旁观: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喜欢具有一定思辩的问题,有些学生则喜欢动手做实验。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物理学困生都不喜欢做实验,但确实存在一部分学困生与不喜欢动手做实验有关。这些学生往往在上实验课时是旁观者,只看同组的其他同学动手做实验,而自己则对动手实验毫无兴趣。学好初中物理,学会观察和实验是最关键和最基础的技能,这里的实验不但是教师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实验,而且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懂得发现问题、用实验解决问题。

8、这就是科学实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3、学习依赖:就有这样的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样的学生一般对自己不自信。初中物理的学困生一般就是这一类学生。独立完成一项作业,独立完成一个问题的思考、独立完成一个实验、独立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这些对于一名学困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困生缺少的就是这些方面的能力,他们在学习上总想有所依靠:完成作业时必须与同学坐在一起;即使偶尔能解决一个问题,但总是不自信,寻找答案或与别人核对答案后才放心;有一个问题时不敢单独提出来,原因是怕教师和同学笑话4、不良习惯:对于一名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得不到在学习上的成功的体验,学困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

9、习习惯:(1)缺乏思维的毅力。思维的品质中表明思维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在思考一个初中物理的问题时,思维的持久性品质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困生面对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普遍存在缺乏思维毅力的倾向,遇到一些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去思考的问题时,学困生往往显得很不耐烦。这样,很多学困生在面对一些稍难的题目或作业时,不是选择怎样去面对困难迎面而上,而是选择了逃避,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去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2)缺乏注意的稳定性。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一定限度的注意的稳定性,但是不同的人注意稳定性的强度是不同的,注意的稳定性也并不是一个人的先天性功能,它是一个人后天在学习

10、生活中锻炼的结果与产物。由于学困生在对待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时显得明显的不足,学困生对待一些问题总是心不在焉。(3)学习态度差。由于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一些问题,并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学习不良反应:学生面对一些问题觉得无所谓、解题时马虎、书写潦草、作业完成后不检查等毛病。5、缺少学习方法: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它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显然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普遍缺乏的是元认知的能力、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比如说面对初中物理的整个学习过程,学困生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的监视

11、、学习过程的调节等很缺乏。另外,由于一般的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一些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并把这种死记硬背带到以后的学习中来。故此,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当然记忆的长久性就无从谈起了。6、家庭的原因。当代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甚至放任自流,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教师积极性,导致这部学生受

12、到冷遇,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困难未及时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学习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 (二)学困生的相关转化策略1、形象开路,抽象渐入 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当新的知识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时,在学生的内心将产生一种积极的欲望,希望通过主观努力重新达到新的平衡。但是,若由新知引发的认知冲突超出了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程度,学生经多次努力后仍不能成功,就会产生困惑、回避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导入新知识时,要选择时机,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新知识的导入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对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具、模型及课件制作来加强直观教学,并逐步抽象,适当放低起

13、点,放缓节奏,让学生有逐步消化的机会。从初中学生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初中学生已经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了,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转化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时,我们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并作为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而抽象思维可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得以培训与提高。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学生对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理解时,学生对于这一规律的理解是非常表面化的、是对文字面上的一种感性认识,根本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是,若教师引导学生以形象化的思维理解这一规律,则这一规律显得简单

14、:如可以做实验,不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的这个角(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小于空气中的角。通过实验后,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有关这一实验概念的表象,则学生在以后应用到这一问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这一表象。再比如,当学生在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对于物体的上浮、下沉还是漂浮是液体与物体(实心)密度的大小比较有关,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一关系。所以,对于这问题,单纯从文字或公式的理解是很难的,学生不容易记忆。但当我们从形象的具体例子出发,从类比的方法出发,这一问题就可得以解决:如我们可以举例子进行类比,把木块浸没于水中,木块上浮,(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可类推)其他同理。2

15、、树立信心,培养积极意识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其远大理想的确立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都不甚明确,学习的动力仅仅是人的本性中的一种要好心。这一动机如得不到正确引导,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于是,学困现象便发生了。主要表现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现象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缺乏必要的钻研精神,凡事都有等、靠、要的想法,不能主动获取知识,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学困;存在自卑心理。小学升入初中以后,逐渐失去原来在群体中的优越感,若再加上一两次的考试失利,往往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最终导致学困。心

16、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一旦出现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会成为一种支配行为以求得自身满足的力量。为此,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理想,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迫切需要,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源动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会中会学,并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掌握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案例:话题:说说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活动过程:1、 以伟人或本班的优等生为例,讲述他们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2、 实事求是写自己的长处与短处。3、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