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学大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17767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食品安全》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食品安全》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食品安全》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食品安全》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食品安全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品安全( Food safety)课程代码:5041020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 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饮食安全的科学。食品安全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从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掌握食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预防措施,食源性疾病的特点、预防,食品安全管理。使学生学

2、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和了解食品安全的最新国内外进展。三、教学内容(注:下划双线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一)基本理论部分第一章 食品安全绪论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概念、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关系,食品污染的概念、来源、分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食品卫生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食品卫生学进展。我国已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任务。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及其基本原则第二章 食品微生物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污染食品的微生

3、物种类,致病性微生物、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和非致病性微生物的概念。细菌性污染:食品细菌的概念。非致病菌与食品卫生质量的关系。嗜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的定义;菌落总数的定义、培养条件、表示方法和食品卫生学意义*。食品菌相的概念,大肠菌群的概念与检测方法、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的定义和食品卫生学意义。肠球菌(粪链球菌)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意义。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及其卫生学意义。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定义。与食品卫生关系密切的主要霉菌。影响霉菌生长和产毒的条件。水分活性(aw)的定义及其与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关系。霉菌产毒的特点*。主要产毒霉菌及其毒素。霉菌污染食品的卫生学

4、意义。霉菌污染食品的评价指标。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产毒菌株和产毒条件、对食品的污染。黄曲霉毒素的体内代谢过程*,急慢性毒性和致癌性。预防食品被霉菌毒素污染的主要措施。镰刀菌毒素的概念及其对食品的污染。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的来源、化学性质、毒性特点和食品卫生学意义。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菌素的来源和毒性特点。主要青霉毒素及其毒性。食品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和发生原因。与食品腐败变质有关的主要微生物。环境和食品因素在腐败变质过程中的作用。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主要鉴定指标、食品卫生学意义及预防处理原则。控制食品腐败变质及食品保障:低温保藏食品的原理,冷冻工艺队食品质量的影

5、响,高温保藏食品的原理,D值、F值和Z值,高温工艺对食品质量的影响,脱水保藏、提高氢离子浓度保藏、提高渗透压保藏、防腐剂保藏、电离辐射保藏食品的原理。第三章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有害金属污染及其预防: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和毒作用特点。影响有害金属毒作用的主要因素,预防金属毒物污染食品及其对人体危害的一般措施。汞、镉、铅对食品的污染及其毒性。农药残留及其预防:农药的定义与分类。使用农药的主要利弊,农药对环境和食品的污染,农药残留的概念,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及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食品中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及其主要毒性,食品中有机氯、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残留及其主要毒性。

6、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主要措施。兽药残留及其控制:兽药残留定义及其种类;易残留的主要兽药;兽药残留的原因及对人体的危害;控制兽药残留的措施。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硝酸盐、亚硝酸盐、胺类化合物*。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和主要污染食品。N-亚硝基化合物的体内合成。 N-亚硝基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致癌作用及其特点,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食品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措施。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对食品的污染。体内代谢,毒性、致癌性与致突变性。

7、预防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食品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措施。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食品中杂环胺的生成*、影响生成的因素及主要污染食品。杂环胺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性、致癌性及其作用机制。预防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食品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措施。二噁英污染及其预防: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生成,食品污染的来源,理化性质,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预防二噁英类化合物污染食品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措施。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含义及分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与卫生管理。食品添加剂的卫生问题。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甜

8、味剂的卫生要求,安全性评价。 第五章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食品的外来物污染及其预防。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放射性核素的概念。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电离辐射及其单位。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及危害。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环境中人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及其向食品中的转移途径,生物富集效应。食品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40K、226Ra和228Ra、210Po、131I和129I、90Sr和89Sr、137Cs、239Pu及其危害。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外照射与内照射,生物半衰期和体负荷的概念。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不同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预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第六章 食

9、物中天然及其加工过程的有害物质食品中天然有害物质:植物性食品中的天然有害物质,动物性食品中的天然有害物质。食品加工、烹调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加热过度引起的油脂劣变,加热过度引起的蛋白质劣变。第七章 营养素的副作用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副作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副作用。第八章 各类食品及其卫生粮豆类:生物性污染 常见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预防,仓库害虫的危害和预防。物理化学性污染 常见农药残留。污水灌溉污染,无机夹杂物,意外污染和掺伪。蔬菜水果:蔬菜、水果的主要卫生问题 细菌、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预防措施。寄生虫和虫卵的污染。有害化学物(农药、

10、有害重金属、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硝酸盐)污染及其预防。蔬菜、水果贮藏的卫生要求畜禽肉类及其制品: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腐败变质*。细菌污染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多环芳香烃类物质的污染。二噁英和农药的污染与残留。饲料添加剂(瘦肉精、激素、抗生素、无机元素)残留。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或其它添加剂的卫生问题鱼、虾类:鱼类腐败变质的特点。组胺的产生与危害。寄生虫污染。天然有毒水产品。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和蓄积。鱼体中的致病菌。奶与奶制品:致病菌对奶的污染:奶中的常见致病菌及病畜奶的处理原则。鲜奶的腐败变质:鲜奶腐败变质的特点与鉴定。奶牛在饲养过程中引起的污染:饲料农药残留、霉菌毒素、重金属、添加剂、兽药和抗生

11、素;环境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对奶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鲜奶的掺假、掺杂及伪造所导致的卫生问题。蛋与蛋制品:鲜蛋的腐败变质:蛋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鲜蛋腐败变质的过程与鉴别。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污染问题:有机氯农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重金属、二噁英、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危害与预防。油脂: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油脂酸败的概念、原因、卫生学意义及其预防。浸出法生产食油的卫生问题。油脂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及常见污染。高温加热油脂的卫生问题。油脂的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的概念与意义*。油脂类食品的贮藏:预防油脂酸败变质的主要措施。酒类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措施:原料卫生。酒中可能存在的有

12、害物质(甲醇、醛类、杂醇油、氢氰酸、铅、锰等)及其危害。配制酒和果酒中二氧化硫残留和添加剂使用的卫生问题。啤酒的亚硝胺污染和发酵酒的微生物污染。冷饮食品主要卫生问题及其管理:冷饮食品分类。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和重金属污染。罐头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其管理:罐头食品的分类。罐头容器的卫生要求。罐头原料的微生物污染与罐头灭菌,罐头食品的重金属污染。罐头食品的卫生学鉴定及处理*。罐头食品中营养素的保存。调味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其管理:调味品的定义和营养学意义。酱油的主要卫生问题,食醋、食盐的卫生问题及管理。糕点类的主要卫生及其管理。食糖、蜂蜜、糖果的卫生及其管理。方便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第九章 食源性

13、疾病与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分类: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化学物慢性中毒、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和食源性放射病。致病因子: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三大类。预防食物中毒定义,食物中毒的分类与特点。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原因与发病机制*。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常见中毒食品、发生原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预防措施。其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预防。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霉变谷物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动植物性食物

14、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河豚鱼中毒、鱼组胺中毒的病因和中毒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毒蕈中毒的特点、有毒成分和中毒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其它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亚硝酸盐食物中毒、食源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毒鼠强中毒、瘦肉精中毒、砷中毒、甲醇中毒的病因和中毒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食物中毒的调查目的与准备工作,现场调查的内容与方法*。食物中毒的处理与处罚。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常见的食源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疯牛病、炭疽、结核病、口蹄疫、霍乱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食源

15、性寄生虫病:旋毛虫病、囊虫病、弓形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定义与发生机制。食物过敏的定义与分类,敏感人群,食物中的致敏原和引起食物过敏的常见食物。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食物不耐受的定义与发生原因。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第十章 膳食行为与食品安全 膳食行为和决定因素,行为决定因素的模式,膳食行为决定因素的研究。第十一章 风险控制危害与风险的概念,风险分析,食品危害的认识。食品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风险性评价和标准制定的基本要求。第十二章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的性

16、质与工作内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性质与构成。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与条款。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概念。食品安全标准。其它规范性文件。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和性质。食品安全标准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依据、程序与方法。食品中有毒物质限量标准的制订步骤与方法。国际食品卫生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食品法典标准。美国、日本的食品标准。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概念与发展历史,GMP的主要内容,各国的GMP与食品质量控制,GMP、HACCP、ISO9000体系之间的关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的概念与发展历史。HACCP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意义。HACCP体系的建立:步骤与方法*。食品标签:食品标签的基本原则、标注内容和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