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177757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小学)一、单项选择题1 . 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2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瓦龙C.韦特海默D.弗洛伊德3 .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A .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4 .教案或教学材料初步形成后,向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咨询,也可以选取学生样 本进行试讲,借此发现不足。这一方式属于()A.形成性评价 B.即时评价 C.同行评价D.总结性评价5 .新知识的学习会对已学知识产生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倒摄抑制D.前摄

2、抑制6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奇C.杜威D.夸美纽斯7 .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 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8 .将学生按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班组,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组织教 学,这种形式被称为()A.班级授课B.分组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复试教学9 .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A.权威者B.告状者C.指导者D.协商者10 .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A.模仿B.

3、认知C.期待D.强化1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 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种教学形式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1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布伦塔诺B.弗洛伊德 C.亚里士多德 D.冯特13 .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的方式是()A.运动技能B.智力技能C. 一般技能D.特殊技能14 .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这种学习动机 属于()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C.高尚的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15 .要尽量多地

4、要求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学生”这种做法所坚守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6 .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A.目标和规范 B.学生人数 C.班主任D.班干部17 .小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A.道德情感不深 B.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C.道德认识不足D.道德意志力不够18 .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 ”的时候,其思维发展处于()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19 .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

5、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 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 C.实验室试验法 D.教育心理调查法A.备课B.上课C.课后辅导D.练习21 .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掌握影响 直角“、平角”等概念得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 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22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23 .教师采用图片、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操作直观

6、24 .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荣格D.斯普兰格25 .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形式是()A.比较B.抽象C.概括D.变式26 .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分散注意27 .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着作是()A ,学记B,论语C,孟子D.苟子28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2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目的D.教学工作29 . 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A.强烈B.较弱C.微弱D.

7、中等30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 种现象被称为()A.宽大效应B.中心品质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31 .在教育主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自我教育32 .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心理现象是()A.感觉B.知觉C.观察D.表象33 .头脑中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叫 做()A .分析B .综合C.抽象D.概括34 .谈虎色变”与望梅生津”都是()的表现形式。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绕 C.第二信号系统 D.无法判定35 .因材施教的实质在于()A.抓好尖子生B.使每个

8、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C.抓好后进生 D.既抓好尖子生,又抓好后进生36 .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 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A.社会干扰B.群体影晌C.群体一致性D.责任扩散37 .弗洛伊德在他的无意识假说中的个性结构不包括(A.本我B.非我C.自我D.超我38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39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把它作为( )A.选修课B,必修课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40 .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9、,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A.忧愁感B.无助感C.抑郁感D.无趣戚二、多项选择题1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的教育机智有()A.随机应变B.因势利导C.掌握教育方式D.掌握教育分寸2 .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是()A.超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E.后习俗水平3 .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A.努力B.运气C.任务难度D.能力E.外界环境4 .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有()A.是个体通过思维活动进行的B.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C.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D.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 E.是为了适应环境5 .教师效能感包括()A .低级效能

10、感B.高级效能感 C.自我效能感D. 一般教育效能感 E.个人教学效能感6 .知识的学习过程所包括的几个阶段是()A.知识的准备 B.知识的感知 C.知识的理解D.知识的巩固 E.知识的应用7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E.强化过程三、填空题1 .课外教育活动的形式有 、。2 .奥苏贝尔从学习内容的性质上把学习分为 和。3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4 .研究表明,比较简单的活动其最佳动机水平 ,比较复杂的活动其最佳 动机水平,中等难度的活动其动机水平 。5 .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6 .对教师的评定主要从 、三个角度进行。7 .

11、对于学习测验而言,测验项目的质量分析主要包括 和。8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9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10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做好的三项工作是 。11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 除以 再乘100。12 .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 。13 .人格方面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 差异和 差异两个方面。14 .学生知识应用的形式主要是 ,。15 .对教师评定的方式主要有:教师的 、同伴或同事的评定、 O16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和。17 .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18 .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19 .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

12、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 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20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反映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四、判断题1 .学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将逐渐代替教师的劳动。()3 .心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因此,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心理。()4 .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所以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具备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的 可能性。()5 .注意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6 .过度学习量越多越好。()7 .机械识记是一种无用的识记。()8 .幻想是对未来的设想,常常使人想入非非,以想象代替现实,因此应竭力避免 产生幻

13、想。()9 .在阶级社会教育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所以,阶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10 .多学近乎智,无知必无能 ”,说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完全同步的。( )11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是对输入的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12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区是各负其责,互不相干的。()13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14 .美国心理学家盂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在教育史上,该理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16 .讲授法就是灌输式,就是注入式教学。()17 .心理现象是异常复杂的,因而也是神秘莫测的。()18 .赫尔巴特提出的 三中心”教学模式指

14、的是教师、学生和书本。(19 .奖励和惩罚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五、简答题1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2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 .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思维是一种过渡性思维,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其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根据小学儿童思维特点,如何进行教育与教 学?15.知识可以随年龄增长而直线上升,智力的发展则是呈抛物线形状。(4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扮演哪些角色?6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7 .教育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一些特殊能力。它包括哪些方面的能 力?8 .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

15、的基本层次。9 .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六、分析题1 .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2 .简析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 期望效应”脏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它 :七、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材料:对于学习,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对于教书,古人云:有教无类要求:结合上面两句古语,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教和学”的议论文。右古一、单项选择题1 5、B、D、B、B、C6 10、C、B、B、D、D11 15、A、D、B、A、B16 20、A、C、B、D、B21 25、B、A、A、A、D26 30、B、A、C、D、C31 35、C、A、C、C、B36 40、D、B、A、B、B二、多项选择题1 . AB 2. BDE 3. CD 4, ABCD 5. DE 6. CDE 7. ABCD三、填空题1200字左3.对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4.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