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7177942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1.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A.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B. 以“礼”治理国家C. “因材施教”D. “有教无类”【答案】D【解析】【详解】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倡导教育公平,故选择D;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方面的观点,排除A;以“礼”治理国家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排除B;“因材施教”是教育方法上的观点,排除C。2. 诸子百家中,崇尚自然,主张追求精神自由的是:( )A. 庄子B. 荀

2、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庄子思想较为复杂: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在思想意识上,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生活态度上,他顺应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因此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庄子3. 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

3、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A. “仁政”的主张B. “克己复礼”的主张C. 爱惜民力的主张D. “仁义”和“王道”的主张【答案】B【解析】季氏身为鲁国大夫,却在庭院欣赏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孔子认为他的做法违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孰不可忍“,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政治思想,故B项正确;A项属于孟子的主张,故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属于荀子的思想,故排除。点睛:孔子的“克己复礼”的“礼”为周礼,即周朝的礼制,用以维护尊卑等级的一整套礼仪制度,材料所述祭祀乐舞的规定即是周朝礼制的体现。4.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

4、的政治需要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答案】B【解析】孔子所主张的“仁”,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并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为统治阶级所认可,故A错误;这种主张对于限制统治者的残暴,体贴民情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B正确;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是法家思想,故C错误;“非攻”的思想主张属于墨家的主张,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

5、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5.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谁的言论()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孟子的言论,他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教育可使人向善,故C正确;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A排除;孟子强调的是民贵君轻,B排除;老子主张无为而治,D排除。故选C。6. 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 博士教授,同时下令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汉武帝的这些措施A.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 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 确立

6、了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D. 推动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 博士教授”“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建立正统地位,因此材料所述汉武帝措施有利于确立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就已经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故A选项错误;秦朝统一全国,以法家为治国思想并焚书坑儒时就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汉武帝注重儒学,有利于确立儒学在文化上主导地位的措施,没有体现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

7、活化的措施,故D选项错误。7. 朱熹的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其思想主张是A. 无为而治B. 中体西用C. 经世致用D. 格物致知【答案】D【解析】A选项无为而治思想是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B选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主张;C选项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D选项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中朱熹的思想主张,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道家:解答本题可以一一对应选项出现的时期,根据所出现的具体时期来进行判断,排除,最终选出正确的选项。8.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A. “仁”B. “心外无物”C. “理”D. “格物致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

8、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程颐、朱熹和王阳明等人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仁”,A选项正确;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B选项错误;“理”是宋明理学的观点,与先秦孔孟思想无关,C选项错误;“格物致知”只是程朱理学的修养观,不是孔孟的思想,D选项错误。9. 他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学术上,他主张“明道救世”“引古筹今”的“实学”。学风上,他批判八股取士制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据此判断“他”是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素称清代经学之祖,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摒弃宋明理学的空谈,提出了“

9、兴实学、经世致用”、“引古筹今”等思想观点,在其日知录中批判八股取士制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李贽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不是清学的“开山始祖”;B选项错误,黄宗羲在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君臣平等思想和限制君权的主张;在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与题意不符;D选项错误,王夫之在“循天下之公”的思想主旨下,抨击“孤秦”“陋宋”,批判君主专制;哲学方面,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0.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

10、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其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 离经叛道B. 追求真理C. 反对理学D. 强调民本【答案】A【解析】李贽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离经叛道,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反对理学,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1.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 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

11、益B.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清时期尽管已经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但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所以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洞见了专制制度的弊端,却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来替代,故选C。A项和B项均非根源性因素,排除;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了,但进步思想家们还是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潮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各个选项。12. 我国古代医学发达,下列哪部医学巨著有“

12、东方药物巨典”的美誉?( )A. 黄帝内经B. 本草纲目C. 伤寒杂病论D. 唐本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因此有“东方药物巨典”的美誉,故B项正确;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并不是一部药典,排除A项;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但它

13、并不是一部药典,排除C项;唐本草也叫新修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原书已佚,主要内容保存于后世诸家本草著作中。因此它并没有“东方药物巨典”的美誉,排除D项。13.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目的是A. 尊敬农民B. 指导农业生产C. 保证农民劳动时间D. 关注农作物生长规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和所学史实说明历法起到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B项正确。元代编订授时历的目的是指导农业生产,而不是尊敬农民,排除A。减少征发徭役,可以保证农民劳动时间,但与材料不符,排除C。元代编订授时历的目的是指导农业生产,而不是关

14、注农作物生长规律,排除D。14. 从书法角度讲,兰亭序具有A. 审美价值B. 实用价值C. 审美价值,实用价值D. 考古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兼具楷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故答案为C项。根据所学可知,书法字体中草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楷书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AB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考古价值的表述明显不符合题意,D项排除。【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

15、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15. 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把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官方书体()A. 小篆B. 楷书C. 行书D. 草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文字后,全国的官方文字是“小篆”,A项正确;其他三种字体,均不是秦朝的官方字体,BCD三项错误。16. 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形成于( )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京剧艺术的形成。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了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故选D。考点:京剧艺术的形成点评:京剧艺术的特点: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伴奏有管弦、打击乐器;角色分为生、旦、净、丑;表演歌舞并重;动作唱、念、做、打结合。17. 唐代一位书法家的作品“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挫如泉流”。据此可知,这位书法家作品中的书法字体是A. 隶书B. 行书C. 草书D. 真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