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717499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路面改造项目XX标段 冷再生底基层 施工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程项目部 二一五年十一月七日 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路面改造项目XX标段 一、 工程概况 S205潼泸路XXX县塘坝至大足界段起于XXX县塘坝镇,止于XXX县与大足区交界的蒋家观。该公路是XXX县重要的南北干线,是XXX县通往大足、重庆方向的主要干道,同时担负着XXX县S205沿线各乡镇间的交通运输任务。为了改善运输环境、减少道路沿线扬尘及交通安全的目标,大幅度

2、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本路进行大修整治,大修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XX标段的起止桩号为:K53+392.8-K59+957.2,长6.5644公里。 二、试铺准备 2.1 确定试验段施工部位及工期 根据我单位施工路段的位置、现场交通条件,以及我单位拌合站布置等条件,经过项目部分析、讨论,决定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选择在K53+392.8K53+592.8右幅,长度200米。施工时间暂定在2015年11月8日,如天气条件不利,则顺延。 / 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工程数量 2.2 人员准备 我单位施工人员以及委托的试验检测公司的检测已全部到位,可开展施工任务。 2 案 2.3 材料准备

3、我单位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段长200m,所需材料已组织进场,对于进场材料将及时自检并报监理部报验。 (1)石料产于XXX区,各试验检测指标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检测结果见原材料检验报告)。 (2)水泥采用P.C 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得初凝时间为260min,终凝时间为320min。各试验检测指标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水为饮用水。 (4)各种材料按要求分开堆放,并做好材料场地的环保工作,做好材 料的覆盖措施,防止出现雨淋和扬灰现象。 2.3 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任务,我单位对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所需设备已全部到场就位。 3 案 态,同时对大型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相应的储备。 2.4

4、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在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的试验室进行,并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原材料的试验项目根据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具体设计配比详见“水泥冷再生活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三、 施工工艺 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可以概括为“一重点、二环节、三区段、八流程”。即:抓住“配合比”这一个重点, 对“拌和场和施工现场”的二个环节、施工现场的“摊铺区、压实区和整形区”三个区段和对 “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拌和运输摊铺整平碾压整形封面洒水养生交通管制” 八个流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 关键环节是配

5、料准确、拌和均匀、碾压密实和适时养生。 3.1老路面铣刨与混合料的拌合生产 对旧路面水稳层进行铣刨,采用运输车辆直接将铣刨料运输至拌和厂集中堆放。为防止在堆放和生产过程中铣刨料发生结块,采取以下措施:a.在铣刨时适当加大水量;b.铣刨料堆高一般不超过2m;c.在铣刨料仓中增加破拱装置;d.每天拌和工作结束后将铣刨料仓放空。 4 案 水泥稳定铣刨料拌和生产的机械设备和工艺基本与水泥稳定碎石要求相同。施工时采用经试验段验证的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和生产,实际生产过程中粗集料和细集料部分分别采用两个仓同时进料,通过单位时间的进料量(即流量)来控制进料比例。 3.2混合料拌制 (1)冷再生底基层的拌和采用一

6、台路宝WBC500型水泥稳定粒料厂拌设备进行拌和,在试生产前完成计量标定工作。 (2)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有的设备,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控制料斗的给料速度,控制水泥输送泵的送料速度和水泵水流阀门的大小,使混和料符合配合比,同时尚应根据运距、施工气候等情况调节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3)拌和上料采用1台装载机上料,料斗口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4)考虑施工时各种损耗,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0.5%,以确保水稳基层的质量。 (5)水泥剂量的测定应在拌和机拌和后取样,并立即(一般规定小于10mi

7、n)送到试验室进行滴定试验。水泥用量除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要求外,还必须进行总量控制检测,即: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的一致性。 (6)开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并根据气温情况及运输距离及时调整拌和用水量的大小,以达到预定效果。 (7)出料时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天两次检查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3.3 运输 5 案 拌和机出料时采用带活动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运输混合料宜采用15T的自卸运输车运输,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在卸料和运输过程中要尽

8、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以确保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施工的时间和混合料不产生离析,此时,还要根据运输距离和天气情况,考虑是否覆盖,以防水分过分损失及表层散失过大。混合料在卸入摊铺机喂料时,要避免运料车撞击摊铺机。 3.4 摊铺 3.4.1摊铺现场的准备工作 (1)在摊铺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测(包括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等),凡不合格者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补救,同时要将其上的浮碎石、杂物清理干净,以免产生松散、起皮现象。开始摊铺时,必须在其下承层上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施工前,首先对全线的水准点进行复测,然后放出施工段落内的中线及边线,打好导向控制线支架(间距一般在直线上为20m,平曲线

9、上为5m),再根据以往的经验松铺系数算出对应松铺厚度,在不同松铺段按计算好的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 3.4.2混合料的摊铺 (1)摊铺前要检查摊铺机震动性能良好、,以确保摊铺机初始压实度一致。 (2)摊铺顺序:采用一台摊铺机进行摊铺,应保证其速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 (3)安排专人负责指挥料车,确保料车距摊铺机一定距离处停下,由摊铺 6 案 机自然迎上,避免料车撞击摊铺机而使基层产生波浪影响平整度。 (4)摊铺前安排一辆洒水车对摊铺机前待铺路段适当洒水湿润。 (5)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应均匀、连续、缓慢地摊铺。 (6)铺筑时摊铺机螺旋送料器保持不停顿

10、匀速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小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按设计厚度调定后,不再随意调整。 (7)标高控制(厚度):在摊铺时,摊铺机两侧通过滑靴式来控制标高,并安排专人进行厚度的检测和记录。 (8)水稳碎石摊铺时,安排专人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是粗细料窝或粗细料带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及时填充。 (9)水稳碎石摊铺松铺系数暂定为1.25-1.30,在试铺过程中测量人员要随时做好检测确定松铺系数。 3.4.3检查控制 检查摊铺后粗、细集料是否分布均匀,厚度是否合格。 3.5压实 3.5.1压实工艺 为取得压实的最佳效果,通过试铺确定其压实遍数和速度,试验段机械采用一台振动压路机,方式如下:初压:先使用钢

11、轮压路机静压一遍,初压速度控制在2.5Km/h之间;复压:再用钢轮压路机轻振一遍、重振二遍,速度控制在2.02.5Km/h之间;终压:钢轮压路机碾压二遍。 (1)摊铺成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的1%-2%时,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洒水,但洒水不要过量,严禁水分很大时碾压。 (2)摊铺机后面,应紧跟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5080m。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 (3)碾压应遵循施工工艺。注意静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压实 7 案 时,遵循静压轻振动碾压重振动碾压静压的程序,压至无轮迹为止。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密实度。 (4)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

12、使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 (5)压路机倒车应自然停车,不许刹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静压时,倒车后应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要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进行铲平处理。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和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6)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7)为保证冷再生底基层边缘压实度,应有一定的超宽。 (8)碾压过程中,应根据水分蒸发情况,及时均匀洒适量的水,以保持表面湿润,防止碾压“起皮”。 (9)对碾压过程中出现的“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重新翻开换

13、填新鲜混合料重新碾压,使之达到质量要求。 (10)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路肩进行碾压。 3.5.2接缝处理 (1)水泥冷再生底基层摊铺时,应连续作业,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 (2)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其设置方法: 压路机碾压完毕,沿端头斜面开到下承层上停机过夜;第二天将压路机沿斜面开到前一天施工的基层上,用三米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定出基 8 案 层面离开三米直尺的点作为接缝位置,沿横向断面挖除坡下部分混合料,清理干净后,摊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

14、铺。 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上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正常碾压。 碾压完毕,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表3-1规定。 3.6 养生 碾压完成后根据情况开始养生,防止水分的蒸发;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结构,必要时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期间,封闭交通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3.7 交通管制 试铺路段采取封闭施工,安排专人设置护栏、交通标志进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施工现场指定专人指挥车辆。 3.8施工现场检测 3.8.1 检测的主要内容 (1)检查冷再生底基层混合料的级配、含水量、水泥剂量; (2)检查摊铺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检查摊铺的平整度,并做好记录; (4)检查压实度是否达到要求; (5)待到养生期结束后,对试铺段进行取芯,检查冷再生底基层是否成型。 3.8.2 检测方法及质量标准 冷再生底基层质量标准 表3-1 9 案 注: (1)冷再生底基层7d龄期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 (2)其它质量要求按公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执行。 10 案 3.9 试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