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历年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题及复习资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717541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历年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题及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历年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题及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历年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题及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历年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题及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历年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题及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历年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题及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历年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题及复习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大学口腔医学院99 本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试题 时间: 2003年 5 月 30 日上午分数 : 学号 :一、 名词解释1 口腔生态系2 兼性厌氧菌3 Proteomics4 .束状骨5 .中心法则二、填空题1 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即2采集龈上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菌。 采集龈下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与疾病相关的细菌。3糖蛋白氨基己糖含量占4%以上者称4%者为4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为四大类。5口腔第一道防线由等组成。6.免疫球蛋白在体内具有的生物活性功能包括与合;可穿过;抗体的7 破骨细胞来源于 , 主要功能是吸收骨、特异性结合;激活;结作用;抗体的免疫原

2、性。和。 8 聚合酶链反应( PCR)是通过反应在体外特异 DNA 片段的一种方法。三、问答题1 试述成熟菌斑的标志及结构。2唾液中的主要蛋白质及其生物学意义。3试述釉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4试述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5试述你所了解的免疫防龋。四、论述题论述题论述题论述题:1. 请问 normal flora 有何作用?2. 釉质晶体生物矿化的机制和过程是什么?3. 试述固有口腔屏障的组成。4. 常用的免疫疫苗包括哪几类,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5. 试述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方法。6. 试述 Embden-Meyerhof-Paras(EMR)!径的特点。7. 试述釉质及牙本质的生物矿化步

3、骤。8. 试述变形链球菌GTF 特性、种类及与致龋性的关系。五、附加题附加题附加题附加题:1. 列举你所知道的细胞因子名称。2. 简述前列腺与骨吸收的关系。3. 列举你所知道的口腔特有的成体干细胞。XX 大学口腔医学院2000本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试题时间:2004 年 11 月 17 日下午: 学号 :分数 :一、名词解释(5X 4分)1 .转录2 .plasmid3 .non-collagenous proteins4 .中心法则5 .细胞因子二、填空题(27X 1分)1 .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和 菌群。2 .唾液分泌有分泌和分泌。3 .生物矿化的种类包括、和再矿化,其中再矿化分为和。4 .非

4、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有、。5 .口腔免疫体系由、组成。6 .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分为四个阶段、。7 .组化染色成骨细胞酶呈强阳性。8 .是骨基质中主要的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9 .破骨细胞有两个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独特结构,即和。10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反应在体外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三、问答题(3X 6分)1 试述菌斑附着的过程。2釉质晶体的表面化学作用是什么?3 DNA 复制的方式和特性是什么?四、论述题:(4X8分)1 .请问normal flora 有何作用?2 .釉质晶体生物矿化的机制和过程是什么?3 .试述固有口腔屏障的组成。4 .试述破骨细胞

5、的骨吸收的过程及骨降解的可能机理。五、附加题: ( 3 分)列举你所知道的细胞因子名称。XX 大学口腔医学院2001 本硕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试题时间: 2005年 5 月 25 日下午: 学号: 分数:一、 名词解释(7X 3分)1 .Facultative Anaerobes2 .细胞培养3 .组织工程4 .转录5.Intron6 .细胞因子7 .免疫系统二、填空题(32X 0.5分)1. 关 于 口 腔 细 菌 粘 附 的 机 制 研 究 颇 多 , 已 被 阐 明 的 学 说有、3.体外培养细胞根据其能贴附在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将其分为将其分为和两大类4.生物矿化的种类包括、和。5.分子

6、克隆的主要步骤是、和。6.口腔免疫体系由、和组成。2.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和菌群。7 .口咽淋巴组织环由、组成。8 .近来,研究表明天然免疫系统中存在着。9 .组化染色成骨细胞酶呈强阳性。10 .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11 .破骨细胞有两个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独特结构,即和。12 . 细胞传一代后,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和。三、问答题( 63分)1 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宿主因素有哪些?( 8 分)2 变形链球菌的表面蛋白主要有哪些,有什么功能?( 10 分)3牙本质有机成分中胶原和非胶原蛋白的特点是什么?( 10分)4质粒的特点和构成是什么?(5 分

7、)5简述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关系。( 5 分)6简述力在骨改建中的作用。 ( 5 分)7简述贴壁型细胞的分类及其特点。( 5 分)8简述体外培养牙髓细胞和牙周膜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 ( 5 分) 9简述粘膜物理屏障作用。 (5分)10.简述SIgA功能。(5分)XX 大学口腔医学院2000本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试题时间:2003年 1 月 31 日上午: 学号 :分数 :一、 名词解释1 增补菌丛2转导3蛋白代谢4 .束状骨5 .半保留复制二、填空题、和菌群。菌。采集龈下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与疾病相1 口腔链球菌属包括、2采集龈上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关的细菌。、三 种 GTF , 控

8、 制 它 们 的 基 因、。和再矿化,其中再矿化分为 、等组成。特异性结合;激活;结作用;抗体的免疫原性。3 变形链球菌至少能产 生为 、 ,分别合成4生物矿化的种类包括、和。5口腔第一道防线由、6.免疫球蛋白在体内具有的生物活性功能包括与合;可穿过;抗体的7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分为四个阶段:8核酸是一种化合物,它的单体是。三、问答题1 简述牙菌斑形成的过程及成熟菌斑的结构。2试述牙本质胞外基质的成分与种类。3简述氟在生物矿化中的作用。4试述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5试述你所了解的免疫防龋。答案答案答案答案(全部都可以找到,只是顺序不一样)小生境 niches 生物生活、居住的微小范围的环境。小生境

9、的种类、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数的主要因子。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有互生、共栖、寄生、无损共生、双方受损共生。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为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血链菌最先定植,乳杆菌是龋标志菌极期群落climax munity生物体(或细菌)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称生态延续,在一个小生境中延续演化组成多种多样复杂的生物群(菌群) ,环境条件趋于稳定,菌属数和组成的无明显改变,这种群体称极期群落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s 在合适的碳或其他能源存在时可在有氧或无氧中生长根据微生物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生长,可分为嗜冷微生物、嗜

10、热微生物、嗜温微生物。嗜热微生物Thermophilic microorganism:在 45以上能生长的微生物WalterJ.Loeshel等口腔菌丛划归为固有菌丛、增补菌丛、暂时菌丛三种类型。增补菌丛supplemental flora包含常居的,但是以低数量(少于 1%)存在的菌属,当环境改变时可以成为固有菌固有菌丛 indigenous flora 包含以高数量(大于1%)存在于某个特殊部位的菌群与宿主呈稳定的相互关系口腔生态系 oral ecosystem 口腔正常菌丛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正常菌丛和其宿主之间呈动力的平衡状态 影响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宿主因素、细菌因

11、素、宿主可控制因素normal flora 作用 正常菌丛对机体有双重作用,在一定环境中,当机体与正常菌丛之间保持着相互平衡的状态时, 正常菌丛显示对宿主起着有益的作用; 但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干扰了这个平衡状态, 导致菌群失调, 为正常菌群提供了显示其有害作用的机会, 这些原来无致病性的或毒力很弱的细菌, 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内源性感染疾病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宿主因素有哪些?宿主的全身状况和口腔各部位的解剖形态以及组织结构均对口腔生态系有一定影响, 宿主唾液和龈沟液中许多成分均能影响寄居的细菌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或阻止细菌在口腔内生存1.抗体:唾液中的抗体主要为 SIgA,有凝聚口腔细菌的能力

12、,使菌细胞较难键合在口腔黏膜表面或牙硬组织表面。龈沟液中抗体主要为 IgG ,在保持龈下菌丛的稳定和抑制其他细菌的定植上起调节素的作用 2.唾液蛋白质:防御细菌、真菌和病毒侵袭,调节微生物对牙合软组织表面的定植,粘膜上的唾液膜可抵御病毒感染,某些唾液蛋白能减弱HIV 感染力。唾液对口腔细菌起选择性培养及作用根据胞壁多糖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变形链球菌可以分为 8 个血清型,根据细菌菌体中DNAG +Cmol%含量的不同被分为7个菌种。变形链球菌至少能产生 GTF-sd、GTF-I、GTF-si三种GTF,控制它们的基因为 gtfD、gtfB、gtfC,分别合成水溶性葡聚糖、非水溶性葡聚糖、水溶性和

13、非水溶性葡聚糖 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变链菌群、唾液链球菌群、咽峡菌群和轻链球菌菌群。变链菌组群分类: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仓鼠链球菌、野鼠链球菌、猕猴链球菌、汗毛链球菌变链菌的血清型:c、e f变链菌在MS培养基的特性:菌落呈0.5-1mm淡蓝色,嵌入琼脂,质硬。颗粒型菌落表面粗糙,中央有粘液状水滴出现,为胞外多糖; 粘液型菌落呈直径1-2mm 的淡蓝色半透明的黏性状态变形链球菌GTF 和 FTF 的特点和功能 固有酶, 胞外糖基转移酶;对蔗糖高度特异性;广泛pH 适宜度,最适5.5;参与细菌对获得性薄膜的黏附、细菌的聚集;促进菌斑形成;为细菌产酸提供物质变链菌群产生的胞外酶及其作用。葡糖基转移

14、酶GTF :对细菌的黏附和支持细菌的营养起重要作用果糖基转移酶FTF :综合高分子量水溶性和不溶水果聚糖,有些能综合葡聚糖蔗糖酶:催化蔗糖的葡糖苷键的水解酶,蔗糖被水解成等分子比的葡萄糖和果糖葡聚糖酶:水解水溶性葡聚糖,释放异麦芽糖和葡萄糖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Ac又称为表面蛋白P1、Agl/H、PAg、SpaA SA等,是一类结构和功能十分相似的蛋白质家族, 是致龋变链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 在细菌对牙面的初始粘附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为什么变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之一变链菌群的胞壁表面物质在使细菌粘附、 聚集和对牙面定植中起重要作用; 此菌群所产生的酶在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此菌群的产酸力和耐酸性使之在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中起作用牙菌斑中细菌进行糖转运的途径有EMP、 HMP 、 ED 、 PK。采集龈上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致龋菌。 采集龈下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与牙周组织疾病相关的细菌。牙菌斑的成分:牙菌斑由细胞核非细胞成分组成,其中80%为水分,20%为固体,细胞成分主要为细菌和蛋白质,非细胞成分为糖、脂肪和无机物牙菌斑的形成过程:牙面上获得性膜的形成、细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