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代谢组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717769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代谢组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代谢组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代谢组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与代谢组学作者:李亚港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5期摘要:色谱联用技术是将色谱分离装置与各种检测装置通过接口技术连接后而成的一种 新型的仪器分析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由于能够分离极性的、离子化的、 不易挥发的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代谢组学的 主要分析技术平台,随着LC/MS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会更多地应用于代谢组学方面,为其 分析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方便。本文从当前代谢组学研究平台技术的角度,系统地介绍液质联用 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代谢组学的关系。关键词:LC/MS;代谢组学;药物分析一、液质联用

2、技术的原理(1)LC色谱单元部分 液-固色谱法。液-固色谱法是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 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um。适用于 分离分子量为2001000的非离子型化合物,因此这种色谱法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液-液色谱法。液-液色谱法是一种基于被测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对溶解度的 差异,通过溶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以实现分离的方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 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一般的分离方法都是反相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常用苯乙烯与二乙烯交联

3、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末端芳环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称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季氨基(阴 离子交换树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树脂上可电离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 荷的离子及被测组分的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根据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具有不同的电荷吸引力 而分离。 离子对色谱法。又称偶离子色谱法,是液液色谱法的分支。它是根据被测组分离子与离 子对试剂离子形成中性化合物后,在非极性固定相中溶解度增大,从而改善分离效果。主要用 于分析离子强度大的酸碱物质。 排阻色谱法。排阻色谱法的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填料,利用分子筛对分子量大 小不同的各组分排阻能力的差异而完成分离。常用于分离如组织提取物、多肽、蛋白质、核酸 等高分子化合物。(2)质谱单元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