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学情分析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17832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1学情分析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A1学情分析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A1学情分析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A1学情分析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1学情分析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1学情分析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以三年级认识面积为例木垒县第三小学卢萍一、学情分析目的课前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学情分析,调查和分析学生的“面积”前概念,以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了解,教师可以基本知道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能知什么,从而教师在课堂上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应人施教,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二、学情分析内容1.教学主题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一课时认识面积。(1)教材通过将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引领学生观察黑板、国旗、电视屏幕、课桌等有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比较感知面积的大小并比较大小,获得初步的表象:感知面积的概

2、念。(2)通过拼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知道正方形做面积单位合适,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木垒县第三小学三年级1班、3班学生(1)学生已知:学生已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和它们的周长以及周长的计算。(2)学生的未知:面积的概念,面积和周长的区别,面积比较大小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3)学生的能知:通过学习能深刻地理解面积的含义,并能结合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准确判断面积。能够借助拼摆测量出图形面积的大小,具备度量意识。3.教学重点分析由于教材并没有给面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结合实例动手摸一摸、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使学生感知并了

3、解面积的含义,因此“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分析在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因此“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是本节课的难点。三、学情分析工具与方法1.学情分析工具:WPS文档、微信、问卷星软件2.学情分析方法(1)利用网络收集有关认识面积的问卷调查,认真研究题目,筛选合适的题目,制作适合本班学生的问卷调查。(2)利用问卷星软件发布问卷,在微信群里发布二维码,让孩子完成问卷的内容。四、结果呈现与分析(一)结果呈现(主要通过问卷星的结果反馈)(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共5道题,分别是你听说过面积吗?如

4、果听说过,请你说一说或者表示出面积的意思?你能确定下面图形的面积大小吗?谁走的路长?两个长方形谁的面积大?参与答卷的有41人,本班共有44名学生,有3人未答卷。1.调查数据显示,在对“面积”一词的知晓度上,85.57%的学生从不同场合听说过。从他们的表述来看,基本上是用“占地”“一样东西的范围”“地方的大小”等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面积的概念。此外,还有学生知道“平方米是一个面积单位”。总体来看,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缺乏深入观察和思考。2.在判断图形有无大小上,只有18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占样本总人数的40.9%。而在错误选择上,主要是“叶片实物图”和“曲边不规则

5、图形”。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个别人选择了角,说明在先前的“周长”概念学习里,学生已经对“封闭图形”有了较为丰厚的经验。故而,课堂上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3.数据显示部分学生从周长的角度去思考图形的大小,认为周长相等即大小相等。实际上说明学生受先前“周长”概念学习的负迁移,会更加关注图形的外缘边线,而不是所围平面区域的大小。4.调查数据显示,有65.9%的学生不受形状变化的影响,做出正确判断。方格纸是比较或度量图形面积的重要工具。但对学生来说,还没有基本测量单位的观念。(三)调查结果对教学启示如下:其一,直接面对学生认知现实,在举例与对话中,修正原有认知经验;其二,在“线”与“面”的辨析中,区分面积与周长;其三,在“一维”与“二维”的感悟中,发展空间观念。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含义,建立概念,形成常用面积单位表象,并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和生活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