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717288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教 学 大 纲(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适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7月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本大纲是根据我院2002级三年制高职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理论教学计划而制定的(一)课程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本质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二)课程的地位、作用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各门生物学科的基础,又是现代生物学中发展嘴快的一门前沿科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毒学、进化论甚至分类学的研究都是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生物

2、化学又是临床医学、药学与制药工程、食品和营养等学科的基础。它与人类的健康、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建设等密切相关。掌握了生物化学知识,对于学习其他课程和在实践中应用会有很多帮助。现代的生化理论和技术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这门课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物质代谢(糖代谢);为了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基础,能够将这些基础知识运用到生物化学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能从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去认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四)课程选用的教材、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点本大纲的配套教

3、材为周爱儒主编的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五版)。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考虑,为密切结合教学需要,本课程参考现行学时数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1)蛋白质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核酸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调节、酶的命名与分类、辅基与辅酶(4)重点阐述糖代谢途径(减少逐步化学反应的讲解)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特点讲课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大班讲授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充分备课、写好教

4、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利用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直观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讲课要采用启发诱导,实例分析,习题作业,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突出重点和难点,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 实验 实验分小班进行,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必要的基本技术及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实验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耐心指导,狠抓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教师注意多巡堂,多启发,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并通过多媒体手段下载有关生化实验的最新方法和技术播放给学生观看,尽可能让学生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自学和第二课堂活动 学生在听课和实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自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指定课外阅读资料,翻译专业文献,专题讲座,组织业余兴趣小组等形式适当提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原因,指导学习方法。 复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六)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各章节之间联系紧密,与其它学科也有很大联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加强相关章节、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必须在学好有机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理解生物化学的有关内容;另一个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自学难度较大,必须进行课前预习,充分利用老师的课

6、堂讲授理解所学的内容,课后及时复习,一定的习题练习也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多,学习任务繁重,不可能对每门课程的所有内容都能全面掌握,因此,必须根据教学大纲,抓住重点,有目的地对要求掌握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采用循环学习法,即每隔一定时间复习一次,但复习一次相同内容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印象却越来越深,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七)课程总学时本课程2.5学分,课内学时40,理论30学时,实验10学时,第三学期开设。教 学 时 数 分 配 表章次文章名称总时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 五 章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绪论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糖代谢实验技术概述氨基酸的分离鉴

7、定纸层析酵母RNA的提取264810244合计40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熟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一、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三、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生物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三字英文缩写符号。2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的化学键。3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概念、主要化学键和形式:-螺旋,-折叠,-转角与无规卷曲。掌握-螺旋,-折叠的结

8、构特点。4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概念和维持其稳定的化学键:疏水作用、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引力。5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的概念和维持稳定的化学键。6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决定生物学功能。7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和意义,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熟悉】1. 肽、肽键与肽链的概念,多肽链的写法。生物活性肽的概念。2. 肽单元概念。3. 结构域(domain)的特点。4. 蛋白质的分类。5. 蛋白质的沉淀,等电点沉淀,凝胶过滤。6. 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盐析、电泳。【了解】1.几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肽。2.胰岛素一级结构的特点。3.分析血红蛋白的

9、四级结构特点。4.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步骤教学内容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第一节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重要作用一、主要元素二、蛋白质的重要作用第二节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一、 氨基酸的结构二、 氨基酸的分类三、 必需、稀有、非蛋白质氨基酸四、 氨基酸的性质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 肽二、 蛋白质结构的主要层次三、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四、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五、 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六、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七、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第四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二、 高级构象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第五节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一、 两性解离性质及等电点二、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三、

10、 蛋白质的沉淀四、 蛋白质变性和复性五、 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六、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七、 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教学方法首先从蛋白质是生物体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的难点是蛋白质的结构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等三维空间结构图形象、生动地讲授蛋白质分子上各基团的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进而表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功能,利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又可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进一步进行蛋白质的研究。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

11、】1 常见核苷酸的结构、符号和性质。DNA和RNA的分子组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键的方向性,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表示法。2 DNA的二级结构的特点,掌握原核生物DNA的超螺旋结构,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结构。DNA的生物学功能3 RNA的种类与功能。信使RNA和转运RNA的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的特点与功能。4 DNA的变性和复性概念和特点,解链曲线与Tm。【熟悉】1 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2 核酸分子杂交原理。【了解】 了解核酸的分离提纯教学内容第一节 核酸的研究历史及重要性一、肺炎球菌转化实验二、Hershey-Chase实验第二节 核酸的种类与化学组成一、

12、核酸的种类和分布二、 核酸的化学组成三、 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第三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一、DNA的分子结构二、RNA的分子结构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分离提纯一、核酸的一般性质二、两性解离三、紫外吸收四、变性和复性五、酸解和碱解六、分离提纯教学方法首先从核酸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出核酸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没有核酸就没有生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常规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课堂讨论教学相结合等教授方法第四章 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1 酶的概念,酶的化学本质。2 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和全酶。3 酶的活性中心的概念。必需基团的分类及其作用。4 酶

13、促反应的特点:高效性、高特异性和可调节性。5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米氏方程,Km与Vmax值的意义6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不可逆抑制的作用,可逆性抑制包括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特征及其生理学意义。7 酶的活力单位和比活力8 变构酶和变构调节的概念、机理和动力学特征。掌握酶的共价修饰的概念和作用特点。9 同工酶的概念和生理意义。10. 水溶性维生素形成的辅酶【熟悉】1 酶促反应的机理,酶与底物复合物的形成即中间产物学说。2 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3 酶活性的测定与酶活性单位概念。4 酶含量的调节特点和调控【了解】1 酶的作用原理

14、:诱导契合学说、邻近反应及定向排列、多元催化、表面效应。2 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原则。3 酶在疾病发生、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三章 酶第一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一、 酶的概念二、 酶的催化特点三、 酶的组成四、 酶的底物专一性第二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一、 酶的命名二、 酶的分类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一、 底物浓度的影响二、 酶浓度的影响三、 温度的影响四、 PH的影响五、 激活剂的影响、六、 抑制剂的影响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制一、 酶的活性中心二、 酶的作用机制三、 酶作用的高效率的机制四、 胰凝乳蛋白酶的作用机制第五节 重要的酶类一、 别构酶二、 同工酶三、 诱导酶第六节 酶的分离提纯与活力测定一、 酶的分离提纯二、 酶的活力测定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酶一、 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二、 脂溶性维生素教学方法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即生物体进行物质的谢与分解代谢),新陈代谢的停止就生命的终止,生命活动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在酶的催化下,机体内的物质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酶的异常会导致代谢的异常,严重的会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