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177584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点(来自网络)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能够归纳为以下几点: 、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有的,不是

2、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能够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所以能够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所以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实行演奏,充分表达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

3、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水平,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但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能够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表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

4、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所以,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持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5、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能够通过艺术渠道对人实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实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假如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所以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音乐的局限性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能够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查看我的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