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英文缩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178026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英文缩写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通信英文缩写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通信英文缩写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通信英文缩写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通信英文缩写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英文缩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英文缩写(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即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EVDO(EV-DO):实际上是三个单词的缩写:Evolution(演进)、 Data Only。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

2、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如多出技术:系统是一项运用于802.11n的核心技术。802.11n是IEEE继802.11bag后全新的无线局域网技术,速度可达600Mbps。同时,专有MIMO技术可改进已有802.11a/b/g网络的性能。该技术最早是由Marconi于1908年提出的,它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根据收发两端天线数量,相对于普通的SISO(Single-Inp

3、ut Single-Output)系统,MIMO还可以包括SIMO(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和MISO(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上OFDM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4、 ICI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在向B3G/4G演进的过程中,OFDM是关键的技术之一,可以结合分集,时空编码,干扰和信道间干扰抑制以及智能天线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系统性能。包括以下类型:V-OFDM,W-OFDM,F-OFDM,MIMO-OFDM,多带-OFDM。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

5、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 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

6、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3G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ird Generation Mobile Telephony的英文缩写。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移动通信技术,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3G技术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上个世纪

7、90年代初,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将3G技术统称为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为3G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将其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IMT2000)。ARP地址解析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计算机用以匹配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协议。计算机调用ARP广播一个请求,目标计算机对该请求应答。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America Standard Code f

8、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为了使各厂商不同机型的计算机能使用同一套标准化的信息交换码,美国国家标准局制定了ASCII码作为数据传输的标准码。早期使用7个位表示英文字母、数字0-9及其它符号,现在使用8个位,共可表示256个不同的文字与符号.ASCII 码是目前各计算机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英文标准码,相对于ASCII code,中文系统使用最广泛的内码则为Big-5码。ADSL 2/2Plus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的下行速度高于上行速度,所以被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DSL是目前世界上xDS

9、L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的标准在1999年6月确认完成的。 ADSL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信道,从而避免相互干扰。由于语音和数据资料是分开传送,上网不会影响电话的正常使用。通过ADSL不仅可以实现高速Internet接入,还可以获得会议电视、多媒体远程教学、远程办公、网上交互式游戏、语音业务(IP电话)、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多种宽带服务。 2002年,ITUT通过了第二代ADSL标准即ADSL2,ADSL2的传输性能比ADSL有了较大改善。ADSL2标准要求支持下行最高12Mbps、上行1Mbps速率。而2003年1月通过的ADSL2+标准在ADSL2的基

10、础上又进行了扩展,通过增加下行频谱的方式提高了子载波数的数目。其可支持的下行速率可达24Mbps,而上行速率可达1Mbps。ASON智能光网络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也称智能光网络。它通过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中引入路由协议和信令机制,促使交换和传输在光层面的融合,向用户提供波长批发、带宽出租、OVPN、流量计费、SLA业务等等服务。 ASON第一次在光网络中实现了光信道建立的智能性,通过信令减少了人工配置的工作量,降低了运营商的维护成本和难度。同时还可以灵

11、活提供不同的业务等级,满足迅速发展的差异化服务需要。ASON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光网络的主流技术。ATM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异步传输模式),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是一种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技术,能支持多种类型格式(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象等)的传输通信。 ATM是一种信元中继技术,数据分组大小固定。ATM的传送单元是固定长度为53byte的CELL(信元),信元的信头部分包含了选择路由信息,因而它具有高速分组交换的特点。 ATM在通信的双方向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由信令拆除连接。由于它摈弃了电路交换中采用的同步时分复用,

12、而改用异步时分复用,收发双方的时钟可以不同,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带宽。BICC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BICC协议是ITU-TSG11小组制订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ICC协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分离的问题,使呼叫控制信令可在各种网络上承载,包括MTP(消息传递部分)、SS7网络、ATM网络、IP网络。BICC协议由ISUP(ISDN用户部分)演变而来,是传统电信网络向综合多业务网络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BTS基站收发台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是基站收发台英文缩

13、写。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组成。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构成了基站子系统。一个完整的BTS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BTS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CDMA2000码分多址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之一(另两种标准分

14、别是W-CDMA和TDS-CDMA)。CDMA2000是TIA标准组织用于指代第三代CDMA的名称。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CDMA2000的第一阶段也称为1x,使现有 IS-95 系统的整体系统容量增加一倍,将数据速率增加到614kbps。比1x 更高的CDMA2000技术进展包括 1xEV。 CDMA2000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版本包括Release 0、Release A、EV-DO和EV-DV。Release 0的主要特点是沿用基于ANSI-41D的核心网,在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增加支持分组

15、业务的网络实体,此版本已经稳定。Release A是Release 0的加强,单载波最高速率可以达到307.2kbit/s,并且支持话音业务和分组业务的并发。EV-DO采用单独的载波支持数据业务,可以在1.25MHz的标准载波中,同时提供话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可达3.1Mbit/s 。CDMACDMA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英文缩写, 它是为现代移动通信网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国际漫游等要求而设计的一种移动通讯技术。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同频率可在多个小区内重复使用,容量和质量之间可权衡取舍等属

16、性。 全球广泛应用的第一个CDMA标准是IS-95A,1998年的IS-95B标准提高了CDMA的系统性能,增加了用户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流量,提供对64kbps数据业务的支持。其后,CDMA2000成为窄带CDMA系统向第三代系统过渡的标准。 移动通信系统按多址连接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CDMA技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