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7178340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战略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战略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战略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战略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战略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战略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战略定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战略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战略定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战略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战略定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开展空间(区域开展战略定位)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脚步,开展总部经济逐渐成为提升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总部经济对于开展城市效劳业水平也显现出重要作用。作者引入生态位理论,建立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定位的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应用此模型分析南京市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定位。旨在为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定位找到新的方法。关键词:总部经济;生态位;生态位态势;生态位重叠一、引言我国经济高速开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大潮中,吸引世界上一大批知名的企业到我国来投资,国内也诞生了许多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总部也成为了我国各大城市积极争夺的资源。总部经济的概念最早由我国的赵

2、弘在其?总部经济?中提出理论,及其对区域经济开展模式的启迪作用。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开展到一定阶段,对战略性资源(如人才、资金、信息等)的需求增加,因此将其总部设在战略性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将生产基地布局在常规性资源丰富的地区,从而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融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开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形态。企业总部的聚集能给城市带来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效应和社会资源效应。因此,近年来我国中心城市都纷纷提出开展总部经济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二、我国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生态位理论不仅我国的中心城市,许多中小城市也纷纷提出开展总部经济。万容在其?论

3、我国总部经济的开展?中提出了开展总部经济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信息经济充分开展,企业能够将总部及生产基地别离。2、企业到达对战略性资源(人才、信息、资金)需求上升阶段。3、在不同的区域内,两类资源存在差异,中心城市战略性资源丰富,不兴旺地区常规性资源丰富。虽然我国总部经济开展已经有多年历史。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中心城市纷纷提出了开展总部经济战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开展总部经济,有些城市并不符合上述第三个条件假设。个别经济开展不够充分,城市交通、通信等根底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的城市也提出了开展总部经济的口号,如南宁、秀山等城市。-以重庆市为例,其总部经济开展缺乏统一规划,仅重庆市内就有多个

4、区。但各个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总部经济。各个区域仅仅以吸引总部进驻为开展目标,导致了同质化竞争,使得产业结构失调,开展路线雷同。各自为战也难以实现区域之间优势资源整合,不利于重庆市长期可持续开展。即使是我国经济较兴旺的地区,其开展总部经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南京,武汉,天津等城市,其开展总部经济缺乏定位,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这些城市带都期望通过开展总部经济,来到达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效应等。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南京靠近上海,天津靠近北京,分别受到北京、上海的制约,开展总部经济这两座城市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此时,光靠根底设施建设以及给予跨国企业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总部进驻是不够

5、的。即便增长了企业总部的数量,把也仅仅是增加了执政者的政绩,相反,其对外的优惠政策还将当地的企业置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不利于当地企业的开展。从国际上来看,即便是在中心城市,我国开展总部经济也不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北京市为例:从表中可见北京与国际化大都市的总部经济开展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总部经济开展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兴旺的特大城市,现阶段我国的总部经济开展主要呈现四大特点:1、总部经济取得的成效主要集中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兴旺的中心城市。2、吸引跨国公司的进驻成为各城市开展总部经济的主要动力。3、呈现小城市的总部向大城市转移,大城市的生产基地向小城市转移的趋势。4、朝着大

6、城市与周边城市的“总部生产基地协调开展模式前进。目前我国总部经济开展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1、由于总部经济主要聚集在我国的中心城市,对中心城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于是一些不适合开展总部中小城市竞相模仿,导致资源的浪费,抑制外乡企业的发是。2、我国总部经济开展主要动力靠跨国企业的入驻,外乡企业开展动力缺乏。3、总体层次不高,区域影响力及辐射力较低。4、战略定位不明确,缺乏区域性特色,同质性竞争严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开展模式尚不成熟。目前国内有许多城市提出了开展总部经济的开展战略,但是其开展战略停留在给予大公司总部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加强根底设施建设,加大对高层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制度法

7、规、提升政府效劳意识等口号上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引入了生态位的概念。grinnell(1917)首先提出生态位一词来表示物种的生存空间单位,他对生态位的定义为:“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随着生态位理论的传播与开展,人们对生态位的定义也更加准确与完善。elton(1927)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把生态位定义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odum(1952)认为,生态位不仅仅应该包括生物群及其生存的环境,还包括了群落中其它的有关的要素,生物在群落和环境中所起的作用。生态位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在社会、城市生态系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

8、城市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开展所需要的经济、政策、根底设施建设、区位优势、效劳业开展水平、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的总和。利用生态位理论分析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可以防止之前研究中对于城市定位不明确,开展模式雷同,一味使用政策倾斜方式吸引企业总部进驻的缺乏。三、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定位基于生态位理论,笔者建立了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定位的框架。根据生态位态、生态位势、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四个方面分析企业所处的城市生态环境,从而制定相应生态位的总部经济开展战略。,该框架中分别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两个对本城市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与周边城市资源的重叠度进行分析,生态位态和生态位势分

9、别从城市现有资源及资源进一步丰富的潜力进行分析。内部环境上,该框架从城市各区域合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总部经济开展战略上实现区域交错开展,到达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1、生态位宽度1965年,van valen给生态位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空间内,某五种利用此空间内的资源占此空间所有资源的比例。应用在城市生态位理论中,即指城市利用一定区域内的人力、政府、社会资源的所占的比例。在总部经济开展过程中,对于政府、社会资源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制定总部经济开展战略中要更加注重根底设施、城市环境、优良的政策环境的建设。以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总部的入驻。 2、生态位重叠 hurlbert(1978)定义生态位重

10、叠为两种生物在同一生态位上对消耗同种资源的概率。在城市开展过程中,一定区域内的两座城市在同一资源位上的相遇频率很高,不管两座城市之间的经济开展程度的差距。如人力资源位,在以省级为单位的区域内,就业者并不介意城市所处的位置,其选择更看重的是城市的薪酬水平、生活环境等。而人力资源是影响总部经济开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没有充足优秀的人力资源保证,很难说服大公司将其总部设立在此城市。除了人力资源,其他的因素在生态位上也易形成生态位重叠。在此种情况下,中心城市在开展总部经济时要清楚认识到自己城市与一定区域内其他城市所重叠的资源,扬长避短,或者根据自己的生态位态势的优势制定适宜的总部经济开展战略。3、态和势

11、两种属性在生物界和社会组织结构中普遍存在生物界中的态即指特定物种在特定时刻的状态。而生物界的势指的是此生物在一段时间内对其生态位空间内的资源运用能力及对环境的影响力。衡量一个城市的生态位态的标准有城市面积、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开展水平、环境状况以及在一定区域内的影响力及知名度等。衡量一个城市势的标准有人口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科技增长率等指标。一个城市的开展潜力是其态和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公司在考虑总部的选址上,势必也会考虑根底设施、通信、人力资源、政策的现有水平及其开展的潜力。在生态位势层面有优势的城市对企业总部更有吸引力,也更能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流入。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建立的中心

12、城市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定位的框架如下:四、案例研究:南京市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定位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已经具有开展总部经济的根本条件。从生态位的态来分析,到2022年上半年,在南京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有37家,跨国公司在南京设立的具有总部功能的子公司超过了350家。这些总部产生的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带动效应、税收效应、社会资源效应已经对南京经济的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总部的聚集,也进一步吸引着其他世界性大公司总部的进驻。从生态位势层面来分析,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教育方面,南京拥有

13、各类高等院校61所,在校大学生50万人,人口结构中大学生比例位列全国所有城市第一。南京还有众多各类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资源为南京的经济开展及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从地理上来看,南京市具有比较显著的区位优势,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沪宁高铁开通后,南京到上海最快只要73分钟,南京到杭州只需要30多分钟,便利的交通增加了长江三角洲的“同城效应。因此,从生态位势方面分析,南京开展总部经济还有很大的潜力。从生态位重叠角度分析,南京在吸引人力资源方面与上海、杭州有着不可防止的冲突。在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方面,杭州有更强的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

14、.2:让中国城市共赢?对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温州六个城市区域总部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中南京居于杭州之后位列第二。该分析中南京与杭州最大的差距在区位及当地需求指数。在区位上,吸引跨国企业南京并不及杭州占有优势,但是南京也可以避开杭州吸引跨国企业的锋芒,转而开展吸引其它类型的总部。通过以上分析,作者得出南京总部经济开展的战略定位:1、吸引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总部南京作为长三角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企业在开展到一定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对人才、信息、资本等战略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由于通信、交通日益兴旺,总部与生产部门的距离产生的管理费用也随之降低。

15、因此,很多企业都倾向于把总部设立于战略性资源丰富的地区。虽然和北京上海相比,南京在战略性资源方面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南京获得战略性资源的本钱相对低廉。所以,对于国内大中型企业来说,把总部设在南京的本钱优势无疑会有利于企业的成长。2、吸引国外非生产型企业总部或者职能型总部、区域总部跨国企业总部的进驻不仅能给城市经济开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也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南京在吸引跨国企业时有着区位、人才的多重优势,但是与生海、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其城市功能、相关效劳产业那么显得略为缺乏。尤其是在吸引生产型企业总部时动力缺乏,但是总部的定义是广泛的,可以划分为一级总部、二级总部、三级总部等,也可以划分为销售总部、投资总部、采购中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因此,南京可以将政策倾斜导向吸引国外非生产型企业总部或者跨国企业的职能型总部、区域总部等。3、交错整合,进行差异化总部经济开展在开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在南京市层面上要由南京政府统筹规划,南京各区之间实行差异化开展战略,防止生态位重叠现象的发生,以减少同质化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在城市之间,要建立各城市横向联合战略,防止和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重叠。五、结论本文通过生态位理论建立了中心城市开展总部经济开展战略定位模型,通过生态位态、生态位势对城市开展总部经济的现有资源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