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测定界验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717791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测定界验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勘测定界验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勘测定界验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勘测定界验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勘测定界验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测定界验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测定界验收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勘测定界成果检查验收办法日期: 2009-8-27一、土地勘测定界的范围包括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二、土地勘测定界检查验收的技术依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 1008-200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等。三、检查验收制度土地勘测定界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一级检查为过程检查,在全面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承担。二级检查由施测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和专

2、职检查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验收工作应在二级检查合格后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四、检查验收(一)、检查验收程序包括:申请- 收件及受理- 初审 - 检查验收1 、申请由用地单位(个人)或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格的单位开展勘测定界工作,并由勘测定界单位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检查验收申请。2 、收件及受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接收勘测定界单位提出的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检查验收申请及成果资料,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资料齐全的予以受理。3 、初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勘测定界单位的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进行审查,符合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 100

3、8-2007 )及有关技术规程要求的,进入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并说明原因。4 、检查验收勘测定界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即二级检查合格后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测绘方面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对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实施最终验收,验收费由勘测定界单位承担;主要采用听汇报、查资料、看图纸等方式,外业采用全站仪进行检查点测量等,包括控制网、界址点、勘测定界、面积量算等的验收。对于师市审批的项目,每两个月随机抽验百分之三十,合格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其土地勘测定界成果全部合格,低于百分之八十以下的视为其土地勘测定界成果全部不合格,全部返工,验收费自行负担。(二)、检查验收内容:土地勘测定界成

4、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包括对土地勘测定界内业、外业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1 、内业成果资料对土地勘测定界内业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包括土地勘测定界基础资料和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土地勘测定界基础资料:( 1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验收申请报告;( 2 )、用地单位或批准项目用地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委托书;( 3 )、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4 )、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现状图、权属界线图、地形图、总体规划图、总平面布置图等;( 5 )、有关土地权属状况资料及调查范围图;( 6 )、有关的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必须为城镇

5、地籍调查控制点);( 7 )、用地界址点拟订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资料;( 8 )、其他相关资料(测绘单位资质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等)。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1 )、用地勘测定界图;( 2 )、用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3 )、用地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 4 )、检查验收报告;( 5 )、观测记录、计算手簿及其他测绘原始数据等。2 、外业成果资料对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是否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其他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是否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

6、有关人员按规程要求共同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2 )、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是否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并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3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测量作业及精度是否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地籍要素测量的方法、记录和计算,各项限差和成果精度,测量要素齐全、准确,对有关地物的取舍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勘测定界图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表述内容,图廓整饰、勘界要素的表述、有关地形要素的取舍、图面精度和图边处理是否符合要求;勘测定界面积

7、的计算方法、用地面积的测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变更与修测的方法、测量基准、测绘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变更修测后地籍要素编号的调整与处理是否符合要求。3 、需提供检查验收的勘测定界成果资料4 )、勘测定界申请验收报告;5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6 )、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7 )、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8 )、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9 )、观测记录、计算手簿;10 )、自查报告;11 )、指界委托书,法人身份证、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12 )、有关引用的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必须为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城镇地籍调查控制点成果);土地勘测定界测绘成果坐标表;13 )、其他相关资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

8、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测绘单位资质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等)。五、备案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符合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 1008-2007)及有关技术规程要求的,出具检查验收合格报告,予以备案,并进入项目用地预审、审批等程序,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说明原因,待修改完善验收合格后予以备案,进入项目用地预审、审批等程序。篇二:土地勘测定界报告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例)用 地 单 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年 月 (指内外业完成时间)日目录1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页 2土地勘测定界表页 3土

9、地分类面积表页 4界址点坐标成果表页 5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页(一)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注: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批复、技术依据等。(二)施测单位及日期。注:施测单位及日期。包括勘测单位、施测起止时间、内业完成时间。注: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包括权属、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的依据、方法;基本农田界线的转绘等。(四)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注: 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坐标系统的选择、首级控制选择、控制网布设情况以及埋设界标个数等情况。(五)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注: 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面积量算的方法、实测用地总面积、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等。(六)相关情况说明。

10、注: 相关情况说明。工作底图的选择、勘测定界图编绘(测量)方法、对成果资料的说明以及自检情况等。、个人用地则填户主姓名。 1 用地单位全称(即该单位公章全称)2 用地单位办公地址,及联系电话。3 与单位有资产、行政等关系的上级领导部门,个人用地时此栏不填。 4 项目用地土地 用途,按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中土地分类含义填写。 5 用地的座落。6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批准文件,工程初步设计或工程总平面规划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等。 7 勘测定界图分幅图号8 按土地权属性质分,包括国有土地面积、集体土地面积;按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分,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占用基本农田面积。 9 勘

11、测定界单位签注:由单位主管、审核人、项目负责人的签章,并加盖勘测定界单位土地勘测定界专用章。表 a.2 土地分类面积表10土地分类面积表( )11本表要求填写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10当面积统计从行政村(组)汇总到乡(镇)时,表头填写市(县)、乡(镇),权属单位栏填写行政村;当面积统计从乡(镇)汇总到市(县)时,表头填写市(县),权属单位栏填写乡(镇)。;集体土地填写(集体)。 11 国有土地填写(国有)篇三: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坐落: xx 市 镇)技术负责:xx (工程师)项目负责:作业组长(技术员)报告编写:作业组长(技术员)报告审核:x

12、x (工程师)总经理: xx (高级工程师)xx 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2008 年 月 日目录1. . 项目概述. 12. . 作业依据. 13. . 采用的坐标系. 14. . 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 . 15. . 勘测定界测量. 21) 土地权属调查.22) 地类现状调查.23) 拨地定桩测量.24) 勘测定界图的测绘 . 35) 面积计算 . 36) 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 . 47) 结论. 46.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 . 47.附件. 51. 项目概述为保证( xxxx 单位)建设用地的农转用与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xx 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 xx 土资发

13、200649 号文件和 xx 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特委托xx 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用地报批前的勘测定界工作。xx 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征收和农转用申报材料,确定建设用地勘测界线,抽调 4 名精干技术人员,集中配备精良设备和仪器,于200 年 月 日至200 年 月 日完成了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界桩放样、地形测量和面积量算及汇总等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报批和落实各阶段经济政策及时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本项目位于xx 市 镇 村,用地以 、 为主,行政隶属( 个镇、) 个村( 村、 村、 村),地势平坦,通视情况和交通状况良好。2. 作业依据1 )

1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2 ) xx 省土地勘测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1999 年版 )3 ) xx 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省国土厅、 2005)4 )全国土地分类( 2002 年试行版)5 )地籍测绘规范及说明 (ch5002-94)6 )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7 ) xx 省地籍图图式 (1993)8)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5)3. 采用的坐标系本次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 1985 国家高程基准。4. 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1 )控制资料xx 省 gps 基础控制网: 5 点, 80 坐标系,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xx 市 c 、 d 、 e 级 gps 控制网: xx 市独立坐标系,利用重合点进行独立坐标系到 80 坐标系的转换,高程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2 )图件资料xx 省测绘局 xx 市 1:10000 标准分幅地形图;xx 市原有 1:500 地形图;xx 市 1:1000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996 2010 )( xx 市国土局提供);xx 市 1:10000 土地利用现状图( xx 市国土局提供);勘测委托单位提供的项目选址意见书、附图及图形数据光盘。3 )其它资料勘测委托单位提供的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